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讲
礼乐传统

中华礼乐传统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周武王灭商后未几病逝,其弟周公旦平定内乱,带兵东征。大乱之后需要大治,周公旦率官制定了一整套严格而又烦琐的礼仪制度,以确定和区分贵族之间的等级,这就是中华历史上有名的“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礼记·乐记》)。周公制礼作乐,当时有非同小可的意义。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大力倡导和历代儒家的不断宣扬不断解释,整个中华形成了重视等级制度、艺术审美重视政治教化的文化传统。

中华礼教的成型与发展

周代礼仪制度及其相关论述,被汉儒整理记录在“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之中。《周礼》记录周代政府六个部门——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的典章制度,《仪礼》记录周代烦琐的礼节仪式,《礼记》博采孔门弟子讨论礼制的文字。“三礼”记录的礼仪制度代代相传并为历代专制王朝袭用,《周礼·考工记》《礼记·乐记》等成为历代士子参加科举的必读书籍。

《周礼·考工记》开宗明义提出等级观,称“国有六职……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国家的各种工作是有分工的:坐下来谈论“道”,这样的人是王公;将“道”整理出来并且付诸行动,这样的人是士大夫;根据材料性能加工,做成百姓用具,这样的人是百工。“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百工做的事情都是圣人创造的,聪明人将它继承下来,代代相守罢了。《考工记》从“明尊卑,别礼仪”的等级观出发,用最多的篇幅最早记录了上层人物的代步工具“舆”的制造过程。其下,《玉人》一节并不记录如何制作玉器,乃记公、侯、伯、子、男……各执什么样的玉器,祭祀天地用什么样的玉器,发号施令用什么样的玉器,表彰个人用什么样的玉器……也就是说,以玉器彰显执玉人的等级;《匠人营国》一节规定周天子的城墙高九雉,诸侯的城墙只能高七雉;周天子的宫殿高七雉,诸侯的宫殿高五雉;周天子城内的竖向大道宽九轨,诸侯城内的竖向大道宽七轨;周天子的环城大道宽七轨,诸侯的环城大道宽五轨……如此递减 。从此,中华造物凡工料、技术分等,莫不从等级制度出发。

如果说《周礼·考工记》重点记录造物活动的等级制度,《礼记·乐记》则重视艺术的教化功能,提出礼乐兼济。“礼”与“乐”目的不同:“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前者使不同等级的人相处和谐,后者使人不要忘记等级差异;途径不一:“乐由中出,礼自外作”,前者指向从内心感发的艺术创造,后者指向从外规范的等级制度;“乐胜则流,礼胜则离”,过多的娱乐会使人散漫,过分强调等级差异会使不同阶层的人走向离析。《乐记》强调艺术与伦理、与政治的关系,强调“乐者,所以象德也”,提出“礼乐不可斯须去身”,礼乐可以起“移风易俗”的教化作用。从此,中华艺术被用作“礼”的附庸、政治的工具,“他律”而不是“自律”——以政治规范艺术而不是让艺术遵循自身规律发展,成为中华艺术一以贯之的主旋律。

图 2-1:[战国]编钟,曾侯乙墓出土

《周礼·考工记》《礼记·乐记》之外,“三礼”对建筑、器用等也有等级规定。如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礼记·曲礼下》),先建宗庙,再建猪圈、马厩,最后建人住的房子;“凡家造,祭器为先,牺赋为次,养器为后”(《礼记·曲礼下》),先造祭器,再造牲畜用具,最后才能造活人用具;“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周礼·卷第六·春官宗伯下》)(图 2-1),不同等级的人使用不同数量的青铜食器;《周礼》还规定用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璜礼北方,圭礼东方,璋礼南方,琥礼西方 ;什么等级的官员手执什么样的玉器,《周礼》各有规定

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开创者,不遗余力地维护周朝等级制度。他与弟子讨论礼制的文字,被弟子集中收集在《论语》《礼记》之中。他反对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也就是在家用八八六十四人行天子之乐,认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他认为紫色乱了正色,民间音乐乱了庙堂雅乐,“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论语·阳货》);他叫喊“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认为觚都做得不像觚了,这世道还像世道吗?

