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谈话活动主要培养学前儿童的口语交流表达能力。而谈话活动的实施需要依靠目标的指引,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对儿童实施语言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实施语言教育的方向和准则。依据《纲要》《指南》的目标与要求,结合对讲述活动的特点及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需求,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的总目标如下。
倾听是语言交流的基础,确保谈话的顺利进行。学前儿童在与他人的谈话中,通过倾听不仅可以与对方顺畅沟通,而且能学会从中捕捉知识信息,进一步展开多方面的信息交流,既扩展了认知范围,又能满足自身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良好的倾听习惯与能力主要是指能集中注意力倾听;能辨别不同的声音、语气、语调和内容等;能听懂他人的意思,评价他人的观点并能形成自己的观点等。
学前儿童只有愿意并能清楚表达个人见解,才能真正与人进行语言交流。这需要学前儿童具有积极的语言表达态度和恰当运用语言的能力。具体包括:愿意与不同的谈话对象交谈;能围绕主题大方、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等。
增强对语言环境的敏感性,掌握并运用语言交谈的规则,能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场合组织语言,这是学前儿童语言交往获得成功的前提。学前儿童需掌握并运用交谈的规则主要包括:懂得并能做到轮流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知道并能根据谈话场景、对象调整自己说话的音量、语气和内容;知道并能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会发起、维持和调整谈话的话题等。这些规则的运用有助于学前儿童成为自信、受欢迎的交流者。
《指南》从倾听和表达两个方面对学前儿童口语交流能力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如“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愿意讲话并能清楚的表达”“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学前儿童要成为有着良好交流能力的人,需要具备的谈话核心经验包括以下几点:
目标1
根据《指南》中“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总结学前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教育目标:
目标2
根据《指南》中“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总结学前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教育目标:
目标3
根据《指南》中“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总结学前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教育目标:
教师应系统掌握上述不同年龄段学前儿童谈话学习的特点和核心经验,重视学前儿童谈话核心经验中的倾听、表达、规则,提升学前儿童语言领域教学知识,有目的、有计划、分层次地合理设计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目标,有效组织谈话活动,充分发挥谈话活动独特的语言教育价值,提升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能力。
根据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的总目标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各年龄段的具体目标:
1.能安静倾听别人说话,不随便插嘴。
2.喜欢与同伴交流,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话。
3.学说普通话,能用普通话与他人交流。
4.能用短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
5.初步学习常见的交往语言和礼貌用语。
1.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
2.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
3.能用普通话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4.学会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不跑题。
5.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乱说、不插嘴。
1.能主动、积极地倾听别人说话,理解别人谈话的主要内容。
2.能用普通话大胆、连续地表达,主动与他人交流
3.学会观察,能完整地讲述事件的过程。
4.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同伴分享感受。
学前儿童谈话活动具体教育活动目标是指某一具体教育活动的目标,其目标表述具体,操作性较强,是谈话活动设计的起始环节,活动目标指明了通过语言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和方向。一般包括情感态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三个维度。
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交流,体验与朋友合作的快乐。
2.了解交到好交朋友的方法。
3.能够用完整句子清楚地谈论好朋友的外貌、爱好等。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谈话活动,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美丽风景的情感。
2.知道自己旅游的过程及见到的风景。
3.能够用连贯的语句讲清楚旅游的经历。
练一练
《指南》中从哪两个方面对学前儿童口语交流能力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一种是有意识倾听能力。在谈话活动中要求幼儿建立主动倾听别人谈话的愿望、态度、习惯,当别人说话时要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去听,通过主动积极倾听去感知接收别人谈话的信息。
第二种是辨析性倾听能力。要求幼儿从倾听中分辨出不同的言语声音,包括说话人的声音特点、声音所表现的情绪,等等。
第三种是理解性倾听能力。通过谈话活动时的倾听,提高幼儿理解谈话内容的水平,要求幼儿能够在倾听时迅速掌握别人所说的主要内容,把握一段话的关键信息,连接谈话上文和下文的意思,从而能够获得谈话的中心内容,以便做出反应,交流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