黄昏的森林中有两条路,我在路口久久站立眺望,但路很深邃,一眼望不到底。
我想选择其中的一条路,并把另一条留给下次,但哪有下次,因为路还会分岔。
最终,我选了少有人走的路,看到了别样的精彩。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
初次接触这篇《未选择的路》时,我只有17岁,上高二。在此之前,和这片土地上的大部分同龄人一样,我的多数选择来自父母的安排,局限于他们的认知;在此之后,无论是高考的岔路,还是大学4年后择业的岔路,老实说,我都交给了运气选择;直到2013年,我开始学会独立思考。显然,选择不能只靠运气,选择思维是一种技术。
《人生算法》的作者喻颖正把一个人的决策过程分为感知、认知、决策和行动四个部分。弗罗斯特在黄昏的森林中遇到岔路时,他开始放慢脚步,停下驻足,远远眺望,但不见路的尽头。这些都是他企图用“感知”来搜集信息。接着他尝试“认知”,权衡利弊:要不走左边这条,把右边那条留给下次?不对,因为继续往下走,路一定还会分岔。有了“认知”后,弗罗斯特最终做出了“决策”:走人迹更少的那条。最后,他付诸“行动”,看到了别样的精彩。
这个过程看起来一步步泾渭分明、十分清楚,但在现实生活中急若流星、四个部分交织在一起,人们在瞬间就做出了选择。不过,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那些偏好瞬间做出选择的人总会在选择后懊悔抱怨:假如当初……就好了;早知那时就不该……
而另一些人虽然选择时很慢,但通常整体选择效果都相对偏好。这其中的最大差异是思考率,也就是在从感知到认知。从认知到决策、从决策到行动的过程里,不是一晃而过地自动选择,而是主动停下来思考的比率。
整体选择效果=思考率×思考质量
自从我“摸着喻颖正老师过河”,习得该公式后,每次需要我做较大选择时,我都会告诉自己:给我一点时间,让我倾听一下内心的声音。
在理解了思考率的基础之上,进行选择时要关注的是思考质量,其中“观察”是提高思考质量的重要因素。比如个人理财投资的选择就是最考验思考质量的场景:“理财的森林”有两条路,一条路是直接买股票,另一条路是买基金。买股票的这条路会分岔到数千支股票上;买基金的这条路也至少会分岔到主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上;主动型基金又会分岔到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基金上,指数型基金也会分岔到宽基指数、窄基指数上……
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选择,你会怎么做?很多人的选择是根据身边人的推荐,在某个选择当中买入,结果很可能是惨败而归,黯然离场。但也有极少数人通过观察发现:10%的买股票的投资者赚钱,20%的盈亏平衡,70%的亏损;而买目前被显著低估的指数基金,3~5年后有90%的概率可以赚钱。如果你也和大多数人一样,不观察,没有输入;或者观察了,但输入很少,那即使思考率再高,恐怕也拿不到高质的选择效果。
进行选择时只观察是不够的,在岸上观察别人游泳自己永远也学不会,所以“试错”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在投资领域,许多大型投资机构也依旧要用试错的方式来找到能耗最小、产出最大的路径。
我曾在《熵增定律》这本书里介绍过投资机构的试错方法。
如果要投1亿元,会分成4份,每份2500万元,投给100家初创公司各25万元。一段时间后,由于二八法则的存在,20%的小公司活了下来。再拿出第二份2500万元,投给这20家公司,每家各125万元,其中有4家企业发展良好。第三份2500万元,投给剩下的4家,每家600多万元,其中总有1~2家会运营得特别好。最后的2500万元投给这1~2家特优公司,最终赚到的钱将远远超过总投入1亿元的原始资本。
对个人来说,无论是职业发展还是个人投资,也是一样的思路。在刚从大学毕业的前10年,在自己收入相对较少时,要不断去试错,用1~3年的时间一边充分了解自己和行业、岗位的匹配程度,一边去观察下一个值得试错的方向。通过3~5次跳槽、换岗,找到符合自己天赋使命的地方,在这块区域里去深度打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到了职业生涯中后期,就能很快赚回之前由于试错、折腾而损失的收益。
同样,在做理财投资时,无论是“指数基金低估定投”,还是“股债均衡资产配置”等投资范式,我们都可以通过多账户试错确定自己的投资风格更适合哪种类型。
那什么时候是试错结束的时间呢?《指导生活的算法》的作者、2009年人工智能洛伯纳大奖得主布莱恩·克里斯蒂安和加州大学认知科学教授汤姆·格里菲斯总结出一个“37%法则”。意思是说,人们在做选择时,可以设法把“观察、试错”和“最终选择”分成两段。前37%的时间用来观察、试错,记住让自己最满意的部分;而在37%的关键点过后,一旦看到了和满意情况下差不多的选项,就不要犹豫,立刻去选择它。
所以,假设一个大学毕业生在25岁时初次踏入职场,将来在60岁退休,那37%的关键点正是工作的第13年[即(60-25)×37%≈13],也就是大约38岁的时候。
同样,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如果大约30岁开始初次投资,人均寿命假设为80岁,那么投资观察与试错的时间可以长达18.5年[即(80-30)×37%=18.5]。由此也可以看到尽早开始投资的必要性。
除了观察、试错,在诸多选择中挑选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有没有更激进、更有效的方式呢?
