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日常生活伴随着选择。从中午要吃什么的小事,到应该从事什么职业等大问题,都需要选择。不过大部分人都会因为做错选择而后悔。到底怎样才能做出最好的选择呢?
这时可以作为参考的,是 亚里士多德 提出的 中庸 概念。中庸是恰如其分之意,中国也有相同的思想,即孔子认为人应该尽量避免“过犹不及”的适当态度。有趣的是,古希腊也有完全相同的概念,叫作 mesotes ,一般也译为中庸。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中庸,是值得奖励的美德。他说:“对于恐惧、自信、欲望、愤怒、怜悯这些快乐与痛苦的情绪,人们有时感受过于强烈,有时却又无动于衷,这两种反应都不好。这些快乐与痛苦的情绪,在恰当的时候,对恰当的对象、恰当的人,出于恰当的动机,以恰当的方式去感受,即是中庸,同时也是最理想的,这便叫作美德。”
换言之,中庸就是 两个极端的中间状态 。具体来说,胆小与蛮勇之间最恰当、最中间的状态是勇敢。同样,麻木与放纵的中间状态是节制,盲从与冷漠的中间状态是友善,自卑与傲慢的中间状态则是诚实。
听起来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困难重重。走极端是很简单的,比方说别人让你自卑,只要说“我这个人实在没用”就行了;若别人让你自夸,只要大力说夸奖自己的话就行了。但是听到要诚实,各位会怎么做?很困难对吧?因为人 就是会无可避免地走 极端 。
那么这样做如何? 在自卑与自傲的情况中,要避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是去想自己也有一些优点。同时也要避免过分相信自己几乎完美无缺,也要反省一下缺点。 唯有如此,才能维持平衡。
以这个意义来说,找到中庸、选择中庸,才是最理想的。
奥古斯丁 |
古代哲学家。原本信奉摩尼教,后来改信基督教。因以柏拉图哲学为基础对巩固基督教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最伟大的教父”。
《忏悔录》:描写自己的放荡时代到归教历程的自传。《上帝之城》:描写二元世界观,世俗之城与上帝之城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