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项目三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对学前儿童实施语言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实施语言教育的方向和准则,是学前教育总目标在语言领域的具体化,它使学前教育工作者更加科学地确定语言教育内容,选择语言教育的方法。想要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活动当中,需要进行层层剖析,逐步细化,一般我们可将其划分为幼儿园语言教育总目标、各年龄阶段目标和教育活动目标三个层次。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总目标,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任务和要求的总和。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2012年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分别提出了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总目标。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总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语言领域总目标: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总目标:

1.倾听与表达

(1)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2)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3)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2.阅读与书写准备

(1)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2)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3)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拓展阅读

解读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总目标

语言领域的总目标指出了语言教育重点要追求什么,指明了语言教育的价值取向。《纲要》《指南》从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准备等方面确定幼儿园语言教育总目标具体包括倾听、讲述、文学活动和早期阅读等内容,并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实施语言教育。

1.重视情感态度,培养文明语言习惯

总目标中追求情感态度的教育价值,注重引发幼儿体验与人交谈、倾听故事等的兴趣,注重引导幼儿体会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快乐,提出要培养幼儿文明的语言习惯,这些是我们在开展语言教育活动中始终要贯彻和落实的重要精神。

2.重视倾听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幼儿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

3.重视交流表达,发展完整讲述能力

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一定的语言内容、语言形式以及语言运用方式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的行为,是幼儿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儿童只有懂得表述的作用,愿意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见解,并且具备表述能力,才能真正与人进行语言交际。

4.重视文学欣赏,增进直观体验理解

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幼儿在学习文学作品中形成的综合的语言能力,能够增强他们对语言核心操作能力的不同层次的敏感性。

5.重视阅读活动,发展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等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各年龄阶段目标

幼儿园语言教育年龄阶段目标是语言教育总目标的下位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即幼儿园小、中、大班三个年龄阶段进行语言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终教育目标。《指南》指出了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年龄阶段目标,它分别从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准备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具体见表1-1和表1-2。

表1-1 “倾听与表达”目标及教育建议

(续表)

表1-2 “阅读与书写准备”目标及教育建议

(续表)

(续表)

练一练

喜欢看书,知道看书的基本方法,能初步看懂单幅儿童图画书的主要内容,这是小班幼儿( )的目标。

A.谈话活动

B.早期阅读活动

C.听说游戏

D.讲述活动

拓展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语言领域的内容、要求及指导要点

一、内容与要求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6.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7.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

二、指导要点

1.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2.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3.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4.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要与家长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地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具体活动目标

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体系中最具体的目标,是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基础,是与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联系最密切的目标。因此,学会设计、表述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前提。

1.目标表述要有层次结构

语言领域的教育活动目标应从三个维度进行表述,即情感态度目标、认知目标、能力目标,三个目标缺一不可,通过三维目标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例如,某大班故事活动“两只笨狗熊”的目标为:

情感目标:乐意学习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方法。

认知目标:理解故事主要内容,知道如何与同伴相处。

能力目标: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2.目标的表述要从幼儿角度出发

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是服务于幼儿的发展,因此目标的表述与设计应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表述幼儿应该明白什么、了解什么、感受什么、掌握什么等,而不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表述要教什么、怎么教等。例如,某中班看图讲述活动“小兔子的窗户”的目标为:

情感目标:萌发乐于助人的情感。

认知目标:理解图片描述的故事情节。

能力目标:用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的内容。

3.目标的表述要具体、明确

语言活动目标是教师进行语言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目标的表述要具体、明确、可操作,即看到目标后就知道应该如何进行教学活动,目标的设计避免笼统、概括、抽象。例如,某大班诗歌活动“听雨”目标为:

情感目标:感受下雨天的情趣,让自己拥有好心情。

认知目标:理解儿童诗的主要内容,知道用儿诗中的句式进行表达。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儿童诗《听雨》进行诗歌仿编。

练一练

制定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一般应包含三个方面,即三个维度:( )、知识技能目标,能力培养目标。

A.情感目标

B.态度目标

C.自理能力培养目标

D.情感态度目标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是指幼儿教育机构传授给儿童的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运用方式的总和。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内容分为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和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包括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文学作品活动、早期阅读活动。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包括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活动、游戏中的语言活动、其他领域中的语言活动、家庭生活中的语言活动等。

(一)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

1.谈话活动

谈话活动是教师组织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围绕一定的话题引导儿童进行交谈,侧重于培养学前儿童语言方面的能力,包括倾听能力、表达能力,最终发展学前儿童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具体可以包括日常谈话活动和正式谈话活动。日常谈话活动是指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如来园、晨间活动、活动过渡的间隙、离园等环节进行的谈话。正式谈话活动是指事先确定好话题,有目的、有组织地围绕某一话题进行的谈话活动。例如,某中班教师围绕“奇妙的旅行”进行谈话活动,抓住幼儿外出旅游的机会,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旅行的过程,培养幼儿运用口头语言与他人交往的意识和能力。