孔子强调礼教,有积极教化的一面。“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礼乐难道是玉帛和钟鼓这些形式吗?不是的,是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和他谈礼乐,又有什么意义呢?怎样成为一个礼仁为本的人呢?“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通过诗来兴发感情,通过礼来养成做人的风范,而人格的最终完成,则要通过艺术来陶养。

孟子作为“亚圣”,与孔子同样维护等级制度。“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五伦”说成为中华古代道德的核心;“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孟子·离娄上》),婚姻“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自由恋爱,“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孟子·滕文公上》),此说为宋明理学利用,礼教成为桎梏妇女的枷锁。孟子学说也有积极教化的一面,如“四心四德”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人性都是向往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的;“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章句下》),对待人要有爱心,要礼貌恭敬,对人有爱心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爱心,对人礼貌恭敬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礼貌恭敬。当然,孟子思想的价值,更在于他“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的理论。

“礼”在三代形成典章制度,经过儒家的大力倡导,在汉代深入人心,与中华官僚体制代代共生,相互扶持,此后等级制度成为中华治国之策、人伦之本。它造就了中华艺术审美的一个特殊现象——以政治教化为目的,藏礼于艺,藏礼于器,“明劝戒,著升沉”([南齐]谢赫《画品》)、“成教化,助人伦”([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礼乐传统,成为中华艺术审美的主旋律。

汉代画像砖石中的“礼”

汉武之后,礼教大兴,厚葬盛行。画像砖石本是西汉中期至东汉后期墓室、享堂的砖石构件,其上雕刻或是模印了图画,这些图画,成为儒家宣传礼教的工具。山东作为孔、孟故里,礼教氛围尤其浓郁。如山东嘉祥武梁祠西壁山尖下第二层从右到左刻“曾母投杼”“闵子骞失棰”“老莱子娱亲”“丁兰供木人”四个孝子故事(图 2-2)。曾子的母亲相信曾子不会杀人,一报、两报、三报都说她儿子杀了人,她慌了,丢下梭子逾墙逃走(事见《战国策·秦策》)。往左看,车下跪着的人是孔子的弟子闵子骞,车上坐着的人是他的父亲。后娘给闵子骞穿芦花铺的“棉袄”,看起来厚,却没有保暖功能;给自己儿子穿丝棉袄,看起来薄,却保暖功能极佳。闵子骞为父亲驾车,冻得哆哆嗦嗦。他父亲很生气,夺过马鞭就抽他。啪的一声,“棉袄”破了,芦花纷纷扬扬地飞了起来,他父亲这才知道是续弦虐待前妻所生,愤怒地提出休妻。闵子骞跪下来替后母求情,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二子寒”,后母在,我虽然冷一点,弟弟却穿得暖和;休了后母,弟弟也穿不暖和了。一席话,说得父亲感愧交加。再往左看,老莱子为了让父母高兴,穿着五颜六色的衣裳,在父母面前扮演百戏。再往左看,邻居向丁兰借东西,丁兰跪在父母牌位面前,问过世的父母是否同意。这四则故事,突出了一个“孝”字(事见[汉]刘向《孝子传》)。

武梁祠西壁山尖下第三层从右到左,刻“曹子劫桓”“专诸刺吴王”“荆轲刺秦王”三个刺客故事(事见《史记·刺客列传》。曹沫是春秋时期鲁庄公手下义士,鲁庄公被齐桓公打败之后会盟割地,曹沫掏出匕首直对齐桓公心窝,要挟齐桓公退还鲁庄公割地,齐桓公只能答应,但回国之后便反悔,管仲劝说齐桓公履行诺言,否则将在诸侯面前信誉扫地。往左看,春秋末年,吴王僚的弟弟公子光企图篡夺僚的王位,假意请僚尝鲜,安排刺客专诸端上僚最爱吃的熟鱼。僚俯身凑近盘子闻香,专诸趁其不备,从鱼腹中抽出匕首,直刺吴王僚要害。僚当场命归黄泉,专诸被砍成肉酱,公子光当上吴王,就是阖闾。再往左看,荆轲匕首正刺向秦王,画像石上,秦王袖子被刺断了,匕首深深地插入了铜柱;秦舞阳吓得哆哆嗦嗦,瘫在地上;荆轲被卫士从身后抱住,拼命挣脱,四面出击的造型充满了爆发力。

图 2-2:[汉]山东嘉祥武梁祠西壁画像故事(此图不包括山尖图画)

转向武梁祠东壁看山尖下第三层图画,其实是西壁“专诸刺吴王”故事的延续:阖闾继位以后,僚的儿子庆忌成了阖闾心腹大患。刺客要离自请砍掉右手,杀死妻子,跑到庆忌身边,说与阖闾有砍手杀妻之恨,骗取了庆忌信任。庆忌带着他去操练水军。船上,要离突然用长矛击刺庆忌。庆忌用尽力气抽出长矛,将要离的头倒插下水,再拎起来,三上三下,对要离说,天下居然有勇士敢来杀我!手下人要杀要离,庆忌阻止说,一天之内别死两个勇士,让他回吴国接受表彰吧,然后倒船而死。要离眼看庆忌死也死得像个丈夫,死也死得义气,羞愧难当,说自己杀了无罪的妻子是不仁,为新君王杀了已故君王的儿子是不义,再贪生就更不义了,还有什么脸面见天下义士呢?于是投江,被人捞起,又自断手足,伏剑而死(事见[汉]赵晔《吴越春秋》)。东西壁这三个故事突出了一个“忠”字。

