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沿江战略和沿海开发战略的不断实施,地区经济的不断腾飞,为苏中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苏中三市服务业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发展提速,占GDP比重稳步提升,拉动经济能力提高。表1显示了2014年以来苏中地区各市服务业增加值状况,相比2014年,2020年南通、扬州和泰州服务业名义增加值增加了近2倍,平均每年增长率保持两位数以上。在苏中三市中,南通规模最大,扬州、泰州次之。2020年,南通市第三产业增加值4811.8亿元,增长5.1%。全年三次产业结构4.6∶47.5∶47.9,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2020年,扬州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54.88亿元,增长3.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46.1∶48.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2002年,泰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2464.57亿元,增长4.1%,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5.8∶47.8∶46.4,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表1 2014—2020年苏中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江苏统计年鉴2021》
随着服务业占GDP比重的提高,服务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拉动经济能力不断提升。整体来看,苏中地区服务业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37.2%提升至2020年的47.8%,提高了10.6个百分点。具体来看,2020年,扬州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8.9%,服务业提高1个百分点,居苏中第一位;南通市服务业占GDP比重为47.9%,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泰州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6.4%,上升1.1个百分点,占比排名苏中第二位。
表2 2010—2020年苏中各市服务业占GDP比重 (单位:%)
数据来源:《江苏统计年鉴2021》
表3 苏中地区服务业增加值指数(%)(按可比价计算,上年=100)
数据来源:《江苏统计年鉴2021》
苏中三市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都获得了较快发展,同时税收支撑作用较为显著,服务业成为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2020年,南通服务业实现税收502.5亿元,增长5.1%,服务业税收占南通市税收总量比重达53.5%,较2019年提升1.5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重要财源。2020年泰州市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64.1%,教育投资增长20.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3.3%。基础设施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撑强劲,全年增长44.6%。2020年,扬州市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28.4%,较2020年1—2月提升55.5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9.8%,较2020年1—2月提升37.1个百分点。
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在苏中服务业发展中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示范引领重要作用,对服务业带动贡献作用不断增强,为苏中服务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2020年,扬州市聚力打造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区)共建成公共服务平台62个,占全市服务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的43%。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扬州)先后打造“零点电商孵化园”“地理信息产业园”“广陵开发区孵化园”“微软创新中心”等6个特色孵化平台。双东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一号一网一区”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江苏(扬州)汽车科技园着力推动汽车电子研究院、二手车交易自有平台、江苏省特检院扬州综合检测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2020年,南通逐步优化省级示范园区的培育梯队,成功指导并推动南通综合电商园、南通智慧产业园、苏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海安软件科技园等4家集聚区(累计16家)成功获评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新获评数、累计获评数均居全省第二。同时,制定个性化目标考评办法,引导18家市级重点集聚区加快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加快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带动区内亩均投资稳步攀升。到2020年底,57家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实现营收4396.5亿元、缴纳税收91.7亿元。2020年,泰州市发挥沿江物流业发展具备较好基础的优势,引导沿江地区物流企业探索新模式,尝试新做法,不断做大做强。其中,江苏三江物流园区培育壮大江苏万林现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金马运业有限公司成为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江苏万林现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木材供应链升级为主线,依托已有的龙头地位,集成服务能力与竞争优势,利用国际化市场优势资源配置,致力于为国内木材行业提供最为专业的现代物流服务;加大资本运作和品牌运作力度,由传统物流商业模式向“互联网+供应链”方向转型,构建覆盖全国的木材物流网络体系,打造木材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江苏金马运业有限公司本着“互联网+物流”的理念,投资新建的金马云物流2.0版本已成功上线运行满一年,包含船盘信息、货盘信息、供油业务、保险业务、船舶交易、货运结算、水文气象、货物追踪等功能模块,实现线上支付。
