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坦桑尼亚人的民俗文化

一、坦桑尼亚人的饮食文化——“乌咖喱”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类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位置。食俗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饮食习惯和风俗。玉米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地比较普遍的主食,但做法和吃法各有特色。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人喜食的主食乌咖喱就是用玉米面做成的。我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和肯尼亚内罗毕大学期间,内罗毕大学学生餐厅中午、晚上都有乌咖喱供应,我也经常吃这一主食。不过餐厅的乌咖喱做法与民间或小饭店不同。学校餐厅因就餐学生多,只能用大型不锈钢桶蒸熟,不加任何佐料。一般小户人家做乌咖喱十分简单,三块石头架起一只锅,先放水烧开,放一些玉米面,妇女用木棍在锅里搅拌,等煮熟了再加上一些玉米面,继续搅拌,这样简单操作多次,直到玉米糊稠得再也搅不动时,乌咖喱才算做成。用手抓时,可捏成团。一般人家直接食用,条件好些的家庭做些汤类佐餐。乌咖喱由于反复搅动时间长,吃起来有点玉米原味的感觉。我在内罗毕大学学生餐厅吃乌咖喱时,喜欢浇上番茄酱佐餐,配上一盘煎鱼片,通常是煎炸的尼罗河鲈鱼块,吃起来香嫩可口。

当地人吃乌咖喱要用手抓,手就是筷子或刀叉,按规矩,吃乌咖喱要用右手抓,在斯瓦希里语中右手被称为“吃饭的手”。抓饭时,小孩要满把抓,大人随意。左手被认为是不洁净的手,如果右手受伤不便,只能用左手,但仍不能用左手直接抓饭,要使用汤勺。当地人吃饭时喜欢喝自制的土酒,平时从不喝烧开的水,各个家庭也没有烧开水用的水壶,更不用开水瓶,在机关单位也是如此。人们渴了直接喝凉水。喝水的杯子都是敞口的,没有盖子。有盖子的杯子,他们不叫杯子,叫瓶子。

我比较喜欢坦桑尼亚的色拉。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每年有一次特殊的聚餐,在晚上举行,每人一份牛肉蒸大米饭、一份色拉、一瓶啤酒。吃饭时,将餐桌拉到餐厅外,架起夜灯,好似学生大事聚餐,边吃边聊,热闹非凡。

色拉的配料是生鲜红洋葱、番茄、包菜、辣椒,切成细条,以白醋相拌,吃起来十分清爽可口,回味无穷。有时我舍不得一次吃完,留点下顿再吃,可没想到的是再吃就不是那个味了。回国后,我也学着做过多次,但总是做不出那个味道。吃起来简单,但做起来还是需要一点烹饪技巧的。

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的第一年里,一位在校深造的在职生对我们十分友好,常从自家果园里采一些柑橘送给我。这位先生与冯玉培老师认识,他曾率坦桑尼亚体育代表团访问中国,冯老师当时作为斯瓦希里语翻译陪同,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跟他相聚,当然十分欣喜。他特邀我们两人到他家做客。有一天他专门开车来接我们到他家中。他夫人和孩子专门准备了午饭招待我们。我们带了些鱼罐头和中国的对外彩色宣传册作为礼物。他家位于城市近郊的一处小村庄。村中人家散布于果树茂密的环境之中,十分宜人。这儿的果树以茂盛高大的芒果树、柑橘树为主。吃饭时,他拿出了在中国访问时购买的中国竹筷,他知道我们擅长使用筷子吃饭。这一简单的动作,使我们突然有了一种亲近感。当天的主食不是乌咖喱,而是大米饭。米饭平摊在一只直径约30厘米的大金属平盘上,米饭上撒满绿色菜叶,另外有烤小鱼、色拉、可乐,饭后有香蕉和柑橘。

冯老师进修所在的斯瓦希里语系的一位老师多次邀请冯老师到家里做客。有一天冯老师再次受到邀请,只好应邀赴家宴。当时我想,国内的家宴饭菜都是丰盛的,我跟冯老师说,他一定会酒足饭饱,一醉方休后回来。冯老师回来后说,这顿家宴别提有多么简单了,烧牛肉和色拉两种菜,主食是大米饭,饭后有些水果,主要是香蕉和柑橘。我想,我们不能以饭菜丰盛与否论友谊轻重。他们有心请我们赴家宴,说明他们心中藏着我们,是一种国际情谊的表现,无可厚非。

