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暂时不适合参加网络咨询的来访者

儿童及部分青少年

初中(约12岁)以下的孩子不太适合网络咨询,原因是他们使用语言描述内心的能力较弱,或者不习惯这种方式;孩子更擅长用行动代替语言,用沉默隔离情感,更小的孩子则直接无法理解二维空间。

视频咨询对学生来说更像上课,教育的成分更多,不太适合进行深度探索,至少不适合对他们进行心理动力取向的咨询。其他流派的咨询也许可以尝试,但效果我并不看好。青少年对网络咨询的接纳度很高,但会更沉默、更消极,这就要求咨询师要更加主动积极,寻找更多话题,慢慢地就真有了线上课堂的感觉。

我之前做过一年的沙盘和游戏治疗,对小学生和初中低年级学生特别有效,多数会面根本无须语言,甚至语言还是一种阻碍,只需要玩具和游戏过程即可。咨询师会在游戏中看见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并在互动中解开其困惑。然而,游戏治疗必须在地面进行,完全没有转战网络的余地。

在自愿的情况下,初中高年级学生、高中生和大学生参与网络咨询是没有问题的。最好使用自己的设备而不是父母的,然后在自己的房间参加咨询,尽可能不被父母干扰。

青少年网络咨询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进行父母访谈,征得监护人的同意;其次,要保障青少年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最后,与青少年协商确定清晰的咨询目标和咨询频率(我会在后面章节中谈到区别于成年来访者的青少年网络咨询协议)。

偏被动的来访者

网络咨询要求来访者求助动机更强,改变意愿更大。

我接待过几位来访者,为了更好地进行网络咨询,不远千里来工作室找我面谈,确定咨询事项,这样的来访者网络咨询效果一定很好——积极主动的态度本身就意味着来访者在改变。

相反,还有一些来访者是被动前来,甚至是被亲朋好友“骗”来的,这种情况不管是网络咨询还是地面咨询都几乎无效——我们永远都帮不了一个不愿求助的人。

高度边缘化、精神病性的来访者

这类人的想象力、使用语言的能力、对空间结构的概念等相对较弱。

我接待过这类来访者,他们真的会觉得我只是他手机里一个虚拟的人,不存在于现实世界。咨询期间,他会要求我时不时动一下,站起来再坐下,或者转动头部、触碰屏幕,端起水杯或打开书橱,来表明他不是在和一个虚拟的人交流。可想而知,这类来访者无法通过想象辨别虚拟与现实,更无法忍受片刻沉默,绝对不适合网络咨询。

还有的来访者情绪控制力非常弱,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自杀、自伤,而网络咨询师不能在现场做危机干预,因此要根据评估尽量转诊或介绍地面咨询。其中一些人还需要配合住院和服药治疗,需要精神科医生的协助。

还有一些来访者的疑心很重,无法打消“与咨询师的对话会不会被监控、录音,会不会在网上传播”之类的念头,如果是这样,即使他有很强的咨询动机和主动性,也不适合网络咨询,因为他们无法聚焦于谈话内容,更无法聚焦于与咨询师的关系。

家庭治疗、伴侣治疗

在我看来,与一个人互动就已经需要高度聚焦了,如果同时聚焦两个人或一个家庭,就要有非常深厚的功底才能保障效果。当然,很多团体工作也是在网络上展开的,对此我是认可的,因为团体的动力相对家庭和夫妻还是不同的。 MqWl01vgAsJdVGQq8XMSySbC23fPkR/025KQPBzk7wTsOnduLdoalHHAaImFS/u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