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十一个故事
吴国的建立

江苏省的简称是苏,浙江省的简称是浙。现在人们习惯把江苏、浙江合起来称“江浙”,但是古时候人们喜欢称此二地为“吴越”。

在司马迁写的《史记》中,本书记载的是王朝的历史,譬如五帝本纪、夏本纪、商本纪、周本纪等,世家记载的是诸侯国的历史。而世家的首篇写的既不是姜太公的齐国,也不是周公的鲁国,更不是唐叔虞的晋国,而是吴国。

仅此一点,我们就知道吴国的来头不小。

那么,吴国凭什么被司马迁放在世家首篇的位置呢?

一、吴国的由来

周族从周王古公亶(音dǎn)父开始迁居到了现在的陕西省,周族有个规矩,就是嫡长子继位制度。什么意思呢?就是周王死了之后,由其嫡妻所生的长子继位。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大儿子太伯、二儿子仲雍(又叫虞仲),小儿子季历。三个儿子都非常优秀,不过古公亶父最喜欢的是季历的儿子,也就是古公亶父的孙子姬昌——后来的周文王。

姬昌非常聪明能干,《史记》上说“有圣瑞”。古公亶父相信,如果今后姬昌成为周族的首领,周族一定能够繁荣昌盛。可是,按照规矩,自己去世之后只能由大儿子太伯继位,然后再传给太伯的儿子。就算太伯没有儿子,也只能传给二儿子仲雍,还是轮不到季历,更别提由季历传给姬昌了。

为这件事,古公亶父非常头疼。

古公亶父愁眉苦脸、心绪不宁,太伯和仲雍都看在眼里,怎么办?于是太伯和仲雍去找父亲,提出愿意让弟弟季历接任国君,可是古公亶父没有同意,因为规矩就是规矩,不能破坏。

尽管拒绝了太伯和仲雍的请求,但古公亶父心结未去,依然情绪不佳。过了没多久,古公亶父就病倒了。

“兄弟,机会来了。”太伯对仲雍说。

“什么机会?大哥,你可不要乱来啊。”仲雍担心哥哥要对父亲不利。

“兄弟,你想哪里去了?”太伯瞪了弟弟一眼,有些不满意,“我说的机会是咱们俩可以借口去衡山为父亲采药,趁机出走,那么,国君的位置自然就留给季历了。”

“原来如此。”仲雍恍然大悟。

兄弟二人去见父亲,说是传说中衡山有仙草可以包治百病,两人想去采药,为父亲治病。古公亶父其实猜到了两个儿子的意图,不过他没有阻拦,他觉得这样也许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太伯和仲雍离开了家乡,一路东行,来到了衡山。那时的衡山不是现在湖南的衡山,而是安徽霍山县境内的天柱山,那时叫作衡山。直到汉朝,衡山指的都是这里。

兄弟两个晓行夜宿,一路奔波,终于到了衡山,那时候这里都是荒山野岭,人迹罕至。太伯和仲雍于是继续向东走,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天,终于再次见到了平原。

越向东走,江河湖泊就越多。这一天,兄弟俩来到了现在的江苏无锡一带。

那时候的江苏无锡是什么样子呢?

且看历史记载:

《论衡》:吴为裸国,断发文身。

《列子》:南国之人,祝发而裸。

《孔丛子》:夫吴越之俗,男女无别,同川而浴。

那时的江南,还是荒蛮之地。

这里的人都不穿衣服,顶多在腰间系上些树叶兽皮。天冷的时候呢,就找一块兽皮一裹,腰间系一根草绳。此外,没有城堡,甚至没有像样的房子,人民散居,没有国家部族的概念。

没有人戴帽子,前面的头发被剪短,在前额留下刘海儿。后面的头发盘起来,做成发髻,用一个棍子固定住,或者用绳子绑住头发,让头发披到脑后。

无论男女,身上都刺着很多花纹。

兄弟二人就在这里住了下来,很快就跟当地人熟悉了。时间久了,他们也跟当地人一样不戴帽子,文身,也光膀子。总之,被当地人同化了。

不过,他们毕竟来自先进文化地区。

除了打鱼维持生计,他们还开始种地。

当地有水稻,但是当地人对于种水稻并不热衷。兄弟俩来自周国,是种麦子的高手,种水稻自然不在话下。

江南一带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都很好,兄弟两个的水稻也越种越好。短短几年,兄弟俩成了当地富豪,而且他们非常慷慨,总是周济周围的人们。

基本上,兄弟俩生活越来越好。而当地的人都很佩服他们,于是便拥立他们为首领。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这一天,来了两个人。两个什么人?老熟人。

这两个人是从周国来的。想想看,那时候要走路从陕西走到江苏,得多费劲。还要找到他们,那简直就是奇迹了。

这两个人来找他们干什么?

原来,古公亶父身患重病,非常记挂自己的两个儿子,于是派人来找他们,想再看他们一眼。

兄弟两个听说父亲病危,急忙打点行装,启程回周国去了。

回到周国的时候,古公亶父已经去世了。

可是,季历一直不肯为父亲下葬,一定要等两个哥哥回来。

古公亶父终于下葬了,这个时候,距离他去世已经有七个月了。后来周公制礼,天子死后七个月下葬,想必就是参照了古公亶父的先例。

古公亶父已经下葬,谁来继位就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了。

“大哥,该你当国君了。”季历提出来要太伯继位。

“不可以,按父亲的意思,是应该你继位的。”太伯拒绝。

“不,大哥,应该是你。”

“三弟,周国的兴盛是一定要靠姬昌的,你不要辜负了父亲的厚望。”

