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元代戏曲中的民间说唱遗存

元代戏曲因为从题材内容到表现形式均汲取了民间说唱的艺术营养,所以其剧本中自然会有比较丰富的民间说唱遗存。为便于后文讨论,兹将元代戏曲文本中的民间说唱遗存,列一简表,示意如下。

①叶德均:《宋元明讲唱文学》,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40—41页。

续表

上表所列,只是元代戏曲中较为醒目的说唱遗存。如果就曲乐来源而言,元剧中撷取的民间说唱曲调,可谓不胜枚举。如表中所列的【叫声】【货郎儿】等,就是来自市井闾巷流行的货郎小调。又如元杂剧中有六十多种剧本在第四折末尾或第三折使用了【太平令】,而【太平令】源自鼓板说唱伎艺 。再如,元杂剧几乎每个剧本都在第一折末尾使用【赚煞】【赚煞尾】,而【赚】最初也是南宋时张五牛受鼓板中【太平令】曲调的启发,在唱赚基础上改编的新曲调 ,因多用于套曲靠近尾声处,带有收煞的意味,故而取名【赚煞】或【赚煞尾】。另外,南戏剧本中常见的【鹅鸭满渡船】【林里鸡】【吴小四】【赵皮鞋】【麻婆子】【紫苏丸】【麻郎儿】【五更传】【呼唤子】等曲调,也都源自民间小调。

至于元曲、杂剧中套曲的组合方式,也明显可见宋元说唱艺术的影响,如正宫套中【滚绣球】和【倘秀才】连续交替、循环歌唱,仙吕套中【后庭花】【醉中天】【金盏儿】三调轮番交缠演唱,就是受宋代“缠达”的影响。“缠达”是以一诗一词轮流交缠进行说唱的艺术。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滚绣球】—【倘秀才】—【滚绣球】—【倘秀才】—【滚绣球】—【尾声】;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仙吕】【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醉中天】—【后庭花】—【金盏儿】—【后庭花】—【金盏儿】—【醉中天】—【金盏儿】—【赚煞】,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缠达”体套曲。

除了曲调借用、套曲组合以外,元代剧作家往往还会从民间说唱中撷取艺人说唱的片段或只言片语,以裨于塑造人物、生发剧情、描绘场景、概括剧情大意等。叶德均先生曾对元杂剧中的“词话”遗存做过统计与分析,指出“词话”都是七言或十言(间用五言、八言、九言等杂言)诗赞体的唱词,在剧中一般以“词云”“诉词云”“断云”“某某云”等方式引出。词话在剧本中的分布情况是:仅见于一折的,计57种,65处;全剧的剧中、剧末都有的,计34种,121处;散见于全剧中间两折的只有1种,2处;而最值得注意的是,见于全剧之末的第四折或第五折的,计有87种,119处(在其他各折的只有69处),占60%以上。 另外,有的剧本还在曲文中引用了“词话”中的一些套语。如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滚绣球么篇】曲云:“那唱词话的有两句留文:咱也曾‘武陵溪畔曾相识,今日佯推不认人’。” 戴善夫《陶学士》第三折【滚绣球】曲亦云:“这里酒盏儿不肯沾唇,却不道:‘相逢不饮空归去,则这明月清风也笑人?’”“咱正是‘武陵溪畔曾相识,今日佯推不认人’。”

还有一些剧本,则对某些说唱伎艺的表演情况进行了场景式的艺术再现。如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范康《竹叶舟》第四折、无名氏《玩江亭》第二折等,具体描绘了剧中人打渔鼓、唱道情的情景。无名氏《百花亭》第一、三折,则绘声绘色地描绘了货郎儿“叫果子”的情景。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生动地再现了张三姑唱【转调货郎儿】的场景。高明《琵琶记》第十七出,也形象地展现了净、丑上场演唱“陶真”的画面。也有一些剧本对某些说唱伎艺做了概略式的反映,如无名氏《赵氏孤儿记》第十出简叙张维说评话“封神榜”,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无名氏《布袋和尚》第一折,略述剧中人唱莲花落,等等。

总之,元代戏曲表演中的确融入了大量的民间说唱元素。既然如此,就有必要具体考察说唱元素的融入,究竟给戏曲带来了哪些影响。

注: 作者简介 :纪德君,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小说与民间说唱文学。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历代说唱文艺研究资料整理与研究”(17ZDA246)阶段性成果。 B5neT2/FVdp1Vw7nfFdaxiYaMieokke7LYnsSfGYbDAjh9u3vxswP4o16tPUj6L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