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 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试点成效与问题

6.1 试点成效

(1)“沉睡资产”被唤醒,融资渠道拓宽

农房财产权抵押改善了集体土地市场相对封闭的状况,盘活了农民“沉睡”的价值量较大的农房与宅基地资产,拓宽了农民主体的融资渠道,缓解了农民抵押品不足的困境。武进区作为全国“两权抵押”与“三权抵押”试点,率先发放全国首笔“两权抵押”贷款和首笔“三权抵押”贷款。据武进区人民银行的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9月,武进区发放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53笔,贷款金额9678万元,其中农房抵押贷款金额达到1000余万元。贷款用于农业经营的有24笔,总共3179万元;贷款用于个体工商经营的有29笔,总共6329万元(详见下表)。嘉泽镇农民吕伟斌,就用自家的农房(宅基地)不动产权作抵押,获得50万元贷款,用于花卉苗木的产业结构调整,成为承包地经营权抵押和农房抵押贷款支持创业的第一人。

表13 武进区“两权抵押”贷款情况(截至2018年9月)

(2)各项试点联系增强,实现“一盘棋”改革

武进区注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各项试点之间的关联性与耦合性,坚持以试点促试点,协同推进各项改革。武进区通过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完善“户有所居”的居住保障,构建了区域差别化、形式多样化的农民住房保障制度体系,为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试点工作的开展解决了后顾之忧。通过推进农民集中自建区的建设,探索农民自建房按揭贷款试点,加强土地规划与金融创新的深度融合,向“户有宜居”更高目标迈进。

(3)信用体系更完善,信贷投放信心增强

武进区对农房抵押贷款的制度安排,丰富了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产品,拓展了市场空间,增加了金融机构的经济利益。抵押物处置机制与风险共担机制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金融机构的后顾之忧。同时,武进区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系统推广至各商业银行,收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170余条,系统根据经营主体、村镇经济状况和信用记录的变化情况,动态调整信用评定级别,实行差异化服务,形成了“经营主体+征信+评级+农地‘三权’抵押信贷”的信用模式,降低了贷款前信用调查成本与风险监管费用。这无疑是增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信心,刺激其扩大信贷投放比例的一项有力举措。

6.2 面临的问题

(1)宅基地流转范围有限,难以实现抵押权

因为要遵循“房地一致”的原则,因此农民住房财产权利既包含了农民的住房所有权,也包含了宅基地使用权,但我国法律对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做了一系列的限制,这些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房屋的“所有权残缺”现象 [27] 。就目前而言,武进区在制度设置上主要都是通过集体组织内部流转解决宅基地流转的问题,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范围与“一户一宅”原则相冲突。在这两项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抵押人的农房必须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有需求的农户中进行流转,而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一般均已获得相应宅基地,若其要接受被抵押的农房,必须退出原有宅基地,此操作在目前的农村环境下不具可行性。宅基地流转受限、抵押权难以实现。

(2)农户抵押物价值不高、信贷需求不足,制约了抵押业务发展

武进地处江南民营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规模较大,信贷需求普遍在5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甚至更大,但可提供的农民住房财产权价值多在20万元至50万元之间,两者在规模上严重不匹配。而从事小规模生产的村民以及小企业主在需要资金时,农房抵押贷款登记手续繁琐,审核较为严格,审批程序也较长,抑制了具有小规模贷款需求农户的积极性。

同时,农户自身认知度低,需求不足也是一大问题。农户对农房的认知度、认同度和接受度都有待提高。受农村传统观念、农村住房建造风格等影响,农户自身一般不愿抵押。由于苏南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农民城市化进程相对较快,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员相对较少,再加上试点条件的限制,如农房抵押中要求借款人必须拥有第二住所的合法证明,要求借款人必须具有本辖区居民户口,使得符合试点条件的农民群体较少,需求端的不足也制约了试点业务的进一步推广。

(3)金融机构放贷意愿低,制约试点业务推广

基层单位和金融机构对农房抵押贷款也存在顾虑,制约了业务顺利推进。立足于当前农村实际,农民问题是涉及纠纷最多的领域,尤其是财产问题。基层各级单位处理涉农问题都较为谨慎,顾虑较多。从试点情况来看,有的集体组织成员不愿把宅基地使用权进行抵押,有的村民委员会不愿出具宅基地使用权用于抵押的证明,农房财产权抵押难以顺利开展。此外,农房抵押贷款具有金额小、成本高、利润低、风险大的特点 [28] ,许多金融机构不愿开展此项业务,且以地方农商行、农村信用社居多,大型的国有银行鲜少涉及,银行缺少拓展此类业务的动力。武进区乡镇企业发达,金融机构出于自身收益的考虑,他们更倾向于向收益较好的企业放贷,相应的涉农贷款产品就不多,向农村发放的贷款不仅占比小,而且贷款程序复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民间借贷比较活跃。这一点从我们对金融机构的访谈中也可见一斑,他们对于农房抵押贷款业务的政策需求、市场培育、风险控制、价值评估、抵押物处置路径、贷款对象门槛等内容都有着较大的诉求。 KSVzcb1XCrKrIRqsqjhwkKhG4R2vlce0Rwgf2CuWoRwg2aYt4s/0xiOqL+EkQ96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