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来访者选择网络咨询的心理需求

对于高功能来访者与低功能来访者

高功能来访者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功能完整,甚至在世俗层面很成功。他们通常自我功能比较完善,逻辑思维能力、对咨询的信任感都很强,也能够接受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咨询动机。他们追求的往往是某种意义感和价值感,以及调解内在冲突,这也是他们寻求咨询的总体目标。

这类来访者会很快进入咨询状态,与咨询师建立工作同盟,但由于他们的潜意识善于“伪装和隐藏”,自我保护和防御性也很强,因此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才会慢慢放下戒备,把“真我”袒露给咨询师,敢于信赖咨询师——换句话说,他们的心理需求是要你在更深层次的情感上进行陪伴,呼应他们的人生意义与自我价值,做一个“懂”他们的人。这样的来访者不管是选择网络咨询还是地面咨询都不会太过纠结。

而另一端的来访者似乎相反,他们的安全感不足,咨询动机较弱,只是由于“症状的痛苦”不得已前来咨询。他们一般已去过各类医院诊治,但收效甚微。由于内心被痛苦消耗,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偏弱,也不太容易把咨询师视为一个完整的人,而是会把你当作他的一部分。因此,他们会夸大咨询师的形象,认为只有咨询师才能拯救自己,但也因此会因一点小事就猛烈抨击咨询师,毫不留情。

这类来访者的另一个特点是没有工作(全职妈妈除外),他们不是不想工作,而是内在被冲突占据无法工作,甚至不敢出门。他们之所以选择网络咨询,多数是因为网络咨询的“浓度”较低,比较安全。他们的心理需求就是找一个稳固的“支撑点”,要求咨询师如同固定断骨的钢板一样结实、牢靠。

对于当地没有资源或有过失败的地面咨询经历的来访者

有些小城市、乡镇、农村的确没有心理咨询资源,来访者选择网络咨询也是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的。这也会导致他对咨询师抱有更大的期待,而更大的期待就容易导致过度依赖,进而加深不平等感。要知道,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怀有更大期待的时候,他们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不平等的,特别是咨访关系本身就具有某种不平等性——来访者有可能迎合、取悦咨询师。因此,咨询师在初始访谈阶段给来访者带来希望感、平等感就尤为重要。

还有的来访者对自己的家乡不认可,对家乡的咨询师也不认可,因此才选择网络咨询,这背后或许有创伤经历或对养育者的失望,需要你作为咨询师去探索理解。

在我的经验里,还有一类来访者占比较大,他们曾在本地接受过地面咨询,但是出现了一些状况,比如被咨询师再次伤害,与咨询师在现实中发生交集,受到家人的干扰,以及产生强烈的移情而逃避,等等。

如果是这种情况,在初始访谈时就要引起重视,必要时可详细探讨来访者与原咨询师的关系。是什么让他选择结束之前的咨询?之前的咨询是不是让他感到失望和无奈,甚至产生了挫败感?探讨这个部分其实是在象征性探讨他与你的关系。因为很可能今后你们之间会重演他与原咨询师的关系模式。

便利性心态

网络时代很多人都追求便利,这不难理解,但有一类人表现得更为突出,就是怕麻烦的人。比如对于地面咨询的等车、拥堵、恶劣天气等,他们异常反感。同时他们也讨厌关系中的复杂性,对亲密关系的深度纠缠难以适应。因此,我建议在初始访谈中与来访者交流讨论这个问题,比如,“你是怎么想到选择网络咨询的?”“面对一些突如其来的冲突,你的感受如何?”这些都与他选择网络咨询的内在动力有关。

基本理想化的来源

无论如何,他选择了你而不是别人(毕竟网上有那么多咨询师),就表明他内心对你有某种基本的理想化。也就是说,不知道是你的哪一点触动了他,而这一点对于你理解他会很有帮助。

很多来访者都是通过我的文章决定找我咨询的,在正式与我见面前,他们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文章中的“我”。因此,在见到我之后,他们会无意识地反复印证我是不是“那个人”。

作为咨询师,你当然要去思考:是你的经验、学历、受训背景、流派吸引了他,还是你的照片、年龄、课程、文章吸引了他?在初始访谈阶段,我会直言不讳地问来访者,比如,“你是怎么找到我的呢?”“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你觉得是我的哪个部分吸引了你呢?”这样的询问有助于你理解来访者心中那个“理想化父母”的样子,从而得知来访者渴望被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总之,仅仅是这样的理想化就具有疗愈作用。

陌生即安全

有些来访者对亲密关系“不耐受”。对他们来说,陌生就意味着安全,安全就意味着可以敞开心扉。与熟悉的城市、熟悉的街道中的地面咨询师相比,网络咨询师提供了这种陌生性与安全感。 xtATlVquI1cdiLfPCducxPhSpoBQIPUS9cOEDZbq3nL/k8fi3KAQH7/5Ti4RxrW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