近年来,扬州市坚持以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载体,狠抓平台打造、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服务、人才引进和政策落实,服务业集聚区成为全市服务业发展的主阵地。
目前,扬州市共有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区)14个,占全市集聚区比重为26%,其中,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8个,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6个。按产业类型划分,商务服务类1个、文化创意类3个、现代物流类3个、科技服务类5个、节能环保类1个、商贸流通类1个。
一、特色鲜明,产业效益显著提升
支撑作用明显。2019年,全市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区)实现营业收入435亿元,占全市服务业集聚区总营业收入43.5%;实现利润102.3亿元,占全市服务业集聚区总营业收入44%;上缴税款20.4亿元,占全市服务业集聚区税收的44%;集聚企业3766家,占全市服务业集聚区集聚企业的17%;吸纳就业人数6.37万人,占全市服务业集聚区就业总人数的26%。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在全市集聚区中,以较少的企业规模实现了较高的产业效益。
主导产业特色鲜明。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主导产业集聚度高,其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85%。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已成为扬州市文化创意、软件信息等服务业主导产业集聚高地。从已入驻企业的规模和性质看,扬州工艺美术集聚区集聚了全市44%的工艺美术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主导产业涵括了十余种传统工艺品种;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扬州)是扬州市作为全国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县、区)的产业集中区和核心产品源;扬州五亭龙国际玩具礼品城毛绒玩具成交量约占全市的80%;长江石化物流中心为全市唯一石化物流中心。各集聚区核心产业定位清晰,上下游产业不断集聚,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发展新高地正在形成。
载体建设日趋完善。目前,全市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区)共建成近20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其中,扬州京华城商务集聚区建筑面积占比达70%以上,正逐步成为扬州商贸、商务副中心。
二、功能提升,省级占比近半
基于功能提升,近年来扬州市发改委逐步聚力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区)共建成公共服务平台62个,占全市服务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的43%。
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扬州)先后打造“零点电商孵化园”“地理信息产业园”“广陵开发区孵化园”“微软创新中心”等6个特色孵化平台。双东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一号一网一区”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江苏(扬州)汽车科技园着力推动汽车电子千人计划研究院、二手车交易自有平台、江苏省特检院扬州综合检测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扬州工艺美术集聚区构筑了集“创意研发、产品展销、人才培育、价值评估、质量检测、金融服务、创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工艺美术品产业发展平台,进一步促进并带动扬州工艺美术乃至文化创意产业再迈新台阶。
三、龙头引领,全面推动平台建设
接下来,为了进一步加强服务业集聚集约发展,质态优化得到明显提升,扬州市将全面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完善平台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平台对集聚区产业培育和发展的支撑作用,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鼓励支持各服务业集聚区面向集聚企业共性需求,围绕科技研发、创业孵化、信息服务等领域,加快建设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扩大平台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形成功能完善、企业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的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开展星级公共服务平台评定。制定《扬州市服务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星级评定办法》,培育认定星级公共服务平台30个。创新平台运作机制。积极创新公司化运作机制,鼓励采取“民建公助”模式。
培育龙头企业。开展扬州市服务业集聚区骨干企业培育计划,每个集聚区遴选认定10家左右重点企业,鼓励引导做大做强,带动相关产业加速集聚。扶持小微企业。引导中小微服务企业通过联合采购、共同配送、平台集聚、设立联盟等方式,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协作协同发展,积极打造一批服务业“小巨人”。
南通市2020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网络实现零售额58.1亿元,比上年增长61.7%,占零售额的比重为5.6%,比上年提升2.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17.1%和26.8%。2020年,扬州市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82.77亿元,同比增长4.9%,增幅较前三季度提高4.3个百分点,已回升至2019年的水平。2020年,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21.99亿元,同比下降2.6%,降幅较1—11月收窄10.1个百分点。自7月份以后,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利润降幅连续5个月收窄。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88家亿元以上规上服务业企业去年共实现营业收入309.1亿元,占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比重达64%,同比增长12.3%,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2020年泰州市邮政行业业务总量49.66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其中,快递业务量1.73亿件,增长42.7%;邮政行业业务收入29.45亿元,增长16.9%,其中,快递业务收入18.33亿元,增长22.6%。全年电信业务总量301.70亿元,比上年增长11.6%;电信业务收入45.54 亿元,增长6.6%。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77.96万户,电话普及率103.14户/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207.88万户,增长5.3%。
