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晴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此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2009年9月,中国端午节民俗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传说端午节又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的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古人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重五是犯禁忌的日子,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熏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美食。“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一首旧时流行甚广的描写端午节的民谣。
端午“追踪屈子图”(清《点石斋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