2.讲述活动

讲述活动是指为学前儿童创设一个相对正式的语言运用场合,让儿童依据一定的凭借物,使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来表达对某事、某物或者某人的认识,从而进行各种形式的语言交流活动。具体包括看图讲述、实物讲述、情景表演讲述、生活经验讲述等。例如,让小班幼儿围绕以下图片进行讲述活动,让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它们在什么地方、小动物们在做什么等。

图1-1 《白兔与小熊》

3.听说游戏活动

听说游戏活动不是儿童自发组织的游戏,而是教师事先选择游戏内容,设计游戏规则,并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以发展学前儿童语言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规则游戏。一般包括语音游戏、词汇游戏、句子游戏、描述性游戏等。例如,某大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听说游戏活动“太阳公公的朋友”,教师告诉幼儿太阳公公要到我们班来找朋友,它要找到和它形状一样的物品做朋友。请一位小朋友来描述他(她)家的某一圆形物品是什么颜色,有什么用处等。如果听了他(她)的描述,大家能猜出物品名称,那么这位小朋友就可以和太阳公公做朋友了。

4.文学作品活动

文学作品活动是指以文学作品为基本教育内容而设计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儿童文学作品活动贯穿语言领域教育始终,是儿童在幼儿园接受文学、亲近文学的重要方式。包括儿童故事、诗歌、谜语、绕口令等内容。例如某小班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胆子很小,什么事情都不敢做,因此教师通过给小班孩子讲故事《小兔怕怕》,鼓励大家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5.早期阅读活动

早期阅读活动是指在促进幼儿获得口头语言发展的基础上,接触有关书面语言信息,获得书面语言意识、行为和初步能力的教育活动。 早期阅读帮助幼儿的语言能力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发展,帮助幼儿积累前图书阅读经验、前识字经验、前书写经验等。

(二)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

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是指打破学科界限,利用幼儿的生活经验,将语言教育活动内容渗透到儿童的生活中、游戏中、其他领域的学习中等,为学前儿童提供多元化的语言学习途径。

1.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活动

《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感情、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育应当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由此可见,儿童语言能力的提高是在平时生活中不断应用而慢慢发展起来的,日常生活的语言交往是锻炼儿童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儿童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活动没有固定的形式,也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限制。教师可以在入园、离园、饭前、饭后、睡前、睡后等环节与儿童进行谈话活动、文学作品欣赏活动等。利用短暂的时间与儿童围绕某一话题谈一谈,或者给儿童讲一个故事,将语言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中。因此,进行语言教育活动的机会很多,教师应该多多利用这种途径,在平时的生活中给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

2.其他领域中的语言活动

幼儿园每个领域的教育活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进行教学活动时需要将各个领域进行有机的融合,共同发挥各领域的教育作用。同样,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也不是仅仅依靠语言领域的教育活动就可以实现的,需要与健康领域、科学领域、艺术领域和社会领域相融合,从而帮助学前儿童获得更多的语言经验。

(1)社会领域中的语言教育内容

王老师想要让某中班幼儿学会遵守交通规则,于是她组织幼儿开展了一次社会活动“有趣的交通规则”,在活动中王老师首先让幼儿谈一谈在平时生活中见到的交通标志。萌萌说:“我在马路上见过红绿灯。”明明说:“我见过斑马线。”教师继续追问:“你们知道红绿灯和斑马线的作用吗?”教师通过谈话活动将幼儿带入社会活动学习当中。

(2)健康领域中的语言教育内容

在小班体育游戏活动“马兰花”中,教师首先将儿歌念给幼儿听:“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们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通过儿歌吸引幼儿的兴趣。幼儿熟悉儿歌内容后,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当念到“请你马上就开花”时,幼儿问:“开几朵?”教师回答:“x朵花”,相应数量的幼儿快速抱在一起。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健康领域中的语言教育无时不在。

(3)艺术领域中的语言教育内容

在小班艺术领域活动“我的爸爸”中,教师想让幼儿画一画自己的爸爸。但是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较少,教师需要通过一些活动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因此可以先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爸爸长得什么样子,然后再组织幼儿画一画自己的爸爸。通过这种方式将谈话活动与艺术领域相融合。

(4)科学领域中的语言教育内容

水是生命之源,张老师为了让幼儿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开展了大班科学活动“水的变化”,张老师先给幼儿讲了《小水滴历险记》的故事,引出水的变化过程,将难以理解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幼儿喜欢的故事,将语言领域与科学领域的内容相融合,孩子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3.区域活动中的语言活动

