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言 哲学与思想实验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讨论哲学中的思想实验。看到在座的孩子,有些年纪还很小,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候,我10岁左右,在那个懵懂而充满好奇心的年龄,我遇到了几位老师,他们很热心地跟我谈些奇奇怪怪的“深奥”问题。他们的谈话、他们讲的故事和知识,激发了我的奇思异想,开启了我后来的学习和探索,最终使我成为现在的自己。我感到这是我童年时收获的一份珍贵的礼物。今天,我愿意将这份礼物回赠给现在的孩子们,我相信这是对我自己童年时代那些启蒙老师最好的报答,也是值得珍视的知识与精神传承纽带。

你们的眼里充满了好奇,这就是哲学最原初的动机。亚里士多德说过,哲学始于“对世界的惊奇”。人类想知道我们面临的一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了……这是对我们存在的一种关切,这种关切其实是与生俱来的,但同时也是可以被发展出来,变成一种自觉的追问意识的。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好奇心可能会被淡忘,会被边缘化,但从来不会泯灭。而人类在天性中就怀着对求知的欲望。因为对世界的惊奇而想知道一个究竟,然后就有了哲学的探究。

有一个问题很有意思,就是哲学的探究最后未必能获得确切的答案,这和很多其他学科不一样。

早期的时候,至少在西方,世界上所有的学科都归属在哲学里。后来,自然哲学演化为科学;哲学继续派生,关于心灵的问题有了心理学,心理学现在与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结合在一起;关于社会的问题有了社会学;关于经济的问题有了经济学……

大家知道亚当·斯密对不对?他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但实际上他把自己看成一个哲学家。读他的思想传记,我发现,一般流行的主流经济学对亚当·斯密有很大的误解,他的主张并不是完全的市场决定论、只看重经济收益和效率,他是有哲学思考的。

回过头来说,哲学派生了很多学科,这些学科追问的问题都有相对比较明确的答案,当答案面临严重挑战时,它们就会寻找新的答案。但是,哲学最根本的很多问题,都是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的。比如说,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是人生哲学的问题。

许多重大的哲学问题千百年来仍然没有“定论”,那么哲学因此就徒劳无用吗?实际上,获得最终的标准答案并不是哲学的全部意义,甚至不是其主要价值之所在。哲学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帮助我们激发思考和澄清思想:我们每个人在行动的时候,是依赖一些观念的,所有行动的背后都是有想法的,而这些想法都是有前提的,它们隐藏在那里,你自己都没有察觉。而哲学的讨论会把它们揭示出来,考察当中逻辑的谬误,转变你追问的视角或者焦点,辨析问题的关键与困难所在。比如,有家长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够好,他可能会问孩子:为什么付出了这么多努力成绩还是不好?你的学习方法对不对?但是,这样说有一个隐藏的前提,就是孩子应该甚至必须取得好成绩、进入好学校。其实,应该关注的重点在于,家长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孩子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想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样就转变了整个问题的背景和视角。哲学会把你从一个习以为常的模式里抽出来,海德格尔把这个过程叫作“异乎寻常的问”和“异乎寻常的思”。在我们探索公共生活或者政治世界的时候,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后面我们会讲到公平、自由和效率之间的关系等,到时你们可以看到这一点。

哲学不只是讲理,哲学里有故事,这些故事常以“思想实验”的方式呈现。“思想实验”(thought experiment)是一种澄清思想的“利器”,是哲学探寻的一种方式(当然不是唯一的方式)。

那么,究竟什么是思想实验呢?我可以给出一个大致的简单定义。在哲学中,通常的思想实验是:(1)呈现一种想象的场景和情节(an imagined scenario);(2)由此激发直觉的或推理的回应,以及相关的讨论;(3)从而考察特定的观念和原则的有效性(特别是那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观念和原则)。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关于思想实验在哲学论证中的作用,专业学者对此是存在争议的,但我们现在还不必介入那么复杂的专业讨论。

