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是整个耶路撒冷的核心,位于整个耶路撒冷的东部,东临橄榄山,南邻锡安山,面积狭小,仅 1 平方千米。老城面积虽小,但是功能齐全,拥有住宅、学校、市场、商店等。对于犹太人、穆斯林和基督徒来说,老城区不仅是圣地,也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基督教教堂的钟声、犹太人的羊角号声与伊斯兰教的宣礼声相交织,喧嚣充斥在整个老城区内。老城区的繁忙已经延续了几个世纪。清晨,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经由老城的几个大门,来到西墙、圣墓教堂和圆顶清真寺进行祷告。集市上亦是一派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阿拉伯市场售卖各种香料、民族服饰、别有一番风味的甜品,各种肤色和说着各种语言的人在这里汇合。
耶路撒冷老城区分布图王军制作
形似皇冠的大马士革门 刘蔚然 摄
老城现存城墙是奥斯曼帝国的苏莱曼大帝于 1535—1538 年重建的,城墙内整个区域在当时是主要的政治、生活中心。城墙的平均高度约为 12 米,厚 2.5 米,共有 8 座城门,其中七座仍开放使用,分别是大马士革门(Damascus Gate)、新门(New Gate)、雅法门(Jaffa Gate)、锡安门(Zion Gate)、粪厂门(Dung Gate)、狮门(Lions’Gate)、希律门(Herod’s Gate),以及一座被封闭的城门——金门(Golden Gate)。老城的主要入口是:大马士革门、雅法门、粪厂门和狮门。这些带有历史厚重感的城门保留至今,成为耶路撒冷一道十分独特的风景。
大马士革门 又称示剑门或者纳布卢斯门,初建于第二圣殿时期,毁于战乱。公元 2 世纪的哈德良时期,罗马人在原址基础上重建了一座新门,在城前竖了一个巨大的罗马胜利柱,因而大马士革门又得阿拉伯名称“圆柱门”,但这个门柱消失已久。大马士革门得名于城外道路可以通往叙利亚大马士革,与叙利亚可通往耶路撒冷的“耶路撒冷门”相对应。1967 年阿以战争中,大马士革门受到重创,经过以色列考古学家近 40 年的努力,这座城门恢复了往日的辉煌,并成为现在人们所能看到的样子。
雅法门 这座城门建于苏莱曼大帝时期,直译为“美丽的大门”,因其面朝以色列的海港城市雅法而得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座城门颇为繁荣。它也是八座城门中唯一修建在城市右侧的城门,且设计相当独特——进入城门后,是一个非常突然的直角转弯,据说是为了抵御侵略者,让冲锋的敌人减缓速度。大卫塔紧邻雅法门,被看作是大卫王的宫殿,但其实这座建筑是被誉为“建筑狂”的大希律王的手笔,大希律王为自己的宫殿建造了三座巨大的灯塔,大卫塔的基座就是其中之一。大希律王死后,这里被当作罗马军事要塞使用,并先后被十字军、奥斯曼帝国征服,历经多次摧毁与重建,融合多种文化的建筑特色,最终形成今日遗址之面貌。实际上,大卫塔与大卫王已经没什么关系了,现在的大卫塔已经被打造成耶路撒冷历史博物馆,展示着这座城市从公元前 2 千年到以色列建国期间的历史。
雅法门 秦吉 摄
粪厂门 刘洪洁 摄
粪厂门 粪厂门历史悠久,在圣经《尼希米记》中曾出现它的名字,这座城门得名于其昔日被作为运送圣殿中的排泄物的通道。原来的城门规模较小,1952 年,约旦当局对其进行了扩建,使之成为现在的模样。粪厂门是通往圣殿山和西墙最近的入口。
狮门 关于狮门的故事有两则。一说狮门原名“约旦河谷之门”。在一个基督教殉道者在附近被石头砸死以后,这座城门便以之为名,将名字改为“圣史蒂芬门”,而狮门是其希伯来语名字,指刻在城外的两队狮子。第二则故事则称狮门的建造源于苏莱曼大帝的一个梦。据说当年苏莱曼大帝攻陷耶路撒冷之后,欲对城中的居民征收重税,但他在当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被两头狮子吞噬,惊醒后,他请自己的祭司解梦,祭司将这个梦解释为苏莱曼想征重税的想法玷污了圣城,激怒了神,为了赎罪,苏莱曼特意建造了狮门。但也有历史学家称城门外的狮子雕刻早于这座城门的建立,是从更为久远的苏菲派道堂上拆改而来。
