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开头语
用晚上的时间重获新生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一定会准时下班。当然,每个月可能有一两次突发事件,不得不加班,但我不会因为毫无意义的拖延或是周围同事的眼色而刻意加班,毕竟还有专属于我的一天在等着我。

大多数人下班后都会舒舒服服地休息一番,回到家喘一口气,然后就瘫坐下来开始刷手机,以此犒赏辛苦了一天的自己——从前的我也是这样。学生时期,我曾幻想过理想中的上班族生活:下班去锻炼,做些自我提升,最后以一杯啤酒痛快地结束这一天。然而当我真的成了一名上班族之后,才发现不管是要认真完成工作任务的责任感,还是体力和精神上的消耗,都远超曾经的想象。

上班第一年,我感觉所有前辈的视线似乎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好像只要喘口大气就会挨训。每天好不容易熬够9小时才下班,回到家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只想一动不动地躺着。但好像闭上眼睛刚刚睡着,就传来了一阵刺耳的闹铃声,只好哭丧着起床,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两点一线的生活持续得久了,我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了一台工作机器。不知从哪个瞬间开始,我意识到这有点不对劲,好像迷失了自我。于是,我开始迫切地想要为自己而活,而不是每天只以上班族的身份麻木地存在着。但是出于现实的考量,我又不能马上就辞职,于是便开始思考如何把下班后的时间变成有意义的时光。

从唱迷你卡拉OK和逛书店开始

工作一天筋疲力尽,回到家后想要再做些什么,真的很不容易。但是我想向自己证明,下班之后我也是有能力做些事情的,无论什么都好,于是我开始尝试不再一下班就直接回家。

刚开始我会一个人到迷你卡拉OK唱上几首歌再回家,虽然在旁人看来这可能有些可笑,但对我来说,这却是一天之中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的最宝贵的时光。令人惊讶的是,这么做之后,我的身体逐渐放松了下来,也开始有了多做一点其他事的勇气。

之后,我每天下班都会顺路去书店逛逛,这也是我第一次有了独属于自己的晚间日程。虽然只是花上十五分钟看看书和漂亮的文具然后就回家了,即便只是如此,我也莫名觉得这一天充实了不少,心情也更加愉悦。后来我还开始买书,去咖啡店阅读一小时,再之后甚至开始阅读一些和工作相关的资料。

我切实体会到了“动物不论何时都能适应它们所处的环境”这个道理。就这样,我渐渐步入佳境,开始把下班后的时间放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自我提升上,到现在,晚上的大部分时间都能够为我所用了。

恰好在这个时候,大学时期的剧团团长问我要不要尝试出演话剧,于是在上班第一年快结束的时候,我参加了话剧演出。那段时间我一下班就去剧团练习,一直排练到10点才回家,这样的生活足足坚持了两个月。在为期十天的演出圆满结束后,我开始有了下班后不论做什么都能坚持下去的自信——从那一刻开始,晚上的时间就完全成了只属于我自己的时间。

把一天当成两天过的平凡日常

下班后,我便开始了自己全新的一天。

若是从前,吃完饭我就会头脑发昏,躺上床开始刷手机,傻傻等待第二天的到来。现在我则会利用这段时间编辑要上传到YouTube的视频,学习提升工作能力的专栏内容或论文资料。这几年我也一直在坚持读书,最近还对手语产生了兴趣,也开始上手语课了。

每天睡前,我都会回顾当天的每日计划表,看看自己哪个时间段注意力更集中,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情浪费了时间。之后,我会把当天写的记录表上传到我在网上运营的“每天写每日计划表小组”上。为了能够元气满满地迎接第二天,我一般到了11点就会准时睡觉,最晚也不会超过12点。

