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道德与情感

从我们自己的经历和内心体验可以得知,我们有意识的行为都源于我们的欲望和恐惧。直觉告诉我们,我们的同类和高等动物也是如此。人人都试图逃避痛苦和死亡,寻求快乐。我们的行为都受冲动支配,这些冲动的组织使我们的行为总体上是为了保存自我和种族。饥饿、爱、痛苦、恐惧都是支配着个体自我保存本能的内在力量。与此同时,作为社会存在,我们在与同胞的关系中也会被同情、骄傲、仇恨、权力需求、怜悯等情感所打动。所有这些难于言表的原始冲动都是人类行为的源泉。倘若这些强大的原始力量不再搅动我们的内心,所有这些行为都将停止。

虽然我们的行为看起来与高等动物有很大不同,但两者的原始本能却非常相似。最明显的区别来自于,在人这里发挥重要作用的是一种相对强大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以及作为辅助的语言和其他符号工具。在人这里,思想是组织因素,介于作为原因的本能与作为结果的行为之间。这样一来,想象力和理智就作为原始本能的仆人进入了我们的存在。但它们的介入使我们的行为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本能的直接要求。通过它们,原始本能依附于越来越遥远的目的。本能将思想付诸行动,而思想又激起了由情感激发的中间行为,这些情感同样与最终目的相联系。通过反复操作,这一过程使思想和信念获得并保持着一种强大的效力,甚至在赋予它们以力量的目的被遗忘很久之后也是如此。在这种强烈的假冒情感依附于业已失去其往昔有效意义的物体上的反常情况下,我们谈到了拜物教。

然而,我所指出的这个过程在日常生活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上,经由这个过程(也许可以把它称为情感和思想的精神化),人无疑拥有了他所能获得的最为微妙和高雅的愉悦:艺术创造和逻辑思维之美所带来的愉悦。

据我所知,有一个因素处于所有道德教导的开端。如果个体的人屈服于其原始本能的召唤,只为自己逃避痛苦和寻求满足,那么所有人合在一起的后果必然是一种充满恐惧和各种苦难的不安全状态。如果除此之外,他们还从一种个体主义的也就是自私的立场运用自己的理智,把生活建立在一种幸福而独立的存在幻觉之上,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与其他原始的本能和冲动相比,爱、怜悯和友谊等情感太过软弱和狭窄,无法引导人类社会进入一种可以容忍的状态。

如果自由考虑,那么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足够简单的,而且似乎与过去一脉相传的智者的教导相呼应:所有人都应该让自己的行为遵循同样的原则,通过遵循这些原则,所有人都应当获得尽可能大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以及尽可能小的痛苦。

当然,这个总体要求还太过模糊,我们尚不能满怀信心地从中得出具体规则来指导个人的行为。事实上,这些具体规则必须随环境而变。如果这就是阻碍那个深刻观念的主要困难,那么人类千年来的命运将比过去或现在的实际情况幸福得多。人类将不会动用武力和诡计互相残杀、折磨和剥削。

毋宁说,那个一直困扰着所有时代圣贤的真正难题是这样的:如何才能让我们的教导在人的情感生活中施展威力,使其影响能够抵挡个人原始心灵力量的压力?当然,我们不知道过去的圣贤是否真正自觉地以这种形式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但我们的确知道他们是如何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的。

早在人类成熟之前,也就是说,在人类面对这样一种普遍的道德态度之前,对生命危险的恐惧已经使他们把释放那些令人害怕或令人愉快的自然力量的能力归于各种想象中的无形个体。他们相信,处处支配着他们想象力的那些东西在精神上是按照自己的形象造的,但被赋予了超人的能力。这些都是上帝观念的原始前身。对于这种东西的存在及其非凡能力的信仰首先产生于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的恐惧,它已经对人和人的行为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其影响之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因此毫不奇怪,人们是通过将道德观念与宗教紧密联系起来而开始建立适用于所有人的道德观念的。这些道德主张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这可能与人类宗教文化从多神论走向一神论有很大关系。

于是,普遍的道德观念最初的心理力量源于与宗教的联系。然而在另一个意义上,这种紧密联系对于道德观念是致命的。一神论宗教在不同的民族和群体那里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尽管这些差异绝非根本性的,但它们很快就比那些共同的要素被更强烈地感觉到。这样一来,宗教常常引起敌意和冲突,而不是把人类与普遍的道德观念结合在一起。

后来,自然科学的发展对思想和实际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现代更是削弱了各个民族的宗教情感。因果和客观的思维模式虽然并不必然与宗教领域相矛盾,但不大可能使大多数人深化宗教意识。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宗教与道德在传统上的密切联系已经严重削弱了道德思想和道德情感。在我看来,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政治方式野蛮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再加上新技术手段那令人生畏的效率,野蛮化已经对文明世界构成了可怕的威胁。

当然,我们欣慰地看到,宗教在为实现道德原则而努力。然而,道德律令并不仅仅是教会和宗教的事情,它也是全人类最宝贵的传统财富。让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媒体的位置,或者拥有其竞争方法的学校的位置!一切都受制于对效率和成功的狂热崇拜,而不是受制于与人类社会的道德目的相关的事物和人的价值。此外,还必须加上残酷的经济斗争所导致的道德败坏。然而在宗教领域之外,对道德感的刻意培养也应当有助于引导人们把社会问题看作是甘于为更好的生活而服务的良机。因为单纯从人的观点来看,道德行为并不仅仅意味着严格要求放弃一些想要的生活快乐,而是善良地期待所有人都能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这种观念首先意味着一个要求,即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发展其潜在天赋。只有这样,个人才能获得其应有的满足感;也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实现其最大程度的繁荣。因为一切真正伟大和鼓舞人心的东西都是由可以自由劳动的个人创造的。只有在生存安全所需的范围内,限制才是正当的。

由这种观念还可以推出:我们不仅必须容忍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的差异,而且事实上应当欢迎这些差异,并将其视为对我们存在的丰富。这是所有真正宽容的本质;没有这种最广泛意义上的宽容,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问题。

按照这里简要说明的意义,道德并不是一个固定、僵化的体系,而是一个可以用来而且应当用来判断生活中所有问题的立足点。它是一项永无尽期的任务,始终指导着我们的判断,激励着我们的行为。

你能想象任何一个真正充满这种理想的人会对下述情形感到满足吗?——

如果他从他的同胞那里得到的商品和服务回报远远多于其他大多数人;

如果他的国家认为自己在军事上暂时安全,因此对建立一个超国家的安全和正义体系的愿望置之不理;

当世界上其他地方无辜的人正在遭受残酷的迫害、被剥夺权利甚至被屠杀时,他能消极地甚至漠不关心地袖手旁观吗?

问这些问题就是回答这些问题! rN+OdZFlf4FcIEqSqiURo6bdjZLPEbQ8oMky/YealxCTP1B2OA8lkqKlJwtVMQv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