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概率思维:用概率来分配人生资源

行动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吗?

不是的,行动能不能有不错的产出,有时候还要靠运气。

什么?一本讲负熵的书居然开始讲玄学?确定没选错书吗?

你的心里是不是有十万头神兽在奔腾:好不容易开始向着北极星,沿途观察、试错,甚至不惜披荆斩棘创造选项,依靠策略持续行动起来了,你居然告诉我“还要靠运气”?那我一切的准备和努力岂不都白费了?

当然没白费。只是在真正开始之前,你还需要补充概率思维来管理运气。

什么是概率思维?它是基于深刻理解胜率、赔率和下注比率三个关键要素的一种思维方式。

胜率、赔率和下注比率

胜率是获胜的概率,用公式来表达:

胜率=成功次数/(成功次数+失败次数)

假如在一个袋子里共有100个小球,其中90个是红球,10个是黑球。现在你可以任意从袋子里摸一个小球,你希望摸到红球算作赢还是摸到黑球算作赢?问题的答案连小学生都知道,因为摸到红球的概率是90%,而摸到黑球的概率只有10%,谁选摸到黑球赢,谁就是在犯傻。

可是,事实一定是这样吗?

现在,我们加入赔率的因素。

赔率是赌博公司的一个收赔指数。

赔率=获胜盈利数/失败亏损数

比如押一匹黑马跑赢白马要花10元,但只要黑马胜出,就能赢20元,那么此时押黑马赢的赔率就是2倍(20÷10=2)。

回到摸红、黑小球的游戏,我们知道摸到红球的概率高,有90%;摸到黑球的概率低,只有10%。但假如摸到红球的赔率是1.2倍,而摸到黑球的赔率是120倍(即花1元去摸小球,摸到红球奖励1.2元,但摸到黑球奖励120元),那么只要摸小球的次数足够多,是不是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去选择摸到黑球算作赢呢?

你可能马上就要表示赞同了,但我还是劝你先等等。因为除了胜率、赔率,我们还要考虑下注比率。下注比率决定着下注时你要押多少筹码。

继续来摸红、黑小球。假设有一个玩家,他充分地考虑了胜率和赔率,于是与对方商定摸1万次。不过此时对方提了一个要求:每次必须把所有的筹码都押上。

这就没法好好玩了,对吗?因为all in(全部筹码投入)黑球,很可能第一轮就会输个精光;而如果all in红球,就算100个小球里装上99个红球,也很可能在某一次输个精光。

所以,把所有的筹码都押上的这项设置就是一个坑,对吗?先别急着说对,因为还是有解的。比如尽管需要把所有的筹码都押上,但每次押注时,你可以把90%的筹码押给红球,把10%的筹码押给黑球。那么此时如果摸出的是红球,那么黑球部分的筹码的确全都损失了,但红球部分则有1.08倍(99%×1.5=1.08)的收益;而如果摸出的是黑球,那么红球部分的筹码虽然也都损失殆尽,但黑球的收益部分高达12倍(10%×120=12)。

这就是典型的对冲。你看,是不是懂点概率思维就能旱涝保收,而且如果有黑天鹅事件出现,还有大丰收!

从“概率思维”到“用概率来思维”

17世纪以前,欧洲人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天鹅的颜色都是白色,直到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黑色的天鹅,这才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在现实生活中,凡是发生概率很小,但又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被统称为黑天鹅事件。比如泰坦尼克号撞冰山、2001年美国9·11事件、2008年金融危机,这些都被称为黑天鹅事件。

黑天鹅事件的发生概率虽小,但每隔一段时间总会发生一次,这是怎么回事?这种现象依然可以用概率思维来解释。1%的概率低不低?50%的概率高不高?

假设一件事情发生的概率是1%,重复做多少次发生的概率就会变成50%?答案是68次。因为1%的发生概率等于99%的不发生概率,而99%的68次方约等于50%。(1-50%)的不发生概率就等于50%的发生概率,因此只要一件事情发生的概率是1%,重复做68次后,那么它发生的概率就高达50%。

巴菲特曾说,有些事情我知道肯定会发生,但是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如果你的面前有一个袋子,袋子里有1000个球,其中铜球有750个,银球有240个,金球有10个;铜、银、金三种球的赔率分别是1.1倍、10倍、100倍,此时,你该如何押注才更合适?