山东另一块画像石刻“季札挂剑”的故事。吴公子季札出使到徐国,徐国国君很喜欢吴国的剑,季札答应出使回程送给他。季札出使回程经过徐国,徐君却病故了。季札为守信用,在徐国国君坟墓面前磕头致歉,将剑挂在了徐君坟头的树上(事见《史记·吴太伯世家》)。这个故事突出的是一个“义”字。

再看山东画像石《秋胡戏妻》。秋胡出去做官,多年没有见到自己的妻子。回家途中,在桑间陌上见到一个美貌女子,就上前去调戏。女子慌慌张张地逃回了家。刚到家,秋胡回来了。女子这才知道,刚才调戏自己的竟然是自己丈夫!于是愤而自杀(事见[汉]刘向《列女传》)。这个故事突出了一个“节”字。

山东画像石上所有的故事都在教育百姓:要恪守忠、孝、节、义。从画像石可见,汉代礼教思想已经深入到了平民百姓,连工匠对儒家典籍里的故事也烂熟于心。

中华古建筑中的“礼”

中华古典建筑不以单体的个性,而以建筑群体的君臣制约取胜。看多了中华古典建筑,会有雷同之感,而爬到半山腰回头去看,大屋顶纵横交错,正像《阿房宫赋》写的,“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充分体现出了建筑群体的组合之美。中华古典建筑妙就妙在群体组合与制约之美。大屋顶犹如人在礼乐活动中着冠戴帽,“不允许它们像现代混凝土房顶那样,不知羞耻地裸露着自身,并且一刻不停地瞅着天空” ,正体现出中华文化的“礼”字;屋盖严格区分等级:最高级别叫庑殿顶,也叫五脊顶,为皇家所常用;寺庙往往用歇山顶,也叫九脊顶;祠堂往往用悬山顶;民居只能用硬山顶、卷棚顶。

中华有一大类建筑叫“礼制建筑”,不是为民众生活服务,而是从“礼”出发、为等级制度服务的。中华礼制建筑种类繁多,如阙、牌楼、泮池、棂星门、照壁以及华表、金水桥、帝王陵墓等,不能住人,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只是为了宣扬“礼”的重威。历代礼制建筑耗费的民力、财力,大大超过了百姓生活日用的居处建筑。

自从《周礼》强调“惟王建国,辨方正位”,都城要方、要处于正位便被确立为中华历代都城营造的礼制。北京故宫(图2-3)三朝五门和后三宫都沿中轴线对称展开,与北京老城的中轴线叠合,传达了择中立国、立宫的礼制思想。从前门、天安门到故宫南门午门,漫长的前导序列是1300米。天安门后面原来有一条窄窄的走廊,叫“千步廊”,朝见皇帝的人从走廊穿过,心情变得端肃谨慎。出千步廊,天地骤然开阔,朝觐的臣民顿时生出恩威浩荡的感受。20世纪,千步廊被拆除,人们进宫前先行端肃的心理转换也就不复存在。午门正楼与两侧钟鼓楼、两翼雁翅楼呈凹字形,形成三面环抱的威严格局。午门与太和门之间,五座金水桥横跨河上,中间金水桥是皇帝御路。太和门宽九间,深四间,像一排宫殿。从午门到太和门,三大殿的前导序列也占了故宫总长度的大半。过太和门,才看到故宫建筑群的高潮——高耸于白石台基上的“前朝”三大殿。穿过面积2.5公顷的太和殿前广场,终于见到重檐庑殿顶的太和殿。从前门开始的种种前导和铺垫,都是为了突出它最高等级的“金銮殿”。太和殿后,中和殿、保和殿屋顶和开间逐次降级。过保和殿后乾清门,进入作为“后寝”的三宫六院,建筑空间骤然密集。北京故宫建筑群对“礼”的重视,远远超出了对实用与舒适的考虑。

