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内疚与良心不安

良心不安,可以带领你,

也可能会误导你。

重点整理本章

内疚只有理性与非理性两种区别,后者与当下的情况通常是不相关的。

良心不安是由以下情绪组成的:愤怒、恐惧、悲伤,或许偶尔还会有点快乐。

有些人总会否认自己应该为任何负面情况负责,有些人则会努力想表现完美,希望能避免让自己觉得良心不安。幸运的是,除了这两种做法,还有更多选项。在后文中,我们将进一步讨论。

当你做了某件会带来负面影响的事情时,就会产生良心不安的感觉。比如说,朋友很期待和你一起出去,你却取消了约会;或是你原本发誓要去健身房,却窝在沙发上伸懒腰。

感到内疚=成为某件坏事发生的原因

良心不安,是因为你做了某件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情,或是这件事和你自己或他人的价值观相矛盾,而让你苦恼。你也可能因为没做到某件自己或他人觉得你应该做到的事,而产生罪恶感。如你所见,内疚感和良心不安,意义相近,我会在本书中交替使用这两个词汇。

良心不安,可以引导你,也可能会误导你。有时候,良心不安会诱使你去弥补某件事;有时候,良心不安则可能会给你压力,让你做出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或是让你对自己和价值观妥协。

比起责任本身,内疚感更能反映你是个怎样的人。你可能确实犯了错,却不觉得内疚;你可能尽管觉得内疚,但事实上并没有做错什么。

同样的,比起你是个怎样的人,有时候你的良心不安更能说明让你感到内疚的对象,或你和对方的关系。如果做了书前的检测,你就会发现,进行测验的时候若想着不同的对象,将影响测验的结果。或许你早已注意到,自己对某些小失误感到内疚(例如迟到5分钟),因为这项失误跟某个特定对象有关。但要是换个对象,你便不会感到困扰。

当目标换成自己而非他人,你良心不安的程度,也可能有所差别。

即使我对自己承诺,星期六要放松一整天、不做任何计划,到最后我还是没办法拒绝朋友,因为他想跟我一起出门闲逛。如果我拒绝,他会心情不好,我也会因此感到内疚。

——卡琳娜,28岁

卡琳娜选择了让她不那么内疚的方式:接受朋友的邀请。假设换作别人,拒绝朋友或许不会有任何困难。但卡琳娜又非常重视对自己的承诺,因此比起拒绝朋友,打破自己的誓言会让她更内疚。 UP25rhSwucR178lrvXn0Fk0Pnp/SywTnyD/haZhMeEvd4XR0e71xVvcezuuhYKa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