1967 年以色列伞兵正是从狮门进入了耶路撒冷老城区,图为狮门的标志 邵然 摄
狮门 徐新 摄
19 世纪初开始,耶路撒冷老城逐渐显现出分区的特征。尽管当时耶路撒冷的总人口只有 8000 人左右,但是老城区已经逐渐显现出分化的特征:犹太区、基督区、穆斯林区和亚美尼亚区,分别位于老城的东南部、西北部、东北部和西南部。这时期四个区的分界还十分模糊,但已经为英国托管时期老城区四个区奠定了基础。19世纪 80年代开始,受反犹主义影响,来自沙皇俄国、东欧和中东的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地区,大量的犹太移民改变了耶路撒冷的城市人口结构,对于耶路撒冷老城区四个区的划分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金门——封闭的城门徐新 提供
老城犹太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 8 世纪,当时已经有犹太人在这里生活,但在 1948 年,住在这里的犹太人被阿拉伯军队包围,最终被迫全体离开,这里的犹太会堂也遭到破坏。在 1967 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从约旦手中重夺该地区,并对这一区域进行重建。老城区的犹太区有着浓厚的犹太教氛围。著名的西墙位于这一区域,从粪厂门可以直接到达西墙。在这里,可以看到非常多的极端正统派犹太人。每当安息日时,这些正统派犹太人便会前往西墙进行祷告。
西墙,又称哭墙,是犹太教最神圣的祈祷场所,信徒们会虔诚地在这座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古墙边进行祷告。完整的西墙长约 488 米,犹太人聚集祈祷的那段墙位于圣殿山西南端犹太区里的大广场,其他部分隐身在穆斯林区的建筑物后。西墙是第二圣殿被毁后残存的一段。对于犹太人来说,第二圣殿被毁是犹太人流散的开始,此地也是他们魂牵梦绕的地方。西墙前的广场天然形成了一个露天犹太会堂,广场整体被分为两个部分,靠南边的一小部分为女性区,北边的大部分为男性区。现在每当周五太阳落山后,总有一大群人来到这里进行祷告,一些人会在西墙前诵读《希伯来圣经》,虔诚地亲吻墙面。也有人会将祈祷文和请愿书塞进墙体间的缝隙中。他们相信这样做比其他做法更有机会获得上帝的回应,而这些纸条最终会被收集,埋葬在橄榄山上。现在也有了网络祈祷的形式,祈祷者在网站上填写祈祷文,它们最终会被打印下来,与塞在墙体间的纸条一起被埋在橄榄山。犹太人喜欢在西墙前的广场举行成人礼,通常在安息日、周一或者周四的早上举行。游客若恰逢此时来到西墙,便会看到载歌载舞、庆祝成人礼的犹太家庭。
夜幕下的西墙 吴丁洋 摄
西墙前举行成人礼的犹太儿童 刘洪洁 摄
胡瓦会堂是老城犹太区里非常著名的一座犹太会堂。对于当地犹太人来说,胡瓦会堂是坚忍不拔的象征。这座会堂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 18 世纪早期。1721 年,这座会堂曾被穆斯林摧毁,19 世纪法利赛人在此重建了一座新的会堂,但阿拉伯人又在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将其摧毁。现今矗立于此的颇为宏伟的建筑是在 1967 年后重建的,2010 年最终落成。这座会堂有着圆形的拱顶,内部装饰精美,现在已成为耶路撒冷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更是犹太文化遗产的重要象征。
胡瓦会堂 李舒扬 摄
卡多购物区是老城犹太区里的商业中心。购物中心紧邻西墙,作为卡多马克西姆遗址的一部分,这个购物中心兼具远古与现代文化。在废墟中穿行,人们能体验到一种穿越时空的错位感。这个购物区主要出售犹太人手工制作的工艺品,尤其是犹太教的周边产品,例如哈姆撒之手(在伊斯兰文化中被称为“法蒂玛之手”)、大卫星、七枝烛台、基帕等。人们在卡多购物区除了可以购买犹太文化产品,还能在卡多艺术街欣赏犹太艺术品。这条街上有很多现代艺术品,尤其是反映当代以色列宗教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摄影作品和画作。艺术家从犹太文化中汲取灵感,创造了“犹太礼仪艺术”,这不仅反映了犹太文化的深厚底蕴,更体现出由此衍生而来的艺术家们的创造力。
