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一心都在貂蝉身上,整日叹息不已。王允看时机已到,便对吕布说道:“太师淫我之女,夺将军之妻,你我皆被天下耻笑。”吕布怒道:“若不杀此老贼,不能雪耻!”王允见吕布心意已定,便与他定下诛灭董卓之计。次日,王允联合百官,假意推举董卓称帝,诱骗董卓入宫。董卓未加防备,果然中了埋伏,危急关头,董卓大喊:“吾儿奉先何在?”吕布杀出,一戟直透咽喉,董卓当场气绝。王允振奋不已,想要重整朝纲,将董卓的党羽斩尽杀绝。董卓的部下李傕(读jué)、郭汜(读sì)、张济、樊稠逃居陕西,谋士贾诩说:“你们不如聚集大军杀回长安,胜则万事大吉,不胜再走不迟。”四人恍然大悟,聚众十余万杀回长安。吕布难以抵挡,只好离开长安,投奔袁术去了。王允无力回天,被李、郭二人杀死,献帝又落入他们手中。
与此同时,曹操杀退青州黄巾军,在兖州扎稳根基,威势日盛。徐州太守陶谦有心结交曹操,派人护送曹操的父亲曹嵩,没想到所派之人在路上见财起意,杀了曹嵩全家。曹操大怒,兴兵讨伐徐州。陶谦悔之晚矣,向各地诸侯求救。陈宫亲自找到曹操为徐州求情,曹操不肯答应。陈宫无颜面对陶谦,一路辗转,最终投奔了吕布。刘备救孔融于黄巾之困,又向公孙瓒借了两千兵马前去营救陶谦,写信劝曹操退兵。曹操听说吕布偷袭了兖州,便顺势卖给刘备一个人情,放弃徐州,回救兖州去了,结果曹操被吕布和陈宫打得大败,吕布也损失惨重,两败俱伤,只好各自罢兵。
三公九卿,是古代的官员制度。东汉时期的三公是太尉、司徒、司空,王允位列司徒,算得上一等高官。他是士族阶层的代表,诛杀董卓之后,众望所归,成为朝廷的第一当权人物。但他不肯赦免作恶多端的李傕、郭汜,结果李、郭二人起兵杀回长安。
其实,就算王允赦免了李傕、郭汜,也很可能会造成其他问题。比如,他们拥兵自重,多半还是会造反、会劫持皇帝。归根结底,这一时期,只有掌握军事力量的人才有可能站稳脚跟、获取一席之地,而王允只是个士族,他注定没有办法匡扶汉室。王允的失败,是东汉早已衰弱不堪的证明,而不是他的行为导致了东汉的衰败。
如今提起孔融,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孔融让梨”的典故。《三字经》中有“融四岁,能让梨”的说法,是说孔融四岁就知道吃梨只吃最小的,将大的梨让给别人。
历史上的孔融不仅仅是个只知让梨的好孩子,他出身世家大族,父亲是都尉,七世祖曾做过汉元帝的老师。孔融为人正直,乐于举荐贤能,不畏权贵,董卓弄权时他曾反对董卓,曹操专权时也敢反对曹操,是个秉性刚直的人,而且在文学领域也有相当大的建树,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