《复盘网飞》中讲过一个原则,网飞的员工把它称为加拿大原则。当年网飞在发展过程中曾经面临过一个“是”或者“否”的决策:是否要把邮寄DVD租赁业务拓展到加拿大?因为这样做可以立刻让公司的整体收入提高10%。
如果你是CEO,你会决定做还是不做呢?公司开展头脑风暴,分析利弊:加拿大离美国很近,邮费也很便宜,但却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加拿大很多地方的语言都用法语而非英语,使用的货币也是加元而非美元(但又都叫dollar,极易混淆),且邮费也不一样,在当时需要人工来区分,所以这件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第二,如果做这项业务,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将超过10%,就算额外雇人来开拓该业务,也只是在“为社会打工”,看不到超额收益。
这时,一个聪明的声音响了起来:那除了拓展邮寄DVD租赁业务到加拿大,公司还有没有其他业务拓展的选项?这位同事真是提出了一个好问题。当时订阅模式代表未来趋势,而要发力订阅模式业务,同样需要消耗员工们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经过一番思考,在“是”与“否”的两个选项外,又额外增加了第三个选项。
后来,网飞把类似的决策场景折叠成“加拿大原则”,每当他们要做出重大决策时,都要去审视时间、精力、金钱等稀缺资源是否还能流向其他更有价值的地方。
你看,创造选项的思路,是不是就好比罗伯特·弗罗斯特在两条道路之外又找到了一条不容易被发现、但更有效果的第三条路?
我也曾对创造选项深有体会。2017年,我所在的一家传统制造公司的其他事业部的领导向我伸出橄榄枝,对方暗示我,只要我过去,将在半年后有较大薪资调整。
在我深思熟虑、倾听内心的时间里,我偶然打开招聘网站,居然看到了自己最喜爱的手机App正在招募“热爱学习,文字功底强”的伙伴。
彼时,我以“已写成40万字,两本书即将出版”为重要优势,获得了这家梦寐以求的企业的面试机会。接着又在面试后,立刻将当天与公司副总裁讨论的话题写成一篇推文,并发送给对方。仅仅隔了一天,我就收到了Offer,从传统制造业完成了个人转型,在两个选项之外创造出了第三个选项,最终成为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的运营经理。
在这之后,我感觉自己融入了一朵巨大的浪花中,从活动运营到社群运营,从用户运营到与国内知名企业商务洽谈,彻底与一个开放系统对接,不断地与形形色色的外力“协同做功”。并且直到现在,这些开放系统中的养料也有很大一部分成为我认知提升的重要来源,支持我在写作这条路上产出了理论结合实践的优质内容。
这一年,我离38岁只有两年。有趣的是,罗伯特·弗罗斯特也是在大约38岁的时候完成了个人的转型与跃迁。
在此之前,罗伯特·弗罗斯特只是一个普通的教师,偶尔帮人打理农场,写诗只是他的业余爱好。1912年,由于他的诗歌暂时没能获得美国社会的认可,摆在他面前的似乎只有两条路:放弃诗歌或者继续一边工作一边做个“斜杠青年”。
但一个大胆的选项出现在他的脑海:远渡重洋,去英国伦敦出版他的诗集《少年的意志》(A Boy' s Will)。该诗集出版后,英国评论家的赞誉终于引起了美国出版社的重视。之后罗伯特·弗罗斯特四次获得普利策奖,并被盛赞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