现存皇家园林突出地表现了礼乐相生的审美思想。颐和园东入口附近,一排用于理政的宫殿整饬宏敞,显示出礼制的威严;绕过仁寿殿,昆明湖碧波荡漾,视野豁然开阔;万寿山顶,排云殿和佛香阁高耸入云,成为统领全园建筑的“君”(图 2-4)。万寿山的纵构图与昆明湖的横构图、长廊的线形构图组合,密集的空间与开敞的空间对比,使全园建筑有横,有竖,有主,有从,有君,有臣,井然有序,等级分明,各门开间、门钉路数、梁柱用和玺彩绘 还是苏式彩绘……莫不有等级规定。

图 2-3:[明]北京故宫全景

帝王陵墓是最劳民伤财的礼制建筑,无论秦皇陵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坑,还是汉代帝王陵的棺椁石室,都突出地显示着等级的威严。汉唐以来,帝王陵前往往有一组宏大有序的礼制建筑作为前导序列。清王朝在河北遵化、易县分设东陵、西陵,地面礼制建筑至今基本完好(图 2-5)。从帝王陵往下,按官位等级降低丧葬标准,王公的墓叫“丘”,诸侯的墓叫“封”,百姓的墓叫“坟”:墓葬成为人间等级制度的翻版。

图 2-4:[清]颐和园万寿山排云殿与佛香阁

图 2-5:[清]西陵中的昌陵

中华历代寺庙与石窟中的石刻、壁画、彩塑,其实是宗法社会等级制度的艺术写照。洛阳龙门奉先寺石刻刻卢舍那大佛左右站立着迦叶、阿难,再左右站着文殊、普贤,再左右站着天王、力士:等级分明,如众星拱月。太原天龙山西峰唐代石窟刻大佛脚下有无数小佛,以示对大佛的膜拜(图 2-6)。莫高窟晚唐156窟壁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画旌旗飘扬,鼓乐齐鸣,地方官被前呼后拥,好不威风。明清寺庙内那一铺铺佛像,仍然是释迦、阿难、迦叶、菩萨、天王、力士各守其位,正是人间君君臣臣宗法制度的艺术再现。

如果说中华南方民居布局往往因地制宜灵活变化,北方民居建筑布局则往往更强调“礼”的威严与秩序。北京四合院从大门位置上就区分出了等级。门扇安装在门屋正中,级别最高,叫“广亮门”;门扇装在门屋第二根柱子也就是“金柱”的位置,叫“金柱门”(图 2-7);门扇再往前,到檐柱的位置又差一等,叫“蛮子门”;不设门屋只设门罩级别更低,叫“如意门”,门梁出头,与石抱鼓合称“门当户对”;再次,墙上掏个洞,装上门扇,叫“墙垣门”。百姓只能用蛮子门、如意门或墙垣门。四合院内,大门开在东南,以纳吉气。穿过门屋,转过照壁,朝北的小进房屋供仆人起居,叫“倒座”。穿过垂花门,才进入主人的起居空间:朝南正房由家长夫妇居住;东西两厢中,正出的子女住东厢房,庶出的子女住西厢房,女孩子住西厢房,以体现“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的礼制;厨房在东北,后门在西北。从北方四合院建筑布局充分可见,等级制度无所不在地深入中华民间,化为民间行为的制度法则。

图 2-6:[唐]太原天龙山西峰石刻大佛

南方民间建筑群落之中,徽州建筑群落礼制烙印最重。宗法社会聚族而居,祠堂是徽州村庄最宏敞、最华丽的建筑。嘉靖以后,祠堂又细分为宗祠、支祠和家祠。徽州祠堂按中轴线严格对称,体现着儒家择中的礼仪观;享殿在前,寝殿在后,见先秦前朝后寝的遗制;另有戏台演戏以娱诸神。贞节牌坊、慈孝牌坊、恩荣牌坊等,正是宗法社会皇权、族权、夫权的物化。民居布局总是客厅在前,居室在后,见三代前堂后室礼制的孑遗;客厅以屏门区别内外,太师壁上挂祖先像,太师壁前置条案、供桌以供晚辈摆放供品磕头行礼(图 2-8);内眷住楼上,客馆在仪门之外,体现出儒家明尊卑、别内外的礼仪思想。祠堂、牌坊、民居皆重雕饰,建筑雕刻题材如车胤囊萤、买臣负薪、苏武牧羊等,寄托着儒家修、齐、治、平的理想;“乳姑不怠”等二十四孝图画,则是儒家孝悌观念的图像化。徽州建筑布局、形制及其雕饰背后,体现的是宗法社会的等级观念与伦理道德,建筑被打上了礼乐传统的深深烙印。

图 2-7:[清]北京胡同内金柱门

图 2-8:[清]徽州宏村承志堂

中华器具与服饰中的“礼”