别去纠结铜、银、金三种球到底该如何押注了,因为到这里为止已经很难再有反转。“胜率、赔率和下注比率”的概率思维你现在已经大致理解了,你甚至还看透了黑天鹅事件随着次数增加必定会发生的本质。

除非随着时间的推移,袋子被别人换了,里面的铜球减少,银球、金球的数量变多。不过即便如此,我相信你一定也可以根据变化做出有效的调整。

概率思维作为一种数学游戏的确能带给人智力上的快感,但这和认知负熵有什么关系?

事实上,负熵的过程就是把无序变为有序,把具体抽象成模型,其中就包括从“概率思维”到“用概率来思维”的过程。接下来是你在真实世界中需要具体去用概率来思维的三个运用场景。

场景一:“打工人”场景。

互联网上流行一个词叫“打工人”,我觉得该标签对于职场人士而言十分贴切,因为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符合打工的三个特征:受雇于人、本身不是老板、工作薪酬为主要收入来源。

受雇于人,意味着下到执行人员,上到经理、总监,他们都只是一个公司的雇员;本身不是老板,是指既不用承担公司破产的偿债风险,也无法享受公司大幅盈利所带来的超额收益;工作薪酬为主要收入来源,说明“打工人”在打工场景下通常没有额外收入。

这三种属性决定了“打工人”(除了极少数高管)单单靠打工很难成为富人。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打工人”这种身份,可以被理解为胜率高、赔率低的铜球。

场景二:投资场景。

由于短期炒股7亏2平1赢的客观存在,很多涉猎过股票的投资者往往谈股色变。

事实上,从长远的历史来看,股票没有那么可怕。根据沃顿金融学教授杰里米·西格尔所著的《股市长线法宝》的数据统计,美国股票从1802年到2002年这200年间,年化收益率为8.1%,是国内普通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的2倍左右。

而在中国,若以沪深300指数为例,该指数从2004年12月31日开始,起点为1000点,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5211.29点,16年间涨了5.21倍,平均年化收益率更是达到了10.87%。

可是为什么长期年化收益率那么高的股票,短期却有90%的人表示赚不到钱呢?这部分的问题我们会在第三章的财富负熵里详细讨论。这里我想得出的一个结论是:从长期来看,股票指数投资是胜率较高、赔率也较高的银球。

场景三:第二曲线场景。

看到了铜球和银球,轮到金球登场了,金球就是第二曲线的场景。

第二曲线是英国管理思想大师查尔斯·汉迪的著作《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的重要理念,原指企业发现新的竞争力,是实现转型和持续生存的关键。比如苹果手机是苹果电脑的第二曲线,网飞的订阅服务是DVD租赁业务的第二曲线,抖音是字节跳动之于今日头条的第二曲线。

在本节,我们讨论的是个人第二曲线。比如写作是我的第二曲线。我的计划是出版50本书。如果个人写成一本超级畅销书赚取丰厚版税的概率是5%,即失败率为95%,那么95%的50次方就是7.7%,1-7.7%=92.3%。

如果以上假设为真,那么我依靠个人第二曲线获取丰厚被动收入的概率则能高达92.3%,甚至还有在地球上留下个人印记的微小可能。

更何况,随着一本又一本出版物的交付,我自己的写作水平也会越来越高。甚至写作还能影响我作为“打工人”的角色,让我在打工场景中也能通过内容能力表现得更出色。

所以,从第二曲线场景来讲,个人第二曲线显然是胜率低、但赔率可以很高的金球。

现在,现实生活中胜率高、赔率低的铜球,胜率较高、赔率也较高的银球,以及胜率低、赔率高的金球都呈现了,要怎么押注才比较合理呢?

在我看来,铜球是基本盘,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保证;银球是谋发展,是个人大概率实现财务独立的有效路径;金球是求突破,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些许印记提供可能性。

而且由于每个人一天的时间都只有24小时,这就意味着每个人每天不得不把自己的时间、精力等筹码统统押完。

与此同时,“铜球,‘打工人’场景”至少占据8小时是社会规则,而且为了升职加薪,免不了需要加班;而对于“银球,股票指数投资场景”,如果学习和认知到位了,反而花不了太多时间;“金球,第二曲线场景”则要至少每天抽出一定时间,用好策略,日拱一卒,持续推进。

所以,如果你问我面对以上的现实情况要如何来分配下注比率,我认为85%~90%押铜球、2%~5%押银球、5%~13%押金球是一个大致合理的配置。 wzCtabUj28yZ9zXM/+KhWSUVdsTLNamfNOR/H03hcepnuTZA+PSPgTsuT0itguG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