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人文地理专业与机构发展回顾

南京大学的地理学科素有中国地理学摇篮的美誉。自1921年竺可桢先生创立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地学系以来,南京大学地理学业已走过了98年发展历程;若追溯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设立的文史地部,南京大学的地理学科则历史已有100年之久,是国内最早创办地理学系的高校之一。当年,竺可桢先生创建的地学系设地理气象和地质矿物两个专业。1928年更名中央大学后,1930年设立地理学系,内部设地理、气象两个专业。1944年气象专业独立成系。1949年中央大学更名国立南京大学,设地理系。

1952年院系调整前后,金陵女子大学地理学系、暨南大学史地系地理学组、浙江大学地理学系、四川大学地理学系部分师生先后并入南京大学,组成了新的地理学系。1954年在国内率先成立经济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两个专业。20世纪60年代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又首创地图学和陆地水文两个专业,自然地理学专业改为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专业。1977年高校恢复招生后,根据国际地理学发展方向,在全国又首先在经济地理学专业基础上发展城市与区域规划方向、陆地水文专业发展自然资源方向、地图学专业增加计算机制图内容。

1987年地理学系易名为大地海洋科学系,设有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陆地水文)、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专业。其中,在经济地理学专业基础上兴办的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规划专业,使南京大学地理学系成为综合性高校中第一个培养城市规划理科人才的单位。与此同时,在地图学专业基础上发展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专业发展了海洋地貌和沉积学方向。1995年大地海洋科学系又易名为城市与资源学系,设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旅游规划与管理、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专业。2006年5月,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南京大学批准成立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学院下设地理信息科学系、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海岸海洋科学系和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四个系。2010年9月,因学科调整需要,城市规划学科与建筑学科合并成立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南京大学人文地理专业的发展沿革如图1-1所示。

图1-1 南京大学地理系(人文地理专业)沿革

随着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科不断发展壮大,在南京大学综合性院校的环境中,充分利用多学科交叉的优势,整合资源成立了一系列重要的人文地理研究机构。主要有: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1965年成立南京大学非洲经济地理研究室,1992年非洲经济地理研究室经教育部批准改名为非洲研究所);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985年成立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1995年获建设部甲级城市规划设计资质证书并于同年建院);南京大学区域发展研究所(1992);南京大学房地产事务所(1997);跨学科的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2000);南京大学旅游研究所(2002);中法城市·区域·规划科学研究中心(2007)。同时,按照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的要求,与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合作建立了南京大学—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研究中心(2007)、无锡南大国土资源研究中心(2010)。此外,还积极推进人文地理学科实验室以及工程中心建设,建立了城市规划与区域开发模拟实验室(1997)、水土模拟实验室(2001)、城市灾害与公共安全实验室(2008)、旅游景观环境评价实验室(2006)、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技术工程中心(2010),等等。南京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机构由基础层、应用层、联合应用层三个层级组成(图1-2)。

图1-2 南京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机构发展情况 aFzb3o5iNvYfOdDPIgKAWk7pk5N5hxcBPwp1xgwPBKAoDxdtSeVSTWZVbUsqCK8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