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合<孝经>皇帝感辞》(以下简称“《<孝经>皇帝感》”),也题作《新集<孝经>十八章·皇帝感》,七言四句联章体,是一种明显具有民歌性质的咏赞《孝经》之作,今存写本主要有三。

一是首全尾残的伯2721写本,有界栏,先抄“珠玉新抄一卷”及序,继抄《开元皇帝赞·<金刚经>》,最后是《新集<孝经>十八章》。其中,《新集<孝经>十八章》计存14行,首行顶格抄“新集《孝经》十八章”7字,空多格后又抄“皇帝感”三字;余13行各抄4句,句间以空格而断,后4行有残缺,存诗计12首。该本背面抄《舜子至孝变文》,末有题记曰:“天福十五年岁当己酉朱明蕤宾之月蓂生拾肆叶写毕记。”

二是首尾均残的斯5780写本,亦有界栏,存31行,首2行为它文,第3行顶格抄“新合《千文》皇帝感辞”8字(以下简称“《<千文>皇帝感》”),余皆行抄3句,句间以空格而断。其中,第4至15行赞《千字文》,计36句9首;第16行起赞《孝经》,第22至26行末句残缺,第27至31行仅存中间四五字,可校者计8首,且后3首有残缺。

三是首尾齐全的伯3910写本,册页装,首叶残损,且文字倒书、字迹漫漶、难以校理,今人拟题作“咏《孝经》十八章”。正文37叶,有界栏,首尾有写经题记,首曰“己卯年正月十八日阴奴儿买策(册)子”,尾曰“癸未年二月六日净土寺弥赵员住左手书”;每叶6至8行不等,依次抄《茶酒论》《新合<千文>皇帝感辞》《<孝经>皇帝感》《秦妇吟》。《新合<孝经>皇帝感辞》在第14叶至22叶,首行抄“新合《孝经》皇帝感辞一十一首”12字,正文计60行,实仅前10行中19句咏《孝经》,余为“张骞壹西歌”残辞及10余首杂诗,第60行杂诗末又抄“新合《孝经》一卷”6字。

此外,任半塘先生称英藏斯289写本“原题‘新合千文皇帝感辞’,末行复露‘皇帝’二字……原辞二十首,仅九首櫽括《千文》,其余乃櫽括《孝经》” ;徐俊先生称俄藏Дх2301写本中有《新合<孝经>皇帝感辞》11首存目 。然笔者遍检当前通行印本及相关数据库中的此二写本,均未见相关信息,因疑二先生误记而不将斯289、俄藏Дх2301写本列作本文研究对象。

较早校录、整理此咏赞的,是任半塘先生。他先据伯2721写本校理为12首,题以“皇帝感·新集《孝经》十八章” ;又据伯2721、伯3910、斯289、斯5780四个写本汇辑为18首,仍以前题列入敦煌“杂曲·普通联章”“儒家”类中 。此后,《全唐五代词》《敦煌歌辞总编匡补》《敦煌蒙书研究》等作均据任本收录。张锡厚先生亦汇录为一组,然“以‘皇帝感’为目”,且多校录1首 。笔者则以为,此咏赞宜分录为二种,原因有三。

一是就篇幅而言,此三个写本中的《孝经》咏赞明显不同。伯2721写本中,《<孝经>皇帝感》首行明确标作“十八章”,正文虽有残缺,可校理者达12首;其前的《开元皇帝赞·<金刚经>》,如计作七言绝句体,即为20首。则此“十八章”,或如任先生所说,是大于或至少等于18首的长篇大作:“指《孝经》之章数,非指《皇帝感》原有十八首……全辞究若干首难断,当犹不止十八首。” 斯5780写本中的《孝经》咏赞无题,接抄于《<千文>皇帝感》9首之后;比对可知,其前5首与伯3910“咏《孝经》十八章”文本基本相同(仅多第1首末句),其咏赞《千文》部分也大同小异,则此二本当抄自同一底本,下文因将其合称为“斯5780(含伯3910)写本”。而且首尾齐全的伯3910写本中,《千文》咏赞抄9首,《孝经》咏赞抄5首(脱第1首末句),“张骞壹西歌”抄9首;且《千文》《孝经》二赞的标题中均明确作11首,因疑其所抄各诗均不多于11首。如此,则敦煌《<孝经>皇帝感》在篇幅上应有“十八章”与“一十一首”之别:前者以伯2721写本为代表,全篇当多于或至少等于18首;后者以斯5780(含伯3910)写本为代表,全篇不超过11首。

