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省、市、县区域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规范化研究

黄杏元 陈丙咸 姚绪荣

摘 要: 本文根据区域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和应用趋势,就建立省、市、县三级区域地理信息系统的若干技术和规范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这些看法包括以省、市、县三级行政管理单元命名的自动化信息系统、它的建设目标和任务;系统软件和硬件的基本配置;系统规范与标准研究的主要内容;系统应用实例等。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区域规划与管理;系统规范化研究

“省、市、县区域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规范化研究”是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规范和标准研究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七五”攻关课题之一,其研究的任务是通过具体系统的试点与应用,提出我国行政区域三个层次的系统建设方案、系统数据的质量控制和系统软件开发的规范设计等与规范、标准有关的基础文本和典型例证,这不仅为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而且为其他行政区域建设类似的系统提供有益的经验。

一、系统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以省、市、县三级行政管理单元命名的自动化信息系统,究竟它的目标与任务如何,曾引起争论。在进行系统总体设计的过程中,通过用户需求的调查和分析,结合现实的技术和经济条件,对系统的目标概括为:通过不断地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使用信息,使人们认识省、市、县辖区范围内的“人口—资源—经济—环境”,认识各级行政区域的初始运行状态和方式,研究人、地、物和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进而利用再生信息或分析结果去调节和控制行政辖区内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使整个辖区系统转移到期望的状态和方式,实现动态平衡和协调发展。具体任务为:

(1)以行政区域宏观管理为目的,为区域的重大发展计划、生产战略研究和专题研究,提供可靠的和集成的基础数据和咨询服务,包括数据存储、查询检索、量算统计和图表输出。

(2)完成区域规划、管理和决策的某些单项或专题的研究,提高区域资源、经济、人口和环境管理的科学水平,包括资源评价、人口控制、经济预测、环境管理和土地利用监测等。

(3)为区域规划和治理的综合研究以及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有效的技术保证,如综合分析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生产力合理布局研究、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优化分析,以及区域开发可行性的计算机辅助研究等。

省、市、县区域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共性是系统建设的基本依据,但由于省、市、县辖区空间框架大小的不同,以及不同行政单元,需要解决的重点任务不同,因此系统软、硬件的配置具有不同的需求和特点。

(1)省级系统主要着眼于解决综合性、战略性和地域性的国土规划任务,主机内存一般要求在8兆以上,其软、硬件配置如图1、2所示。

图1 省级系统的主要功能软件
Fig.1 Mains oftware configuration of the system at provincial level

图2 省级系统的硬件配置
Fig.2 Hardware configuration of the system at provincial level

(2)市级系统主要保证城市总体规划和市政设施的布设等。设备宜选用优选的超小型机或高档微机,其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如图3、4所示。

图3 市级系统的软件构成
Fig.3 Software configuration for anurban information sestem

图4 市级系统硬件配置示意图
Fig.4 Hardware configuration for an urban information sestem

(3)县级系统主要完成县区资源清查、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主要设备宜选用长城机或其他兼容的微机,其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如图5、6所示。

二、系统规范与标准的设计

1.系统数据层次的拟定

应用和建立地理信息系统,首先要建造数字地图数据库,而建造数字地图数据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根据系统的使用目的,确定所需的数据类型,而且要把这些数据类型从逻辑上组织成一组数据层,而数据层的划分和所包括的内容则完全取决于系统的功能。表1是省、市、县系统的数据层次及其属性的一个实例。

图5 县级系统的软件配置
Fig.5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f the system at county level

图6 县级系统的硬件配置Fig.6 Hardware configuration of the system at county level

表1 系统的数据层次及其属性
Tab.1 Information layers in data base of the system and its attributes

2.系统数据分类体系及代码结构

数据分类的目的是为了计算机存储、编码和检索等的需要。分类体系和分类标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系统数据的组织、系统间数据的连接,以及信息处理的深度与广度。省、市、县各级系统根据近年来的研究实践和国内这方面研究工作的进展,分别提出了数据的五级分类体系,如图 7 所示,并拟定了相应的数据分类代码结构,如图 8所示。

图7 系统数据的分类体系

Fig.7 Data classiffication system and the range of different level

图8 数据分类的代码结构
Fig.8 Code structure of data classification

3.系统信息流程的构筑

系统数据流的调查、分析和构筑是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的基础,是整个地理信息系统研制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通过数据流程的构筑,展示整个系统的逻辑结构,帮助建立可视的规范说明,为进行模块设计提供指导和依据,是系统规范与标准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省、市、县区域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大体一致,以下是辽宁省系统信息流程的示例,如图9所示。

三、系统应用实例

由于本专题的主管部门主要是地方各级政府,为了争取地方的财力支持,本专题从一开始就十分注意系统在区域规划与管理中的实际应用。结合地方生产管理的急需,开展了土地利用评价与规划、防洪决策分析、土地资源清查与面积量算,以及计算机辅助城市总体规划等多项应用课题。通过这些应用,不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为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新技术在地方的推广应用做了有力的宣传。

1.辅助城市总体规划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辅助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其实质是一个对大量空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和规划决策的过程,主要表现在对规划数据资料的存储、管理、查检、多因素综合评价和方案的优化比较。例如,根据黄石市区域规划的要求,进行了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城市建设开发次序评价、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城市综合评价,以及制定城市道路的规划方案。不同评价考虑的因子不同,如表2所示,但都以地面50 m×50 m为基本评价单元,并采用模糊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取得了常规手段无法实现的规划分析深度和广度,提高了规划设计的质量和速度。

图9 辽宁省信息系统数据流程图
Fig.9 Data flow with Information system designed for Liaoning Province

表2 评价目标及评价因子表
Tab.2 Evaluation objectives and factors

2.土地利用评价与规划

土地利用评价与规划是县级区域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目标。随着系统论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逐渐利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例如,溧阳市信息系统在区域自然、经济和环境等因素调查、分析和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开展了土地资源的综合评价,结合现有土地利用状况,确定茶、桑、果种植布局方案和农业结构调整方案。对调整后的土地利用图,根据资金、劳力、交通运输条件、地区经济分工、生态环境效应及社会、经济效益等的综合分析,提出该县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方案,其技术路线如图10所示。

图10 土地利用规划过程框图
Fig.10 Proccdure of land use planning

参考文献

[1]陈丙咸,等.省、市、县区域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研究[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0.

[2]何建邦,等.我国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规范和标准的研究状况[M].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实验室年报,1986—1987.

Some Normalization Issues on the Regional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Information System at Administrative Levels

Huang Xing-yuan Chen Bing-xian Yao Xu-rong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ubstantical aspects of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design of regional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information system at administrative levels in terms that are core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ystems.These primary aspects include the identification of system design objectives and functions,the determination of software needs and hardware configuration,and the constitution of system norm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Finally,some application examples are illustrated to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value of system in the regional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Key word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region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norm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GIS BbAWrwZyR8Asv7eBG8vr9PkN+PDJjNOgVoaEYKXUlp8WIj7cH4VxgRFkPnn/8fZ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