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具有清晰的线条和路径,而国际金融涉及问题广泛,金融衍生产品种类繁多,所以,国际金融理论发展的路径较为复杂。在长期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过程中,国际金融理论不断推陈出新,特别是近三十年来,国际金融理论成为国际经济学重要领域之一。
休谟的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是国际金融领域内的主导理论。在金本位时期,人们极其自然地把没有金银的国际流动作为国家经济外部平衡的重要标志。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隔期间,为取得外部平衡,许多国家对浮动汇率和直接控制国际收支进行了广泛的实验。与此同时,国际金融领域内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讨论日益增多,但大多数观点认为,国际资本流动附属于古典的国际收支调整机制。两次世界大战间发生的事件,使得国际金融理论明显避开了对构成古典模型基础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关注,而将重点转移到国际收支平衡与国内经济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上。
20世纪60年代初,蒙代尔更新了国际收支调整的观点。在蒙代尔的模型中,货币部门被放在了首要位置,国际收支中的资本项目占据了重要地位。他提出了当国内外平衡目标冲突时资本流动性的存在,并指明了在固定汇率下可能发生的政策两难问题及解决办法,即同时采用针对外部平衡的货币政策和针对内部平衡的财政政策就能够同时达到两个目标。这一主张的关键在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起到增加产出的作用,但对国际收支资本项目有不同的效应:货币扩张引起资本流出,而财政扩张引起资本流入。因此,借助这两个独立的工具能够同时达到内外部平衡。
伴随20世纪70年代货币主义的兴起,涌现了一些极有价值的开放经济的动态模型。其中,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方法强调实行平衡效果和长期国际收支平衡;资产组合模型阐明了货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了财富积累中资产的存量与流量的不同,并吸收了宏观经济学中理性预期的一些基本思想。
在这些模型中,外部平衡的内在动态机制由财富推动,其中财富不仅包括实际货币余额,也包括外国资产,可能还涉及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在充分就业与价格弹性的前提下,每一种国际资产存量结构决定一个短期均衡,而这个短期均衡则由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决定。均衡财富水平和实际利率决定国内外的消费水平,但不一定需要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短期平衡。
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借助储蓄和投资理论中所使用的跨时期分析方法,对开放经济动态变化过程的分析已日益普遍。这一新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所引发的有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资产形式这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因为无论是古典分析,还是凯恩斯主义的分析都不能为这个问题提供合理的解释。特别是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外国银行对发展中国家贷款激增,引起了对这些国家将无法承受外债负担的忧虑。重新估量发展中国家债务水平的需要,自然引出了不同时期最优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这一概念。在有关外部平衡的跨时模型中,一国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的消费和投资机会由跨时预算约束来描述,这些约束确定了一国能够向国外借款和放款的条件。在这类模型中,外部平衡被定义为是维持与预期的跨时预算约束相一致的、稳定的最佳消费水平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状况。
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一直是围绕着“外部平衡”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在古典贸易理论中,贸易平衡被看作是一个先决条件,但现实中,国际贸易不平衡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理论研究的目标和分析方法的演变,国际金融理论不断向前发展并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