2020年,根据《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攻坚力度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扬州市印发《2020年市发改委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和《2020年市发改系统招商引资活动安排》,组建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航空产业、“一带一路”4个招商工作专班和1个项目落地服务工作专班。扬州市共有356个项目列入市级重大项目,总投资约4505亿元,年度投资约1131亿元。列入今年计划的重大项目,着重体现产业项目引导作用,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发展,产业层次进一步提高,项目质态更具含金量,将有力增强扬州市发展后劲。
2020年,南通服务业投资增长4.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50%,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方向。2019年,泰州市新开工项目稳中有升,共认定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436个,完成年度计划的108.5%,超过序时进度8.5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看,服务业项目81个,占比为18.6%,计划总投资236亿元,占比为22.2%。从项目规模看,认定项目计划总投资1063亿元,平均规模2.44亿元,其中,服务业项目平均规模2.9亿元。
2020年7月底,泰州市共开发实施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51个,总投资136.22亿元。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1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2个。该市按照补短板、强弱项、亮特色的要求,规划招引公路港物流园、阳江路市场群仓储物流中心、儿童乐园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同时,重点推进五星级酒店、汽贸城二期建设,确保中南商业中心、金融商务中心、二手车市场等项目年内竣工并对外营业。
作为2020年江苏省重大项目,世界500强、特大型央企中远海运集团全资子公司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在南通开发区投资建设的第一个承载现代物流理念的综合物流园区——中远海运物流南通通海物流园项目奠基仪式今天上午在开发区综保区举行。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13.86亿元,用地面积约484亩,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计划建设智慧港口物流中心、工业品区域分拨中心、制造业智能库存中心、期货交割库、定制化立体库、供应链金融及信息服务中心。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韩骏介绍,项目将充分发挥中远海运集团协同效应,以港口、航运等集团核心业务及仓储资源为依托,集成优势,建设以5G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立体化运营管理、客户服务、物联应用、监控安防的智慧物流园区。
韩骏表示,该项目属于南通市重点鼓励发展的服务于江海联运的集装箱物流、多式联运物流以及服务于现代制造业的供应链物流项目。它的开工建设对于进一步丰富开发区现代物流业态、打造现代物流分拨中心和销售中心、提升南通市物流产业能级、彰显南通物流枢纽经济新优势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必将协同助力港口、航运及广大生产制造企业的发展。“要建一个以港口物流、航运物流为核心的物流供应链枢纽,这个枢纽主要是服务我们南通的产业,围绕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我们努力要把这个项目打造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的物流供应链的枢纽,打造成为我们集团全球物流网络的一个重要节点,助力我们南通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南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羌强表示,此次在开发区投资建设的中远海运物流南通通海物流园项目作为2020年省重大项目,一直受到市、区两级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自项目落户以来双方秉持着互利共赢、精诚合作的理念,有力、有序地推进项目建设,开发区将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地支持项目建设,提供最优服务,营造最佳环境,全力以赴为项目推进给予最强保障,努力推进项目建设早建设、早竣工、早运营。
2020年,南通市引导服务业企业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创新发展,提升竞争力,成功培育京源环保、慧聚药业2家省级服务业领军企业和华东煤炭交易中心、苏洪农业科技2家省级互联网平台经济示范企业。尽力服务重点企业。建立服务业百强企业发展库并按月跟踪推进;认真落实《建立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工作制度》,建立15家服务业重点企业立体化联络网,跟踪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制定出台《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培育实施方案》,建立增量企业培育库等三类发展库,实施个转企申报代办机制等五类工作机制,推动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单位综合指数全省第一。2020年,扬州市积极培育产业主体,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81家,同比增长69.2%;560家规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20.44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高于全部规上服务业2个百分点,较前三季度提高5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研发设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为14.6%、11.1%;货运仓储和邮政业增速于四季度转正,全年增长5.8%;商务服务业增速自7月以来,11月首次浮出水面,全年增长6.3%。2020年1—10月,泰州市规模以上服务业部分行业(参与核算)实现营业收入152.6亿元,同比增长19.6%,居全省第3位,排名较上月前移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