中华古代,“器”与“具”是被区分对待的:“具”落脚在实用,而“器以藏礼”(《左传·成公二年》),“器”常常超越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成为负载礼乐教化意义的工具。孔子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成公二年》),将寄寓“礼”也就是显示等级的“器”看得与名节同等重要。宋代皇家乐队用的排箫,明代宫廷用的玉碗、漆盘,都代表着皇家的威严,谁敢向天子伸手去借?为炫耀皇权无所不能,清代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玉器——大型玉山。“大禹治水图玉山”(图 2-9)重5吨多,当年从新疆运玉出来,一路往地上浇水成冰滑到北京,再转运扬州加工,耗工15万,折白银15000多两,给人的审美感受非常平庸。以器皿体现礼制的风尚也传到了民间。湖北江陵包山大冢楚墓出土凤鸟形连理漆杯,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明代琢玉名工陆子冈作品“青白玉合卺杯”,“合卺杯”(今人称“连理杯”)正是中华婚礼必备的礼制器皿。

图 2-9:[清]“大禹治水图”玉山,故宫博物院藏

西方沙发的设计,纯粹从使人放松出发,人在沙发上,可以坐,可以躺。而在中式座椅上,人只能端坐,规规矩矩地、不歪不斜地坐,时刻不敢放松,不敢忘记礼仪规范。清代,各种雕嵌坐具既大且笨,造型堆砌,装饰繁缛,与宫廷建筑的大空间相配,坐上去就更不舒服了。中华古代的家具设计,不是从使用者舒适考虑,而是从礼仪需要出发的。

自从汉代董仲舒说“五声莫贵于宫,五味莫美于甘,五色莫胜于黄”(《春秋繁露·五行对》)以来,黄色就成为中华最为尊贵的颜色,皇帝服饰才可以用黄色,“黄袍加身”指做皇帝,皇帝钦点叫“高中黄榜”。服饰“十二章”制度——以十二种固定花纹象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不同等级,从三代沿用到清代。万历皇帝的龙袍,用云锦织成五爪金龙君临江崖海水的图案,称“一统江山”(图 2-10)。明清官员的上朝礼服,胸前都缀一块织绣的“补子”(图 2-11),作为区分官员等级的特定符号,就像贴在身上的职务广告。皇帝端坐龙椅,老远就能看见下面跪着的官员各是几品。中国历朝历代都修《舆服志》,不是记录服饰工艺,而是记录服饰制度。中华古代将大量人力物力投掷在冠服之类等级制度的修订上,《古今图书集成·礼仪典》用数十万字篇幅详细记录了历代冠服制度。穿衣戴帽、各人自便的事情,在中华也被制度化了。直到孔乙己生活的近代,长衫与短裋仍然标志着穿衣人的不同身份,“布衣”成为平民百姓的代称。

图 2-10:[清]云锦织“一统江山”图案

图 2-11:[明]云锦织一品官礼服补子“仙鹤祥云”图案

西方服装设计尺寸精确,长短大小都从适合人体出发;中华古代服饰设计围绕等级制度和教化目的展开,穿衣不仅是为御寒,更为彰显礼教,显示等级身份;不是强化人的性别特征,而是尽量遮掩人体的敏感部位。宽袍大袖使人只能文质彬彬,无法有任何过激行动,一举手,一投足,都拉开一个大面,显得宽博,有教养,有气度。民国期间,孙中山倡导服装改革。中山装尺寸精确,长短大小都从适合人体、方便动作出发,风纪扣则体现出民族特色,“扣”是为了端正“风纪”,不忘“礼”的约束。

◇◇◇

中华制度化的“礼仪”与西方人本主义的“礼仪”实质完全不同。西方礼仪重视个体的仪表、教养、风度,以个体的教养汇成群体的、社会的礼貌;中华礼仪教条化繁缛化,不是出自个体的自觉,而是出于群体被迫的遵从,是统治者驾驭民众的手段,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正因为中华礼仪缺少内心感发而以制度规定并从外力约束,所以,号称“礼仪之邦”的中国,许多同胞走出国门以后,遭到国际人士礼仪方面的非议。

真正美好的社会,不表现于民众对权势的敬畏、崇拜或是仰慕,而表现为公民心灵自由健康地发展,有信心、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一生。礼乐相济,作为治国安邦和调适人性的两手,会在中国传承下去。同时,中国人有必要对中华异化了的礼乐传统加以认识和反思、改造和扬弃。 GBw8sB1K3TWbA2cU5jA5GDWzIZbVCxAa+uClJOqgND3tm+7I1Rmddvq1XqgrRhD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