穆斯林区位于老城的东北角,是整个老城商业气息最为浓厚的区域,也是四个区域中最大的一个,人们穿过大马士革门便可到达。如果说犹太区给人一种肃穆感,那么穆斯林区则是一派热闹、熙攘的景象。耶路撒冷的穆斯林大多生活在这一区域,沿街叫卖的阿拉伯店铺中商品琳琅满目,红彤彤的石榴汁、肚皮舞头巾、穆斯林女性穿的罩袍、土耳其水烟,以及那让人想要起舞的阿拉伯音乐,足以引人注目。
但是,穆斯林区内最吸引人的却是隶属天主教的圣安妮大教堂。圣安妮大教堂又被法国人称为“圣亚纳教堂”。该教堂很好地体现了十字军的建筑风格,细长的拱顶格外引人注意。据说,教堂所在的位置是圣母玛丽亚父母的家,也就是玛丽亚的诞生之处,圣亚纳正是取自玛丽亚母亲的名字。1856 年,奥斯曼土耳其为感谢法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给予其援助,遂把这座教堂送给了法国,因此,教堂所在地的归属权在今天仍属于法国。在教堂内部,有一个下沉的水池,这个水池被认为是《圣经》中的毕士大池,传说耶稣在这里治愈了一名病人,因此人们认为这里的池水具有治病的奇效。故事的真实性不可考证,但据专家调查发现,这座池子实际上是一个含有硫黄的间接喷泉,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喷射一次,并非人们所说的是天使按时下池子搅拌池水。
基督教区位于老城的西北角,是天主教和东正教教徒的聚居区。这片区域占地仅 0.18 平方千米,狭窄的街道上布满了各种纪念品商店、朝圣者招待所以及约 20 家宗教教派的机构。基督教区与欧洲国家的联系非常紧密,19 世纪开始,欧洲各国为了扩大自己在耶路撒冷的影响力,纷纷在这片区域修建教堂,导致这里到了 19 世纪末已经没有任何多余的地方可供发展。
在众多的教堂中,圣墓教堂无疑是影响力最大的,又被东正教称为“复活教堂”。相传这座教堂所在的位置是耶稣被钉死的地方,也是耶稣圣墓所在的地方,更是耶稣死后复活升天的地方。圣墓教堂的历史跨越了近 20 个世纪。据说,这座教堂的建立得益于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海伦娜。公元 4 世纪,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后,派遣他的母亲海伦娜前往巴勒斯坦寻找圣迹。海伦娜在圣城朝拜时注意到哈德良修建的异教徒神庙和神殿,认为它们会妨碍基督徒朝圣,于是建议在这里建一座基督教堂。海伦娜称在此地发现了耶稣的墓地,并最终确认这里就是耶稣的受难地。圣墓教堂的修建自 326 年开始,历时 9年完工。
一千多年来,圣墓教堂历经数次战乱,被毁又被重建,其间被穆斯林、基督教两方势力争夺,最终成为现在所看到的模样,这座教堂仿佛浴火重生。公元 7 世纪开始,伊朗萨珊王朝和拜占庭帝国轮流控制着这座教堂,其间圣墓教堂得到了较好的保存。直到 1009 年,伊斯兰法蒂玛王朝的哈里发哈基姆·穆萨·阿拉法因为对教堂内一年一度的圣火奇迹表演非常反感,下令将其彻底摧毁。转机出现在 1027 年,这一年拜占庭帝国与法蒂玛王朝就圣墓教堂问题达成协议,教堂因而得以重建,并最终于 1048 年完工。
圣墓教堂正门外观 邓伟 摄
在此后的岁月里,尽管圣墓教堂的归属多次易手,但教堂本身并未遭到人为的大规模破坏。可惜,1808 年一场意外的大火以及 1927年的地震,使得教堂结构受损,让教堂不得不面临重修。然而,由于圣墓教堂由三方教会——希腊正教会、天主教会及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共同管理,三个教派之间又存在分歧,因此修复工程迟迟未能进行。直到 21 世纪以后,相关各方才达成一致,对教堂进行修缮。
2015 年,以色列文物局指出圣墓教堂的结构不安全,该教堂因此被短暂关闭,这也使得三个教会就修缮事宜达成一致。目前,教堂的修复工程已经开工,尤其是教堂最核心的圣墓的修复工作。神龛是三个教会共同管理的部分,也是此次修缮工程的重点。修复期间,教堂仍对外开放。修复工程由希腊国立雅典理工大学负责,三个管理教会及约旦国王出资支持教堂的修复工作,截至 2019 年,各方已经达成圣墓教堂第二部分修复工程的协议。