区域活动是教师利用游戏特征创设环境,让学前儿童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主选择、操作、学习,从而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身心各个方面的发展。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性的、儿童喜欢的活动形式。将语言活动融入区域活动当中,创设一个自由、平等、快乐的交往氛围,通过区域材料的投放,设置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前儿童在与区域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阅读区中,投放多种类型、板式的图书,还可以投放一些靠垫、玩具等,幼儿看完故事后,可以与同伴分享,鼓励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建构区中,设置“想一想、说一说”的牌子,鼓励幼儿在搭建之前与同伴讨论搭建的主题,搭建的方法等,培养幼儿敢于思考,大胆表达的能力。

拓展阅读

领会《纲要》有关幼儿园语言教育指导要求的精神

周 兢

1.重视儿童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趋向

《纲要》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重视儿童语言运用的要求,强调了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样的提法明显地淡化了纯粹重视学前儿童语言形式学习的要求,强调语言教育过程中重视语言交际的功能,重视学前儿童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

2.重视学前儿童早期阅读的发展趋向

《纲要》另一个明显的新动向是对早期阅读的提倡和重视。《纲要》第一次明确地把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中,提出要“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法,引发儿童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等内容。

3.重视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

《纲要》明确指出了要重视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首先,支持儿童语言学习的个别需要。其次,支持儿童开放而平等的语言学习环境的创设。最后,支持儿童在活动中扩展语言经验,因而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方法是指为了完成教学活动任务,教师创设条件,提供机会,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支持学前儿童对语言内容的学习,具体包括示范法、讲解法、视听讲做结合法、游戏法、练习法、表演法等。

(一)示范法

示范法是指教师围绕一定的内容,通过展示自身的语言或行为,为学前儿童提供语言学习的榜样,引导儿童效仿的语言教育活动方法。教师的语言是儿童直接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语言质量会影响儿童语言的发展水平。在语言教育活动中,除了教师示范外,还可以采用录音、视频示范,也可以由语言发展较好的儿童进行示范。

示范的类型包括动作示范和语言示范两种,动作示范是指根据语言活动内容,通过丰富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方式吸引儿童的注意。语言示范是指运用生动、丰富的语言表现教学活动内容,激发儿童兴趣。

示范法的主体有教师示范和儿童示范两种。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儿童模仿的主要对象,因此教师通过展示有趣的语言、丰富的动作等形式引导儿童开展语言学习活动。不仅如此,有些儿童的语言、动作能力发展较好,教师也可以让其进行示范。

教师运用示范法时应注意:

(1)要把握好示范的时机。示范是为了激发儿童的兴趣,因此教师的示范要把握好时机,才能发挥教育作用,应根据情况采用分步示范、完整示范、重点示范。如果示范过于频繁,会引起儿童的视觉、听觉疲劳,因此教师应想好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进行示范。

(2)示范应具体到位。教师的示范是为了增强儿童的感受,激发儿童的兴趣,指导儿童如何去做,因此教师的示范应丰富、有趣、夸张,让儿童感知语言活动的变化。

(3)示范与讲解相结合。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过程中,示范常与讲解紧密相连。

(4)隐性示范与显性示范相结合。在语言教育过程中,如果仅仅采用显性示范会使示范显得单调,过多使用隐性示范会使儿童难以理解活动内容,因此隐性示范与显性示范要有机地融合。

(二)讲解法

讲解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直接讲解的方式,分析、解释语言教育活动内容的方法。由于学前儿童年纪较小,理解感悟能力有限,因此在语言教学活动当中经常采用讲解法,帮助儿童掌握相应的语言教育活动内容。

教师运用讲解法时要注意:

(1)教师讲解语言应标准。教师是儿童模仿的主要对象,因此教师说话时,要咬字清楚,发音准确,辅以自然的表情和恰当的手势,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

(2)讲解要适当、适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要适量,不能通篇讲解。儿童的注意时间有限,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过多的讲解会引发儿童的听觉疲劳。

(3)教师的讲解应浅显易懂。学前期的儿童语言能力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教师的语言讲解内容要浅显易懂,符合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则。

(三)视听讲做结合法

视听讲做结合法是指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同时结合视、听、讲、做四种手段开展教学的一种方法。视是指为儿童提供具体形象的讲述对象,帮助儿童理解。听是指教师用语言描述、引导、暗示、示范等,让儿童充分地领会语言活动内容。讲是指儿童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给儿童提供机会,让他们充分地表述个人的认识。做是指教师给儿童提供一定的想象空间,通过儿童的参与,帮助儿童充分地猜想,直接表达。

