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奠定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地理思想

当1919年五四运动推动我国改革时,胡师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堂文史地部学习;1921年南高扩建为东南大学,由适从美国学成归国的竺可桢先生创办地学系,并任主任;胡师在竺老的教导之下,初步掌握了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内容和作用,从此就把研究地理学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1926年他毕业于东南大学后,去法国巴黎大学进修,随自然地理学家德·马东(E.de Marfonne)、经济地理学家德芒戎(A.Demangeon)学习,同时又到邻校法兰西学院旁听人文地理学家白吕纳(J.Brunhes)讲课,课余并系统自学法国人文地理大师维达尔·白兰士(Vidal de la Blache)关于人地关系的学说,虽留法仅短短两年,却全面掌握了法国学派的理论要义,并为他的地理学思想打下基础。

法国人文地理学的特点在于:① 重在解释,这是新地理学有别于专于叙述的旧地理学;② 地理学研究的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并非各自孤立,而有着相互联系,存在于“地球一体”之中;③ 地面上各种现象不仅为空间性有机体结合,而且为时间性有机体演化,无时不在演化之中,换言之,人文地理学乃是动的科学;④ 人受地之影响,地也受人之影响,人之意志、智力与才能因时而不同,故地之利人与人之利地,亦因人、因时而异,要求双方适应。法国学派的这些论点,比先此而出现的由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儿(F.Ratzel)所提出的环境决定论,无疑要进步得多。胡师在1935年为他的学生任美锷、李旭旦所译白吕纳著《人地学原理》一书写了一篇长序,即全面介绍了他对法国学派人地关系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心得。他根据法国学派的观点,在理论上强调人地关系论,认为这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的总体。他体会到学习地理学不仅要懂得人地关系这一地理学的核心思想,尤其要研究最能集中体现人地关系的人口地理学和农业地理学,也因此胡师终其一生即以这两个领域作为研究地理的主攻方向。 iyuwKIlGl2EJOFUcdw+EwXvmRK0kWkRs5D2I8v/0K/GiewjLHZxCeawxvPXDnJH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