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幼儿诗概述

我国著名的儿童诗人金波写道:“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儿童诗是这个国度里的一朵奇葩。诗是天籁的声音,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美好的礼物之一。”他还曾在一篇短文中形容儿童诗“像一条宁静的小溪,滋润着小读者的心灵”。是的,对于儿童来说,生理的成长固然是重要的,但同样重要的还有他们的心理和精神的健康成长。学会诗意地生活,用心灵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就会发现在我们赖以生活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美好的东西,心会变得柔和起来,变得敏于感受幸福与苦难,因而更有正义感,更富同情心——这就是丰富的心灵世界,诗歌就是引领我们走向这个世界的一门艺术形式。

幼儿诗是诗歌的一个分支,由于它受到特定读者对象心理特征的制约,因此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都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必须是幼儿所喜闻乐见的。这样才能在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尤其在培养幼儿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上,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幼儿诗与诗歌一样,同样是最活泼、最有亲和力的文学样式。它与各种文学艺术形式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形成了文艺史上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古希腊抒情诗人西蒙尼德说:“诗为有声之画,画为无声之诗。”

幼儿诗作为诗歌国度里的一颗明珠,不仅具有绘画美、音乐美,从诗中还可以体会到想象美、形象美、语言美。这一切都与幼儿所具有的丰富的想象力、思维的形象性的心理特点相吻合,因而幼儿更容易亲近诗歌。幼儿欣赏诗歌的方式是,首先从听觉上亲近它的声音美,之后随着理解的深入而接受它的艺术美,即音乐美、绘画美、想象美、形象美和语言美。

一、幼儿诗及其发展

幼儿诗是指以幼儿为主要接受对象,抒幼儿之情,寄幼儿之趣,适合幼儿听赏吟诵的短诗。这个概念有四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幼儿诗的接受对象是幼儿,因此要符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第二,诗歌的描写内容要和幼儿生活有关,抒发的情感要和幼儿的喜怒哀乐紧紧关联;第三,幼儿诗要符合诗歌的基本特点,要适合听赏吟诵;第四,幼儿诗的篇幅不宜过长。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体裁,是文学中的文学。中国是个诗歌古国也是个诗歌大国,诗歌创作源远流长,佳作更是数不胜数。但是,在中国古代,真正为幼儿创作,适合幼儿诵读的诗歌并不多。

在浩如烟海的历代文人创作的诗篇中,也不乏文字浅显、内容健康、感情真挚、艺术精湛、适合儿童阅读的名篇,如骆宾王的《咏鹅》、贺知章的《咏柳》、杜甫的《春夜喜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之焕的《登鹳雀楼》、杜牧的《山行》、张继的《枫桥夜泊》、王安石的《泊船瓜州》、范仲淹的《江上渔者》、苏轼的《望湖楼醉书》、曾几的《三衙道中》、叶绍翁的《游园不值》、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于谦的《咏石灰》等,都是很好的儿童诗。这从另一侧面说明我国幼儿诗歌有着优秀的历史传统,但是这些只是适合幼儿诵读的作品,是文人的无意创作,不是自觉意义上的幼儿诗。

从晚清开始便有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等提倡“诗界革命”,梁启超把诗歌看作是“改造国民之品质”的“精神教育之一要件”,他和黄遵宪等人还亲手创作了不少富有教育意义的作品。清末学者教育家黄遵宪的“而今断乳儿不啼”,《幼稚园上学歌》 传唱一时。

幼稚园上学歌

春风来,

花满枝,

儿手牵娘衣。

娘去买枣梨,

待儿读书归。

上学去,

莫迟迟。

从五四运动开始,现代意义上的幼儿诗从当时的新诗中萌发出来,一些著名作家像叶圣陶、冰心等创作了不少的幼儿诗。如叶圣陶发表于1955年的《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把弯弯月儿比作两头尖尖的小船,这是多么美好的想象!后两句写小小的孩子遨游于星光闪烁的蓝天,这奇妙的想象营造出清新优美的意境,又完全切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向往,使他们备感亲切。这首佳作至今仍为幼儿喜爱、诵唱。

新中国成立后,幼儿诗创作进入了活跃期,一批作家投身于为儿童创作诗歌的领域,如圣野、任溶溶、柯岩、金波、王宜振等,为幼儿诗的发展贡献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在大陆儿童诗蓬勃发展的时候,中国台湾地区的幼儿诗也在茁壮成长,知名作家有谢武彰、林焕彰等人,他们对儿童文学很多体裁都做出过尝试,在幼儿诗上成就很高,也经常跟大陆作家交流学习。除了越来越多作家投身于幼儿诗写作,还有一些期刊为幼儿诗的发表提供了平台。20世纪80年代,上海的《小朋友》《儿童时代》《巨人》、北京的《儿童文学》《东方少年》都发表了许多优秀的幼儿诗。

作家简介 G0+vruDOiP2cPelBH8VlWHQB/KATSjjhfU119ijq8Wluuh0wU64sHFQ8k/sJ+yD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