圣墓教堂巨大的窗户与不起眼的扶梯——圣墓教堂由三个教会管理,长期以来,他们处于斗争之中,一旦发生争执,进入上层建筑的楼梯的使用便受到限制,因此,便需要在教堂外放置扶梯,从窗户进入自己的管辖区。现在,圣墓教堂已经建立委员会,协调三个教会,因此,扶梯的功用已经成为历史。 徐新 提供
涂油石板传说耶稣死后就躺在这块石板上 秦吉 摄
耶路撒冷的苦路是基督教区最重要的朝拜路线,但其实苦路的大部分位于穆斯林区。2000 年前,这条路是耶路撒冷的中心路线,死囚犯是沿着这条路走向刑场的。据《圣经》,当年耶稣背着十字架走的就是这条路,因为他在这条路上停了 14 次,所以现在苦路上相应有 14 站。苦路的 14 站分别是:耶稣遭到审判并被判钉死于十字架上、耶稣背十字架走向刑场、耶稣第一次跌倒、耶稣遇见自己的母亲、西奈人西蒙帮耶稣背十字架、维罗妮卡为耶稣擦面、耶稣第二次跌倒、耶稣劝告耶路撒冷的妇女、耶稣第三次跌倒、耶稣被剥去衣服、耶稣被钉上十字架、耶稣在十字架上死去、耶稣从十字架上被放下、耶稣被放置于坟墓中。从耶稣被剥去衣服到他的身体被放入墓中,均发生于现在的圣墓教堂之中。
苦路第四站——圣母痉挛小教堂 耶稣在这里遇见母亲玛丽亚。玛丽亚看见儿子耶稣遍体鳞伤,心痛如刀绞,悲痛万分。这座亚美尼亚教堂故得名“圣母痉挛小教堂”。徐新 提供
苦路第五站——据说,受尽折磨的耶稣再也没有力气背起十字架前行,押解他的罗马士兵命令路人西蒙为耶稣背负十字架,后来,西蒙成为一名基督教教徒。1895年,这里修建了西蒙教堂 徐新 提供
位于西蒙一侧的耶稣手印——传说虚弱的耶稣在此处扶墙。现在,游客常常将手放在这里感受,也因此使得这个“手印”愈加明显。徐新 提供
这块展示苦路的石绘由美国银行家约翰·怀特汉德捐赠,形象地向世人描述了耶稣所受之苦。 徐新 摄
苦路第八站——耶稣劝告耶路撒冷的妇女徐新 提供
有许多百姓跟随耶稣,内中有好些妇女;妇女们为他号啕痛哭。耶稣转身对她们说,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为我哭,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
——《路加福音》(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七节至第二十八节)
亚美尼亚区是老城四个区域里面积最小的,位于老城的西南角。耶路撒冷的亚美尼亚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 3 世纪,当时亚美尼亚人的国王皈依基督教,使得亚美尼亚成为第一个正式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在之后的一个世纪里,亚美尼亚人逐渐在耶路撒冷定居。公元 4 世纪,亚美尼亚王国消失,耶路撒冷被当作亚美尼亚人的精神首都,此后,耶路撒冷的亚美尼亚人数量不断增长,甚至一度达到两万五千人。亚美尼亚人起初因宗教信仰而定居耶路撒冷,但 20 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亚美尼亚地区进行种族大清洗,据历史学家统计,有超过100 万的亚美尼亚人遭到杀害,幸存下来的一些亚美尼亚人逃至耶路撒冷。然而,当时耶路撒冷也处于奥斯曼的统治之下,幸存者非常害怕在耶路撒冷再次遭到屠杀,于是在老城区的亚美尼亚区建了另一座墙,规定所有与外族通婚的亚美尼亚人必须搬离,并且每晚十点钟即关闭城门。该规定在现在依然得到执行。
尽管历史是沉痛的,但现在的亚美尼亚人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亚美尼亚文化也在繁荣发展。亚美尼亚历史艺术博物馆是了解亚美尼亚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最佳去处,尽管面积不大,但展示了亚美尼亚人的珍贵文物,例如亚美尼亚古钱币、手织地毯,以及为人津津乐道的陶瓷瓷砖等。1919 年,对岩石圆顶清真寺的修复工作催生出亚美尼亚人在耶路撒冷的第一座陶瓷作坊,这一传统手艺延续至今。人们如果想要欣赏亚美尼亚风格的陶瓷制品,可以去圣亚各主教堂参观,那里装饰着很多蓝白图案的瓷砖,又或者可以去圣安德烈教堂,该教堂的入口处以及住宿区都铺着这种风格的地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