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穷有好时,富有倒时。
贫富的轮回,可能不是一代人的事,需要经历几代人。穷人翻身,必须依靠艰苦奋斗。假设他意识到这一点,在环境不利、资源不足时,愿意用十倍的汗水换取一份收获,事情总会慢慢好起来,一代人不成,第二代继续,第三代、第四代之后,总会发达起来。富人有条件享乐,第一代谨慎享乐,第二代喜好享乐,第三代迷恋享乐——败家的时候就到了!穷人不会无故变富,富人也不会无故变穷,从艰苦奋斗到迷恋享乐,一个贫富的轮回就这样完成了!
对庸人来说,贫穷是一场灾难,那意味着人生被泡在苦水里,身受苦,心受苦,家里家外,无处不苦。对有志者来说,贫穷是一项很好的修炼。俗话说,“穷出来的聪明,饿出来的智慧”,从贫穷中学到的东西,可能比从任何学校所能学到的东西都还要多,还要有价值。
张兰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曾执教于清华大学。在她出生那年,父亲被打成“右派”,从此,她肩上多了一份别的孩子所没有的压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母常挨批斗,她看着心疼,就变着法给父母做点儿好吃的,今天熬个地瓜粥,明天熬个土豆粥。当时她还不知道,她对吃的情结和对烹饪的爱好,竟会对她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十岁时,张兰随父母被下放到湖北农村。父亲在农场喂猪,母亲种菜,张兰上学之余,还要负责放牛、挑水。水稻成熟时,她跟大人们一起去割稻子,割完了一担一担挑着走。后来,张兰回忆说:“相比现在,那个时候可真苦,但那时候我不觉得苦,我觉得特别好玩儿。”她还不知道,她将苦吃到不苦了,就具备了干大事的一项最重要的素质——艰苦奋斗。
高中毕业后,张兰参加了工作,这期间她考上了大学,结了婚,有了儿子。毕业后,她被调到北京市建工局,捧起了“铁饭碗”。但冲天的梦想种在她的心里,等待着破土而出的时机。
1988年,张兰的舅舅从加拿大回国探亲,同时给她带来了一个机会:出国留学。
英语不甚精通的她,毅然辞去工作,来到加拿大。张兰的目标不是留学,主要是挣钱,但她没有打工卡,只能当“黑工”,卖苦力。第一份工作是洗盘子,她同时在四家餐馆兼职,最多时一天打六份工,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幸亏她身子骨好,不然早就被累垮了!
她还干过更累的活:剔肉。每天早上,冻车将大肉排送到餐厅,每片一百多斤。别看她身材瘦小,力气可不小,使使劲就扛下来了。有一次,她剔肉时,不小心将手上的肉剔掉了一大块,在医院缝了十几针,她一天没歇,第二天接着干。一个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谁有这样的拼命精神,大概没有什么事干不成了!
然而,最苦的不是肉体上的痛苦,而是精神折磨。她三个月才能和家人通上一次电话。儿子的相片,她搁在床头,却不敢看,一看就泪雨滂沱,“心里立刻就受不了”。
几年后,张兰拿到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移民证,不用打黑工了,她却毅然决定:回国创业。她的决定让亲友们大吃一惊,因为在当时,一张移民证价值一百万港元,回国等于丢掉了一百万啊!
但张兰的想法与众不同,她带着辛苦赚来的两万美元,回到丈夫和孩子身边。两万美元不少也不多,刚好只够开一家酒店,于是,她创办了“阿蓝酒家”。刚开始,她一人包办了许多工作,掌厨,跑堂,开票,采购,什么都做。创业艰难,要多苦有多苦,但张兰反倒觉得“特好玩儿”,她说:“这行虽然特辛苦,但是我挺喜欢的,一直陶醉其中,很少感到累。”
“阿蓝酒家”很快有了知名度,生意兴隆,张兰却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几年后,她二度创业,创办“俏江南”,打造出了一个著名的餐饮品牌,并且成了“胡润财富榜”上的人物。
一个在农村放过牛的女孩,一个在加拿大扛过猪肉的女人,走到这一步,多么不容易!但张兰的自我评价是:“我是幸运的,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推着自己走到了这一步。”
其实,“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的人数以亿计,但不是每个人都像张兰一样经受过贫穷的修炼;贫穷的人也很多,但不是每个人都从贫穷中培养出了艰苦奋斗的精神;靠打工赚创业资本的机会很多,但不是每个人都像张兰一样愿意同时打六份工,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有资本并且敢创业的人很多,但不是每个人都像张兰那样吃苦耐劳……总之,穷有穷的道理,富有富的道理,一个人能够成为一个顶尖人物,自然也有成为顶尖人物的道理。穷时别忘了致富的道理而陷入哀怨的情绪中,富时别忘了致富的根本而沉迷于享乐中。按贫富的逻辑做该做的事,命运自然会赶来配合,“玉汝于成”。
抱怨贫穷,不如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那是你留给后人的最好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