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发生与发展

一、古代的世界贸易

早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人类文明开始在中东产生。当时,世界其他地方还比较落后,处于亚欧非三大洲之间的中东就已经比较发达。除了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发源于中东以外,农业、城市、贸易也最早在中东出现。

到公元100年左右,古典贸易进入相对鼎盛时期,地中海的罗马帝国、中东的帕提亚帝国、印度的贵霜帝国以及中国的汉王朝,分别发展成为各地区强大的政治经济实体,“国际贸易”初始状态,更确切地说是“地区间贸易”也由此产生。当时各地区之间交换的物品主要有罗马的亚麻布、金银铜锡、玻璃,印度的香料、宝石和中国的丝绸。其中主要的产品是丝绸,主要的通道是欧亚大陆之间的“丝绸之路”。然而,从公元2世纪末开始,世界各文明古国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动荡,东西方间的贸易也随之断断续续,时盛时衰。

对国际贸易的第一次大推动是中世纪后期西欧的势力扩张。在中世纪以前,西欧还是一个不发达的地区,他们地处欧亚大陆的西端,不像中东地区那样有机会与其他民族接触,经济上也比较落后。然而,欧洲人所信仰的基督教使得他们有比别的民族更强烈的好战性与扩张性,他们会不惜武力,使异教徒或不信教的人皈依基督教。从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十字军多次东征,从穆斯林手中夺得了地中海,从而使地中海像古代一样再一次成为欧亚大陆贸易的海上通道。

十字军东征对世界贸易的推动不仅仅是打通了地中海的贸易通道,更主要的是将西欧融入了世界经济版图。成千上万的欧洲人参加了一次又一次的远征,看到了东方发达的经济和丰富的物质,以至回国后仍垂涎于看到和享受到的奢侈品。此时,西欧人的扩张除了为上帝服务征服异教徒之外,寻找黄金和获取资源也成为非常强烈的动机。由于地理和资源的限制,西欧社会无法自给自足,他们急迫地需要寻找新的资源和产品,从而大大推动了欧洲以及欧亚大陆间的贸易发展。

到了14世纪,整个欧洲已形成了几个主要的贸易区,包括以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和比萨等城市为中心的地中海贸易区;以布鲁日等城市为中心的北海和波罗的海贸易区;包括基辅、诺甫哥罗得、车尔尼哥夫、彼列雅斯拉夫尔等城市的东欧罗斯贸易区;德意志北部和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汉萨贸易区,以及不列颠贸易区等。这些贸易区不仅有大量的区内交易,相互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很密切。

与此同时,亚洲也形成了几个比较重要的贸易区,包括以中国、朝鲜和日本为主的东亚贸易区,占婆(今越南南部)和扶南(今柬埔寨)等国的东南亚贸易区,以及以印度为主的南亚贸易区。

13世纪到14世纪,东西方之间通过陆路和海路也进一步发展了贸易。陆上通道主要是原来的“丝绸之路”。此时正值中国元朝时期,元帝国三次西征,疆界扩至黑海南北两岸和波斯湾地区,打通了从中国直至欧洲的通道。海上通道则主要从地中海,经红海和印度洋到印度,或从波斯湾经阿拉伯海到印度。欧洲从东方进口的商品主要有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印度的珠宝、蓝靛、药材、地毯,以及东南亚的香料,这些商品在欧洲人的消费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欧洲能向东方出口的产品却不多,除了出口羊毛、呢绒和金属制品外,不得不支付大量的黄金与白银。在15世纪前,整个国际贸易建立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按自愿交换的原则进行。贸易在自然经济中的地位并不重要,只是人们经济生活中的一个补充。因此,当时各国之间、各洲之间的贸易还处于不连续、不稳定的状态。 sf/Zl6J0NsbghY+tNj4ydiTiF94m/cyX2/4lcjP5Qvds8xBxHcb3oGdIqbTukqi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