坦桑尼亚人一般喜欢直接打开椰子喝新鲜椰汁,特别是海边上的人喜欢自采自喝。男人几乎都有一把剥削椰子的刀。常见的椰子树有两种,一种个矮、树冠大,一种高挺、树冠小。有时可看到男人独自一人麻利地爬上椰子树顶端,将椰子砍下。专用于喝椰汁的那种椰子个头较大,果肉薄;主要供食果肉的那种椰子个头小,汁少,果肉厚。有时,我在街上考察城市道路与城市建筑景观时,也常到小摊贩手上买椰子吃。卖椰子的小伙很熟练地用砍刀削掉有三个小孔的那一头,然后削一根椰子梗作餐勺。喝完椰汁后,可用当场现做的这把勺挖果肉吃,一只椰子又解渴又解饿,营养十分丰富。

二、坦桑尼亚人的服饰

服饰民俗是指有关人们穿戴衣服、鞋帽、首饰等的风俗习惯。服饰民俗的形成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条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服饰款式的形成和人体装饰品艺术与一个民族的历史及文化发展史紧密相连,体现着一个民族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影响民族服饰最为重要和直接的条件是气候。从非洲各地各民族所流行的各类服饰中,可以反映出各地自然环境和气候对服饰式样、质料及其使用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总体说来,广大的热带非洲地区由于气候炎热,居民服装样式简单,缝制工艺单调,如坦桑尼亚的“坎加”是以布单成衣,不加裁剪缝制。除生存环境和气候条件外,各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尤其是农民和牧民的生计要求不同,对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如东非高原稀树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马赛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牧民居无定所,临时搭建帐篷或茅舍,十分简陋。他们的服饰别具风格,儿童通常一丝不挂,成年男女也只是下身兜一块兽皮或草帘,或一块布裹全身的无袖长衫,多为黑色或褚红色。马赛人的首饰十分讲究,按习俗,男子12岁、女子9岁时都要穿耳孔,挂上皮饰耳环,将耳孔拉得长长的。

坦桑尼亚人穿着不太讲究,比较随意。由于气候炎热,男女一般穿短袖衬衫或白色针织汗衫,女子穿着布料较薄的宽松裙子。一般百姓人家,长年打赤脚或穿拖鞋。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男女学生往往也穿着拖鞋,有些拖鞋是用旧轮胎做的,很耐穿。传统民族服饰是一块单人床单大小的“坎加”。男子仅下身围上一块“坎加”。女子则上、下身分别围上一块“坎加”,从胸或腰围到脚。妇女喜欢颜色鲜艳、色彩明亮的“坎加”,如印有国家领袖肖像或带有国旗、党旗等的图案,有纪念性字样的“坎加”更受妇女的喜爱。“坎加”白天可当衣服,夜晚铺在地上可当床,盖在身上就是被单。

三、坦桑尼亚人的发型

非洲各族人民都很讲究发型,尤其是女性特别注重发型,它不仅能表现不同人的民族属性和性格,而且还反映出非洲人不同的审美观和想表达的寓意。坦桑尼亚妇女的发型多姿多彩,反映出她们的审美情趣,有着浓厚的民族气息。非洲男女的头发生来卷曲,自己无法梳理,如果妇女不编织各种发型,单从头发上是分不出男女性别的。亚洲女性头发是黑黑的直发,为平添一份美感,纷纷将直发烫成卷发。天生卷发的非洲女性则想方设法将卷发拉直,编成无数根小辫,然后将小辫盘成样式不同的发型。一般人家,靠亲朋之间相互帮忙梳理成各式传统发型。如果要求高点,讲究些的,要将满头卷曲的头发一根根拉直,这并非易事,必须到发廊由美容师使用特殊的发液才能办到。在坦桑尼亚常见的传统发型有“田块式”和“西瓜式”。由于头发短而卷曲,贴在头皮上,常用坚硬的乌木或其他硬木制成的长齿木梳。编织一头理想的发型,十分耗费时间,一般需要半天。有时我们可以看到女伴们在芒果树下相互帮忙,将紧贴头皮的卷发从前往后或从下至上拉直,梳编成一条条小辫,然后在头顶或后脑勺上收拢打成一个结,看上去好似花皮西瓜,也好像田垄一样。有的少女把头发分成若干“田块”,将每块头发编成一根小辫,或直立,或下垂,或弯曲,形成不同的发型。还有一种比较时髦的发型,把头发编成一根根的细辫,在辫梢结上用青丝黑线或金丝线,线头上扎上彩色的玻璃珠,灿灿闪光,彰显出少女的青春俏丽。 0XdWqaOM9pg6J2CpmqBnvNqf55i+P2uGbAjxg4R/iZFFljL0cK7dwyeTTRPlIN5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