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意两个实数(或代数式)a和b,有
(1)如果作差的结果是一个常数,可以直接判断其正负,如由
(2)如果作差的结果是一个含有字母的代数式,则一般通过配方法来判断其正负,如由( x 2 +x) -(5x 6)= x 2 -4x+6 = ( x-2) 2 +2>0 知,x 2 +x>5x-6。
“张”口点拨
比较数/式的大小,记得用“证据说话”。
(1)要说明a>b,只需说明a-b>0.即如果a>b,那么a-b>0。
(2)要说明a = b,只需说明a-b = 0.即如果a = b,那么a-b = 0。
(3)要说明a<b,只需说明a-b<0.即如果a<b,那么a-b<0。
若a>b,则b<a。
若a>b,b>c,则a>c;
若a<b,b<c,则a<c。
若a>b,则a+c>b+c。
若a>b,c>0,则ac>bc;
若a>b,c<0,则ac<bc。
若a>b,c>d,则a+c>b+d;
若a<b,c<d,则a+c<b+d。
(1)对于不等式的可乘性,一定要注意乘上的那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对于不等式的加法单调性,同向不等式只能相加,不能相减。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实质是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进行化简的一个过程。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实质也是比较代数式大小的一个过程。
如解不等式 2x-1>x+5,即题目在发问,当x为何值时,2x-1>x+5?
“张”口点拨
初中知识回顾: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 2 +bx+c = 0( a≠0),其根的判别式为Δ= b 2 -4ac。
当Δ > 0 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Δ= 0 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Δ<0 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
当Δ≥ 0 时, 方程解可以利用公式求得 x =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关联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可以利用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
(1)当a<0 时,可以将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1”,然后再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
(2)如果a>0,Δ>0,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的口诀为大于两边分,小于中间夹。具体为
ax 2 +bx+c>0 的解为“x>;大根或x<;小根”;
ax 2 +bx+c<0 的解“小根<x<;大根”。
“张”口点拨
举例:
因为x 2 -9 = 0 的解为x = 3(大根)或x = -3(小根);
所以x 2 -9>0 的解为x>3(大根)或x<-3(小根);
所以x 2 -9<0 的解为-3(小根)<x<3(大根)。
解绝对值不等式的关键是“去绝对值符号”,其规则为
(1)当c>0 时,
| ax+b | >c ⇔ ax+b>c或ax+b<-c;
| ax+b | <c ⇔-c<ax+b<c。
(2)当c<0 时,
| ax+b | >c的解为全体实数;
| ax+b | <c无实数解。
(3)当n>m>0 时,
m< | ax+b | <n ⇔ m<ax+b<n或-n<ax+b<-m。
对于任意正实数 称为a,b的算术平均数,ab称为a,b的几何平均数。
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大于或等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也就是
当且仅当a = b时,不等式的等号成立。
我们把不等式 称为基本不等式或均值定理。
“张”口点拨
均值定理 包含两种情况:
(1)当a≠b时,有 ;
(2)当a = b时,有 。
因为 3≠2,所以 ;
因为 4 = 4,所以 。
均值定理除了用不等式 表示外,也常变形为下列不等式:
(1) ;
( 2) a 2 +≥b 2 ab;
(3) 。
当a = b时,以上不等式的等号成立。
通常我们会碰到求形如 的题型,可以将“ax”构造出“bx+c”的形式,如
“张”口点拨
例 已知x>2,问当x为何值时,代数式 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
解 :由均值定理得
所以当 ,即x = 4 时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