“大哥,我儿子怎么可以做你的君主呢?”季历还在坚持。

“三弟,我和你二哥现在是野蛮人啊,怎么能做君主呢?我们已经习惯了野蛮人的生活方式,这次回来就是给父亲下葬,之后我们还要回到那里去。”

从最早向父亲提出让位到出奔江南避让,再到如今的让位,太伯已经是三让君位了。

太伯和仲雍终于还是离开了周国,回到了荒蛮的江南。不过这一次,他们并不是只有两个人,除了家人,他们还带走了一批工匠。

回到江南,太伯和仲雍带领工匠们开始了新的创业。周人的先进文化结合当地的气候与地理条件,在入乡随俗的大框架下,对当地文化进行了有限的改造,太伯和仲雍在荒蛮之地的事业越做越大,当地人都愿意接受他们的领导,用《史记》的话说:“从而归之千余家。”

于是,一个新的国家出现了,太伯把这个国家命名为“吴”。

太伯就是这个国家的第一任国君——吴太伯。

为了防御周边国家的侵扰,太伯按照周国的方式,修建城池,这座城被称为“故吴”。后来太伯去世,就葬在梅里(今江苏省无锡市)。

太伯去世,仲雍继位。

到王位传到周章的时候,周武王灭了商朝。随后,周武王按照父亲的遗嘱,寻找太伯和仲雍的后人,结果发现他们已经建立了吴国。于是,周武王把周章的弟弟虞仲封在了虞国,爵位是最高一等的公爵。那时候的公爵国家只有三个:一个是虞国,一个是周文王的弟弟所封的虢国,还有一个就是商朝遗国——宋国。

二、四兄弟

吴国的周边都是蛮夷国家,因此吴国与周朝几乎没有往来,而是不断地与周边蛮夷国家交战。到春秋时期,吴国的疆界已经非常大,基本占据了江苏的大部、安徽和浙江的小部,成为一个大国。也不知道在哪一代,吴国开始称王。

春秋时期,吴王寿梦在位时,决定到中原去转一转,学习一下先进文化。

于是,寿梦首先来到了楚国,结果楚共王没把他当回事,拒绝接见。

吴王寿梦自尊心备受打击,气哼哼地离开,去了周朝国都洛邑见周简王。周简王刚上任,见吴国国君来朝拜,高兴坏了,不仅接见了,还一口一个伯父地叫着,吴王寿梦这下很高兴。

离开了洛邑,寿梦又去了鲁国,鲁国的招待也很周到。

这一遭下来,吴王寿梦喜欢上了周礼。回到吴国之后,很快派出一个“留学团”前往鲁国学习周礼,同时带去了大量的礼物,包括一座铜鼎。

从吴王寿梦开始,吴国算是重新回到了祖国的大家庭,文化上开始与周朝接轨。

除了派出留学人员之外,吴王寿梦还修建了都亭,用来接待各国前来的人才。如今,苏州还有都亭桥。

吴王寿梦遇上了和当初祖先同样的难题。什么难题?他有四个儿子,可是他最喜欢小儿子——季札。他想把王位传给季札,并且季札的三个哥哥也很愿意。

看看,多像当初古公亶父要把王位传给周文王啊。

可是,季札说什么也不干。

到吴王寿梦快去世的时候,要把王位传给季札,季札还是拒绝了。没办法,寿梦只能让大儿子诸樊继位,不过要求他今后把王位传给季札。

诸樊继位之后,又要把王位让给弟弟,季札坚决不同意。

诸樊一看,心想:既然这样,那我就战死算了,我死了,弟弟不就能接班了?

结果没几年,诸樊就在跟越国人的战斗中战死了。

可是,季札还是不肯继位,于是,只好由二哥馀祭当王,馀祭在做了十七年王之后去世了。季札还是不肯当王,于是三哥馀昧当了吴王。

四年之后,馀昧也死了,临死说要传位给季札。

哥哥们都死了,按理说季札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可是,季札还是不肯当王,甚至跑到了自己的封邑延陵(今江苏省常州市)种地去了。

后来,季札被称为延陵季子,他的后人以吴为姓,并且构成了吴姓最大的一支。

姓氏·吴

出于姬姓,吴国王子季札的后人以吴为姓。吴国灭亡后,部分吴国王族以吴为姓。吴姓得姓始祖为季札。不过,吴姓后人多尊吴太伯、仲雍为吴姓始祖。

该接班的人跑了,怎么办?

现在有两个选择,或者说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是大哥诸樊的嫡长子公子光,论资排辈应该排到他了;另一位是三哥馀昧的嫡长子公子僚,如果以上任国君的嫡长子继承的原则,那么就应该是他继位。

那么,谁来继位呢?他们会像自己的父辈们那样互相推让吗?

没有人想学,公子光想当王,公子僚也想当王。

谁能当上?

那要看谁先下手。

结果是公子僚先下手。这很容易理解,因为他的信息比公子光灵通,他看着父亲咽气,然后立即向大臣们宣布自己登基,大臣们自然纷纷祝贺。

公子僚,现在是吴王僚。

木已成舟,公子光也就只能接受现实。

季札四兄弟互相谦让是一种美德,但是却破坏了规则。而规则一旦被破坏,动乱就会如影随形了。

所以有的时候,规则比美德更重要。

链接

孔子对太伯的赞美

孔子在《论语》中说道:“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意思是说,太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在孔子看来,太伯就是知进退、知取舍、不贪婪的人,避免了父子和兄弟之间的矛盾和猜忌;同时也是知天命、顺天命的人,他知道“天命”在周文王的身上,于是果断地选择了离开。 mbfrixiLK4KL6Z1zaWHRe/0q0Z5Sh8apm50cHFPLB5q/OpFP5+mWg9hQDAyjHLd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