二是就歌咏对象而言,此二种咏赞虽均咏《孝经》,但其具体对象又判然有别。伯2721写本中,申明歌咏对象的是前4首。其先称扬儒家典籍《孝经》“入歌场”这一前所未有之事,继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两注《孝经》并及《老子》《金刚经》之事,再述秦始皇焚书、伏生壁藏、孔生赓续之《孝经》史。则知其歌咏唐玄宗御注《孝经》之事及《孝经》一书。斯5780(含伯3910)写本中,申说歌咏对象的是前3首。其先总述《孝经》的“上说”“下论”之功及“儒教之中是第一”地位,继以乾坤两卦在《易》经中、日月星辰在天地间的地位类比忠孝之理的重要性,再以九经的总论今古、硌(洛)书引出“开宗明义”章在《孝经》中的提纲挈领作用。因知其吟咏对象乃《孝经》而非唐玄宗御注《孝经》一事。

三是就文本内容而言,此二种咏赞可汇录为一者,实仅演绎《孝经·天子章》的一首,即伯2721第6首与斯5780(含伯3910)第5首;其余各首,即便演绎相同内容,其侧重点或方法也各不相同,难以汇录为一。如伯2721第3首、斯5780(含伯3910)第2首均赞帝王,但前者强调“此帝”的三教并举和兼注《孝经》《老子》《金刚经》之功,后者突出“一主”的忠孝并举理念。另如伯2721第4首和斯5780(含伯3910)第3首,均追溯《孝经》生成史,但前者强调“仙人”壁藏之功和“孔子(生)赓续”之巧,后者突出孔子与曾参的论说之功以及“开宗明义”章的作用。再如伯2721第8首与斯5780第6首,同是演绎“丧亲”章的祭祀之孝,但前者强调为君者“上下无怨”“保其社稷”“容止可法”等孝治举措及“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的四时祭,后者突出卿大夫等为官者“守其宗庙”之举以及首次“以鬼享之”的“正特祭”。除了演绎侧重点的差异,两组诗的演绎方法也有所不同。如伯2721第5首和斯5780(含伯3910)第4首,均演说“开宗明义”章,但前者多用《孝经》现成文句;后者则仅“仲尼居”三字出《孝经》,余句皆为自创。另如均演说“士”章的伯2721第10首和斯5780第7首,前者首联2句均辑《孝经》成句,后者却仅首句化用“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之意,余句皆为自我发挥之句。可以说,伯2721曲辞仍受傅咸《<孝经>诗》影响,多集《孝经》现成文句;斯5780(含伯3910)则摆脱傅诗影响,显示出佚名作者(一般以为是处于社会底层的民间艺人)对《孝经》的独立见解。这些细微区别以往多被当成传播过程中的笔误而忽略,实则应是此两组曲辞不能简单汇录为一种的直接证据。

综此三点可知,今存伯2721、伯3910、斯5780三个写本中的《<孝经>皇帝感》,应是篇幅、歌咏对象、演绎侧重点和具体方法各有不同的两种咏赞,不能简单汇录为一种。

注: 作者简介: 潘文竹,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青岛大学《东方论坛》编辑部副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文献学、目录版本学研究。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大英图书馆所藏中文古籍的整理与文献学研究”(17JZDW04)阶段性成果。 7MxugTkTu0UO+V2JJFUO/9MYz4mNs16rYz6Ep4XmNErB/w2HZMFHj5UwYLo6a7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