这就是我每天晚上的日常。

我想做的事情有很多,除了兽医这份本职工作,还想做话剧演员,也想做线上培训讲师。当我接了广告视频制作、话剧演出或者线上课程这些长期项目时,晚间的安排多少会发生一些改变,但这只会让我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并不会因此忽略原有的安排。因此,即便一个阶段性的小项目结束了,我的晚间时光也被“想做的事情”填得满满当当。

就这样,下班后开始新的一天,把一天当成两天来过,便成了我的平凡日常。

晚上的时间是让我们重获新生的礼物

随着五天工作制的推行,上班族拥有了周末这一固定休息时间,而每周工时限制的出台,则保障了我们每天晚上的固定业余时间。这些年来,不仅是生活和文化环境,人们的个人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人们从终日埋头苦干、认为工作就是自己的全部这一观念中解放出来,开始思考工作以外的生活,积极探索不是作为公司职员的“我”,而是作为个人的“我”到底喜欢做什么,还具备哪些潜能。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后,人们便能在下班之后尽情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

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下班后要做点什么,即使准时下班了,也像加过班一样,到家就开始发呆,无所事事地打发时间。很多人觉得早早睡觉有些可惜,但是真要做些什么又觉得累,很有负担,最后经常是刷着视频、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本书就是为了这样的人而写的。

晚上的时间是让人重获新生的礼物,你可以在工作赚钱之余,专注于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以此获得改变人生的机会。

如果你也认为“工作与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中的“生活”不只是躺在床上看短视频、看电视剧打发时间,如果你也希望拥有更充实,甚至更有收益的生活,不妨参考一下我的晚间时间管理秘诀。因为现在的我比任何人都能更加充实地利用晚间时光,至少不会让你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 SVRpNLAgYpHPz8dOdA1d5CkxbO4EurJdOdLdHSeE7Adlb/yuUIy0pclNRtvcpGux



PART 01
改变之前,问自己4个问题

谁说工作日就只是工作的日子?

闹钟响起,爬起来赶着上班;

下班后,像尸体一样躺在床上。

每天重复着这样的日常,

直到有一天,惊觉自己就像是一台工作机器。

我觉得这不正常,决定改变想法:

晚上不是“为了迎接明天做准备”的时间,

而是属于“今天的我”的时间。

这个顿悟,改变了我的生活。

人生不是逝去,而是充实。

我们不是在“度过”每一天,而是在用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填满”每一天。

——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 SVRpNLAgYpHPz8dOdA1d5CkxbO4EurJdOdLdHSeE7Adlb/yuUIy0pclNRtvcpGux



明明晚上还有4个小时,却只在苦苦等待周末?

看待每一天的新视角

很多人都认为工作日就是上班的日子,周末就是不上班的日子。这么想的人,平常只会做两件事:上班,以及等待不用上班的周末。但是真到了翘首以盼的周末,我们往往会发现,其实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可做。上班后只知道苦等周末的我们,和放假前雄心勃勃定下无数计划,等到假期快结束才空虚地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做的学生,本质上没有区别。

把工作日定义成上班的日子,把周末定义成不上班的日子,其实是把“一天”草率地看作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把一天拆开来看,工作日并非24小时都在工作,周末也不是24小时都在娱乐。但是人们在琐事缠身的工作日,往往不会特别想到上班前和下班后的时间还能做些什么,理所当然地觉得早晨就是匆忙准备上班的时间,晚上则是疲惫地回家休息,准备结束一天的时间。

像这样把平日的存在目的限定为工作,就真的会产生一种24小时都在工作的心情,好像一连5天都没有下过班。于是,我决定不把时间捆绑在一起,当作很长的连续段落看,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瞬间,放大每一个瞬间。

如果把工作日的24个小时拆分成小段,那么包括休息时间在内,每天待在公司的时间也有9个多小时。假设每天睡7个小时,不工作的时间也有8个小时之多。除去通勤所花费的时间,每天至少有5到6个小时是没有用于工作的。当然,处理杂事也要花费时间,扣掉这些,我们每天最少也能保证有3到4个小时是完全属于自己的——这绝不是一段很少的时间,至少不应该是在等待周末中浪费掉的时间。

