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心理动力学的简要介绍

我本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咨询师,这也是本书主要的理论背景。我假定你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在此只简单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通俗理解,心理动力指的是内心一种动态的变化、流动的情感,一种无意识的表达、呈现、驱动。

主要特点

一般来说,心理动力取向指的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由弗洛伊德最早创立,主要特征有三个:(1)以谈话为主,用语言来展示内心;(2)更关注潜意识内容,也更重视情感情绪体验、内心冲突;(3)更关注早年经历和养育者的影响,更重视咨访双方的互动。

主要技术

心理动力学的主要技术包括宣泄、自由联想、移情与反移情、防御机制、释梦、阻抗、倾听、解释等。

应用示例

心理动力学更关注人的内在,而不关注行为和现象本身,或者说不把这些作为重点。

例如,人们一般认为拖延是一种不良习惯,可能会通过激励、奖赏或惩罚的方法,一些可控的步骤和流程去纠正或避免拖延行为的发生。但是心理动力学更注重拖延背后的潜意识动机,比如以下几种。

· 分离焦虑。 想与另一个人保持更多的联结,所以就拖着和他多待一会儿。有的孩子早上不起床、不吃饭,直到实在没办法再出门,就是想和妈妈多待一会儿。也许是曾经有过被抛弃、被忽视的经历,因此用拖延来反抗和妈妈的分离。

· “反抗”的表达。 若父母对孩子比较苛刻、控制欲较强,孩子力量弱小不敢直接对抗,潜意识中就会出现另一种对抗形式,比如拖延。有的孩子对于家长安排的事情拖着不做,实际上就是在借此彰显自主性,用拖延代表做自己:自己说了算,不受父母控制。

· 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 意识想写论文,想得高分,但潜意识不想毕业,不想离开家,或者不想通过考试让自己获得成功。这就形成了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而拖延就是它们的产物,外部表现为一直拖着不让自己完成论文。

很显然,心理动力学的主要关注点不是拖延行为,而在于帮助当事人去理解冲突、理解亲密关系、理解分离与依恋。这本书也是如此。 BmYAuk9Hh6qiQrymqIe+k40QXcMWn2o9DtW7QdzvmKHVZo3QS30Bf2ipsW0We3C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