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色诺芬等就提出分工决定产业发展的思想。他们认为人具有天生秉性的差异,从而有些人适合做一类工作,另一类人适合做另外的工作,因此分工是经济关系的基础,会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那么,分工是如何促进产业的形成呢?
亚当·斯密指出产业结构是劳动社会分工的结果,劳动分工包括工艺分工和行业分工,而行业分工是产业结构的最初形态。在每一项工艺中的行业与职业划分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发展,特别是分工带来的“迂回生产”所引致的对其他行业分工的诱导性需求,促进了相关行业分工的深化和规模的扩张,致使行业和部门的发展和扩张,从而形成新的产业结构。马克思则指出社会分工是不同产业部门的形成基础,部门之间的独立是交换的前提。由于交换带动了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进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形成。阿林·杨格将分工分解为个人的专业化水平、间接生产链条的长度以及此链条上每个环节中产品种类数,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分工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并提出了著名的杨格定理。他认为分工是一个累计的自我扩张循环的过程,是一个内涵式的增长过程,企业规模的扩张可以促使与本行业相关的其他中间产品或服务的独立化与专业化,促进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Rosen、Becker、Borland、杨小凯和黄有光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用超边际分析的方法,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思想数学化,进而讨论产业结构的形成。在图2-1中,A部分表示四个自给自足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是一个完全没有分化的原始生产系统,生产和消费相统一,消费者自己生产满足自己需要的所有产品服务。在该系统中,就生产而言,每个个体就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生产系统的范围限于本身。由于人类社会生产是以分工为基础的,任何一种组织本身都意味着分工,其区别只在分工的程度和范围上。在自给自足的经济中,从外部看是一个系统,从内部看仍是分工协作的,其基础就在于纯粹的生理差别的分工。
图2-1 分工与产业结构形成
资料来源: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在自给自足的系统中,四个个体都能生产满足自身需要的产品,各个体之间没有关联。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初始禀赋的不同,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中逐渐体现出不同的优势,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开始相互交换产品,原来的经济系统开始被打破,逐渐形成图2-1中B部分所显示的局部分工模型。由于分工的发展,交换的出现导致了原来的生产系统被打破,生产个体开始组合,形成两个相同的新生产系统。在新系统中,分工生产的产品除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外,还被用来相互交换,满足对方的需要。随着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就形成图2-1中C部分中的完全分工状态,各个体只生产一种产品,其他产品需求全部通过交换来满足,因此形成了一个完全分工的经济系统。因此,随着分工的步步加深,专业化程度也步步提高,同时也带动了社会结构的多样化,产业结构就得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