具体来说,即使起床两小时后就要出门上班,那么上班前的此刻,也是不需要工作的瞬间。如果晚上工作到6点左右下班,那么从离开公司的那一刻起,就是不需要工作的时间。 如果不把这些不同性质的时间胡乱地捆绑在一起,在无尽的拖延中荒废,而是专注于每个当下的瞬间,可利用的时间就一定会变多。

晚上能做更多事,且无须太多自制力

一开始,我也习惯把自己想做的事集中放到周末来做。比如,我上传到YouTube的视频就是在周末编辑的,除非周末有其他安排,才会改在工作日的晚上做。长此以往,我有了一个很有趣的发现。

工作日的晚上,我通常会花一个半小时来编辑视频,连续两个晚上就能完成一个完整的视频。这样算下来,我编辑一个视频大约需要花费3个小时,做两个视频则需花费6个小时。但是周末时,我用一整天的时间制作完两个视频的次数少到屈指可数,拖来拖去,通常得花4到5个小时,才勉强能够完成一个视频。这么说来,难道工作日和周末的时间真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想要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需要大段连贯而完整的时间——道理的确如此。因为从开始工作,到加快速度,再到完全进入状态,也需要一定的热身时间。但是,这段连续的时间3个小时就足够了,超过3个小时之后,人们就很难再集中精力做同一件事情。我自己就是只能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相对散漫的类型,3个小时对我来说已经很长了。

当你觉得时间很充裕的时候,效率就会下降,拥有大量自由时间,反而需要更多的自制力。 这种时候,截止期限就是很好的动力。如果工作日晚上有事要做,那么上床睡觉的时间就是明确的截止期限。我晚上过了12点就会睡不好,所以12点前一定会上床睡觉。那么,只要确定好睡前要完成的工作量,就会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努力达成目标。相反,如果我从周末早晨就开始工作,心里就会觉得到晚上之前还有很长的时间,反而没什么紧迫感。这么想着,就会开始放慢节奏,效率自然不会高。

下班后的时间绝不算短。假设每天下班后投入两个小时去做副业,按一周5天计算,每周就有10个小时。如果只在周末做副业,那只有周六投入5小时,周日再投入5小时才能凑够这么长的时间。乍一看没什么不对,但如果真把事情都挤在周末,那就好像这个礼拜一天都没有休息。做副业是好事,但没有周末的生活也未免太残酷了些。所以到了周末就好好放飞自我,试试在平常把晚上的时间利用起来吧!

利用晚上的时间积攒能量

公司是工作的地方,家是休息的地方,早晨是准备上班的时间,晚上是下班后休息的时间——从这样的固有观念中跳出来之后,下班后什么都不做反而有点说不过去。在下班后只想着休息的人看来,工作日回到家还会认真做事的人似乎精力很旺盛。但其实别人交代你做的事和你自己本来喜欢做的事,消耗能量的程度是不同的。

事实上,当我开始试着实践晚间日程后,渐渐发现,下班后用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充实时间并非消耗,而是在积攒能量。

并非只有看上去活力满满的人才适合开启晚间计划,事实上,只要你具备最起码的体力就不必担心,问题只在于能不能适应另一种生活节奏。无论何时,下决心迈出第一步都是很重要的。当然,在形成自然习惯之前,免不了会经历一些痛苦。但是这只是开始才会出现的情况,等身体适应,找到节奏,自然会感觉轻松起来。

那么,这次要不要试着跨越那些阻挡你开始的障碍呢?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尽情去做,看到自己比昨天进步多一点的样子,也是让自己变得更有活力的秘诀哦! SVRpNLAgYpHPz8dOdA1d5CkxbO4EurJdOdLdHSeE7Adlb/yuUIy0pclNRtvcpGu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