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20世纪初,人们还普遍认为我们所知道的世界是完全固定不变的。地球可能曾经是一大团气体和熔岩,但现在一切都冷却下来了,形成了我们如今所看到的一成不变的陆地和海洋。然而,1912年德国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理论。他认为地球曾经由海洋和被他称为“盘古大陆”的超级大陆组成,而后盘古大陆分裂成我们如今所知道的大陆。魏格纳还认为,这一过程一直延续到今天,地球的大陆仍然在移动。魏格纳的理论解释了为什么相似或相同的化石和岩石类型会出现在相隔很远的地方,但他并没有解释促使大陆板块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20世纪60年代,大陆漂移理论得到了一种崭新的、涉及面更广的理论的支持:岩石圈——地球的外层岩石壳,包括地壳和上地幔——是由许多巨大的、可移动的“构造”板块组成。岩石圈大约有7个大板块和7个小板块,它们组成的岩石圈位于软流圈 的顶部,由于软流圈是地球地幔中较热的一层,因此更具可塑性和移动性。板块相互远离,熔岩从下面的软流圈上溢而成,形成新的岩石圈。这一过程被称为“海底扩张”,同时也解释了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里洋中脊 的成因。在其他板块边界处,一个板块在另一个板块之下滑动,部分岩石圈由于被挤压至地底深处而被加热并融化。在其他板块边界处,板块仅是滑过彼此(或擦边而过),因此岩石圈安然无恙,一切如常。
对地震和火山活动发生地点的研究以及对海底的航空测绘证实了“大陆漂移”理论,并证明是板块运动造成了这些地质扰动。然而,对于是什么推动了板块的运动仍存在许多争论。
第一种理论认为,来自地核的热量在软流圈中引起对流,从而导致构造板块的运动。然而,最近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成像并未发现这一理论所说的对流单元。相反,人们认为地核处有羽流 或热通道存在,但这也没有得到证实。
第二种理论是,构造运动部分是由重力驱动的,因为海底的熔融岩石在板块边缘处冷却凝固,变得更加致密并滑动到邻近的板块下方,并导致进一步的运动。
第三种理论认为,地球的自转和潮汐对地壳施加了一种力,导致了构造板块的运动。
也许在某种程度上,答案会是所有这些因素的结合。
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就知道动物能够预测地震的发生。公元前373年,希腊历史学家记载:在一场毁灭性地震发生的前几天,大量老鼠、蛇和鼬鼠逃离了希腊的海利斯城,鱼剧烈翻跳,母鸡停止下蛋,蜜蜂离开蜂巢。2004年的节礼日 ,斯里兰卡和泰国的大象将人们从巨大海底地震引发的毁灭性海啸中解救出来,并将人们带到较高的地方避难。美国的研究报告称,地震发生前,当地报纸上增加了许多宠物丢失的报道。
那么,这些动物发现了哪些地震仪遗漏的信息呢?如果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那么人类就能更好地预测地震的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