对于英文很好又对哲学特别有兴趣的同学,我推荐一个特别好的网络资源——“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这是一个专门的哲学网站,由全世界优秀的专业哲学家撰写每个词条,是完全免费的网站,而且会不断更新,其中也有“思想实验”这个词条,该词条对这个问题有相当深入的讨论。另外,有一本关于思想实验的通俗读物,也很适合你们阅读参考,在这里推荐给大家——英国哲学普及作家朱利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的《一头想要被吃掉的猪》 ,这是英文著作的中译本。英文原版还有一个副标题——“And 99 Other Thought Experiments”。“一头想要被吃掉的猪”,这是一个思想实验,书中还有其他99个思想实验,总共是100个。我这一讲讲的许多例子都出自这部书,但有些表述和解释可能不太相同。

在这次课程中,我将讲解认识论和伦理学等领域中一些思想实验的具体案例,阐明它们如何引导我们更加敏锐而清晰地思考,又为我们认识世界真相、理解道德实践和探索精神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启迪。

大家知道,哲学有许多分支领域,包括许多不同类型的问题。这一讲涉及的问题可以分为三个类别:真假问题、对错问题与好坏问题。一般而言,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常常区分两类问题:一类是事实性问题,就是去查明事实本身是什么,而不关乎我们的爱好、态度、立场或者价值判断,是要去考察事情本来真实的状态或属性,这种研究有点像科学。另一类是规范性问题,面对这类问题,我们的着眼点主要在于事物“应当”是什么,这里就涉及价值判断和衡量的标准。这两类问题,在中文里,前者叫“实然”问题,后者叫“应然”问题,对应的英文分别是“factual”和“normative”。很显然,我说的真假问题属于“实然”问题,而我说的“对错”与“好坏”问题都属于“应然”问题。

例如,地球绕太阳旋转,这是一件真的事情,是“实然”的,它与“对错”“好坏”无关。如果说它不应该那么转,这就很奇怪了,对不对?所以,对于我们跟自然界的关系,一般来说,是用真假问题来判断的。

那么为什么还要区别“对错”与“好坏”这两种应然问题呢?这稍微有点复杂,容我解释一下。

在伦理学或者道德哲学领域,许多学者认为“对错”与“好坏”可以并应该被区分开来。简单地说,“对错”(right or wrong)是一个道德概念,针对的是“他—我关系领域”,就是在我们与他人相处的情景中,某种行为举止或某种规则是否“应当”。在道德意义上不应当发生的行为,我们称作“错”(wrong),反之则称作“对”(right)。“好坏”(good or bad),主要不是针对我们与别人之间的关系领域,而是“自—我关系领域”,关涉一个人自己的人生观、生活理想或宗教信仰等。

有些哲学家,比如德国的哈贝马斯 ,将对错问题看作道德(moral)问题,而将好坏问题视为伦理(ethical)问题。当然,对于这种区分以及命名,并不是所有哲学家都同意。大家大概知道,哲学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彼此不同意。我认为,区别这两类问题是有意义的,虽然对错与好坏不可能完全割裂(separate),但仍然可以区分(distinguish)。

比如杀人。如果你杀了一个无辜的人,这当然是错的,错到足以判刑。但如果你杀了自己会怎么样?杀人与自杀都是伤害生命,但前者是他—我关系,后者是自—我关系,所以并不一样。我们当然也可以说“自杀是不对的”,但在我前面所做的概念区分框架中,更恰当的说法是“自杀是不好的”。所以,对于一次谋杀,哪怕被害者没有死亡,谋杀者也完全可能被判刑。但如果是一个人自杀未遂,我们一般不会对他定罪。我们不会说,比如“你跳河没有淹死,但你企图伤害一个生命,所以判你十年有期徒刑”。我们反而要帮助当事人,避免其重蹈覆辙。这一讲会讲三类问题:认知领域的真假问题(true or false)、道德领域的对错问题(right or wrong)和伦理领域的好坏问题(good or bad),讨论22个思想实验。一方面是引导大家开始进入有点专业性的问题,思考这些问题与生活实践的关联;另一方面,是请大家尝试进行哲学思维的训练。介绍这些思想实验主要是激发思考和澄清难点,而不是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这是哲学的品格。哲学应当是一个动词,哲学探究意味着无止境的思想旅程。 jmzlZ4WpsbiUcIrgZT/8PA01xC56mUxQ32fT+UCLDHnxXCX1Z4zQMTcdvdfL2wG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