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孙策在江东建立基业,威势日盛,常有袭取许都之心。吴郡太守许贡因建议曹操提防孙策,被孙策绞杀。许贡的三名家客舍命为主人报仇,趁孙策狩猎之时用一支毒箭射中孙策面颊。孙策带伤而回,寻请名医华佗,不想华佗已往中原去了,只有其徒弟还在,说这箭伤必须静养百日,不可动怒,否则有性命之危。
派往许都的使者回来禀报说:曹操与麾下谋士都对孙策心存忌惮,唯独郭嘉说孙策性急少谋,空有匹夫之勇,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孙策听了大怒,要立刻攻打曹操。孙策与袁绍派来的使者宴饮时,道人于吉从城楼下经过,百姓闻风叩拜。孙策忙问是何缘由,左右回道:“于吉能以符水救人,无不灵验,因此被尊为神仙。”孙策一口咬定于吉是蛊惑人心的妖道,任凭众人苦劝,孙策只是不听,将于吉斩了。之后,孙策夜夜梦见于吉,一日在镜中见到自己形容憔悴时,竟又看到于吉,他大叫一声,脸上疮口迸裂,倒地不起。孙策临终之际将江东基业托付给弟弟孙权,嘱托道:“若论沙场临敌,与天下争雄,卿不如我。若论举贤任能,我不如卿。今后,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言罢瞑目而逝,年仅二十六岁。孙权继位,江东之事全赖周瑜、张昭忠心辅佐。周瑜举荐了鲁肃,鲁肃向孙权谏言:“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速除,将军唯有安居江东,坐观天下,未来或可寻机称帝。”鲁肃又举荐了诸葛瑾,孙权听从他们的谋略,于是与曹操修好,拒绝了袁绍结盟抗曹的请求,安守父兄基业,坐观袁曹大战。
于吉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三国志》中有记载,说他是个很有本领的道士,据说能用符水治病救人。符水,是指道教中以符咒等方术治病、驱邪。并且,于吉也确实是被孙策所杀。《三国演义》将这件事改写。当时,孙策在城门楼上大会宾客,于吉在城楼下经过,结果百姓和宾客都争先恐后地去迎接于吉。孙策便一口咬定于吉是妖言惑众的妖道,将他抓了起来。于吉的“信徒”也曾想方设法求助于孙策的母亲,希望她能为于吉说情。没想到,孙母一开口,孙策更加恼怒,最终将于吉杀死。
孙策非要杀死于吉,仅仅是因为于吉抢了他的风头吗?孙策没有那么幼稚,他是个真正的英杰,尽管在郭嘉眼里他无法与曹操相比。从孙策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亲弟弟孙权来看,从他明白做大事能依靠的人是周瑜和张昭来看,从他的临终遗言来看,他实在是个非常有自知之明、独具慧眼的人。
孙策之所以非要杀死于吉,主要是因为他作为地方统治者,在他的势力范围里居然有个被人们像神仙一样敬仰的人,就连他麾下的官员也深受影响,这足以让孙策感到不安,他必须把于吉说成是妖道,把人们对于吉的敬仰说成是愚昧,否则孙策自己的统治和管理就站不住脚。于吉有本事让人请动孙策的母亲,这就更是火上浇油,非死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