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李旭旦(1911—1985),江苏江阴人,著名的区域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李旭旦先后就读于江阴“南菁中学”、南京中央大学地理系。193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36年考取中英庚款奖学金,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1939年回国后任重庆中央大学地理系教授。1943年任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1946年至1947年赴美国马里兰大学,任访问教授,他认真研究了中国的地理区划问题,写成《中国地理区之划分》一文,发表于《美国地理学家协会汇刊》(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这篇文章首创将自然与人文要素综合起来划分地理区,至今仍不失学术价值。1947年回国后,继续任南京中央大学地理系教授、系主任,兼任《地理学报》主编。1949年南京解放时作为知识分子代表,成为南京市军管会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主任。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时,李旭旦教授到南京师范学院创建地理系科,先后任系主任、名誉系主任;并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

李旭旦先生一生主要致力于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理论的研究。早年他接受了法国、英国人文地理学派的人地关系思想,在中国进行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开创性工作。1957年后,地理学界学习苏联模式,错误地开展了对人文地理学的批判,李旭旦也受到波及。1978年后李旭旦先生为复兴人文地理学倾注了全部心血,他提出了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和核心,强调人地关系协调思想,同时身体力行创立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并亲自担任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奠基人。

李旭旦先生著述质量颇高,他撰写的《人地关系的回顾与瞻望》、《国土整治与协调论》等大量著述,以及主编的《国外地理科学文献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概说》《人文地理学论丛》等为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复兴与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ybWEr+eQuZHHx0Xp3DEzlyMo8N8dgsUHmpAVqMeuklvjD4PT0N6q86xUaAlRSxY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