教师运用视听讲做结合法要注意:

(1)在“视”和“听”之后,要给儿童留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去观察、感知讲述对象。

(2)教师要提出开放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有助于儿童的构思和表达,而不是提出封闭式的问题,使得儿童只能做出“是”或“不是”的应答。

(四)游戏法

游戏法是指教师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儿童学习,运用游戏规则,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法内容丰富,形式有趣,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运用游戏方法进行教育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常见的活动方式之一。

教师运用游戏法时要注意:

(1)明确游戏的目的,制定游戏规则。教师设计语言活动游戏时,应先明确本次游戏的目的,是让儿童学会发音,还是学习字、词,抑或是掌握某一句式,还是为了其他的语言训练目的,然后再根据目标确定语言游戏的内容。

(2)创设游戏情境,增强趣味性。教师运用游戏法开展语言教学活动时,可以根据活动内容创设语言活动游戏情境,让儿童在某一情境中游戏,使儿童更好地体验游戏的乐趣。

(3)选择恰当的游戏时机。教师可以根据语言教育的活动目标和儿童的实际情况确定游戏的时机,可以在活动开始之前,也可以融入活动过程中,还可以在活动结束前进行。具体时机的选择要根据语言活动内容来设置。

(五)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围绕某一语言因素(词汇、句子等)设计教学活动,多次训练儿童某方面语言技能技巧的一种方法。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喜欢重复做一件事情是年幼儿童共同的心理特征,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练习法符合儿童的心理活动特征,因此是语言教学活动常用的方法之一。

教师运用练习法要注意:

(1)明确目标,循序渐进。在每一次练习前,教师都要给儿童提出明确的活动目标,让儿童有目的地进行练习,每次练习的方式、方法、内容应逐步提高练习的要求,内容由浅到深。

(2)方式多样,避免机械重复。由于练习的内容是相同的,不断地重复相同的活动内容,很容易引起儿童的疲劳,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展开,每次练习的方式、手段要有差别。

(六)表演法

表演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前儿童扮演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根据作品情节的发展,通过对话、动作表情再现文学作品,以提高口语表现力的一种方法。

教师运用表演法要注意:

(1)表演必须在儿童理解作品的情况下进行。儿童表演作品之前,教师应先让儿童明确表演作品的内容,例如,理解故事情境、对话、人物性格特点等。在帮助儿童充分感知作品的基础之上进行表演,教师也可以先让儿童集体练习作品中的角色语言,然后再分配角色进行表演,使儿童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鼓励儿童体验角色,在表演中大胆创新。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儿童不要完全拘泥于表演作品的内容,不限定儿童非要死记硬背作品中的台词,鼓励每个儿童都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大胆创新,体验不同角色。

以上是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活动经常采用的方法。语言教学活动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活动内容,选择相应的方法。同时不应只局限于某一种方法,可将多种方法相互配合,发挥语言教育活动的最大价值。

练一练

教师组织幼儿开展《龟兔赛跑》的故事活动,让幼儿演一演小兔子是如何跑的,此活动采用的方法是( )。

A.示范法

B.讨论法

C.表演法

D.讲解法

拓展阅读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

冯淑霞

1.尊重差异性

教师的一切教学设计及教学活动均需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及个性差异,并鼓励幼儿在阅读、语言组织、语言表达过程中充分表现自身独特的感受及体验。幼儿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管其感受或体验是否符合问题的标准答案,教师都不应对其进行否定或批评,而应让幼儿畅所欲言。教师应该认识到,对同样问题,出现多种不同的回答,恰好体现了幼儿语言的独特性和学习语言的必要性。

2.注重目的性

为了在有效的时间及空间内实现教学目标,在应用提问式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教师在设计问题和提问时,必须明确和强调其目的性。只有明确的目的,才能有效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并促使其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问题的解决过程应是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的过程。只有这样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及空间内,尽最大努力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增强其思维能力。

3.体现层次性

教师都必须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提问式教学的应用尤其要重视循序渐进,即问题的提出必须具有明确的层次性,由简入难,层层深入。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必须有严格的逻辑性,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多层设问,层层递进。

4.合理把握难易程度

在进行提问式教学时,教师所提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但也不能过于复杂,过于简单的提问无法达到提高幼儿能力的效果,而过于复杂的提问会挫伤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无效的问题虽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但却无实际意义。因此,在提问过程中,教师需合理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所提问题要让幼儿“跳一跳”,但又要保证其通过努力能够回答。 X8wR/f5hE01TlrauQibTWtn8K6HFvqvMGLWfRB6CiVhFaZWAQT8LkcaKN/zhZ8l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