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老挝铜鼓的类型

老挝拥有各种类型的铜鼓,虽然多寡不一,但种类齐全,而且与中国及其他国家的铜鼓相比,其纹饰既有共同性,又有一些地方与民族特色。

课题组2013年和2018年的两次调查,基本穷尽了老挝所有的馆藏铜鼓,计有老挝国家博物馆6面,琅勃拉邦博物馆63面,沙湾拿吉博物馆6面,占巴色省博物馆3面,南塔博物馆3面。这81面铜鼓囊括了黑格尔铜鼓分类的所有类型。

一、黑格尔Ⅰ型铜鼓

黑格尔Ⅰ型铜鼓共有6面。其中4面出土于沙湾拿吉省(Savannakhet),现分别存放在沙湾拿吉博物馆(3面)和老挝国家博物馆(1面);1面收集于占巴色(Champasak),现藏占巴色省博物馆;1面收集于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现藏琅勃拉邦博物馆。因无出土的科学记录及伴生器物,这些铜鼓的年代无从确定。但从形制和纹饰来看,这6面铜鼓与广西罗泊湾汉墓出土的铜鼓和越南的一些东山铜鼓非常相似。如鼓面边缘常有4只单蛙塑像,鼓胸和鼓身常有羽人划船纹和羽人舞蹈纹,有的还有牛、马、羊、鹿、猪等纹饰。越南学者认为,东山铜鼓起源于公元前7世纪,一直延续到宋代 。中国学者李伟卿认为,黑格尔Ⅰ型铜鼓的年代从春秋中期到宋代 ,与之大体相符。但跨越的时间过长,对于具体鼓的断代意义不大。如果按照李昆声和李安民的分类,将黑格尔Ⅰ型铜鼓分为黑格尔Ⅰ型石寨山式、文山式和东山式的话,老挝发现的6面黑格尔Ⅰ型铜鼓从器型和纹饰来看,与黑格尔Ⅰ型东山式铜鼓最为接近。李昆声和李安民认为,黑格尔Ⅰ型东山式铜鼓的年代是战国末年至东汉 。据此推测老挝黑格尔Ⅰ型铜鼓的年代大体相当于中国汉代和汉代之后。

二、黑格尔Ⅱ型铜鼓

黑格尔Ⅱ型铜鼓共有5面。其中4面出土于沙湾拿吉省,现分别存放于沙湾拿吉博物馆(3面)和老挝国家博物馆(1面);1面出土于占巴色,现藏占巴色省博物馆。老挝黑格尔Ⅱ型铜鼓与越南的黑格尔Ⅱ型铜鼓极为相似。尽管老挝黑格尔Ⅱ型铜鼓较少,但器形和纹饰也有早期和晚期的不同。据越南学者研究,越南黑格尔Ⅱ型铜鼓早期年代为10世纪,晚期年代为10—16世纪 。但中国很多学者不认同,如王克荣认为黑格尔Ⅱ型铜鼓是春秋战国至唐代的作品 ,李伟卿认为黑格尔Ⅱ型铜鼓的年代是东汉至唐代 ,汪宁生认为黑格尔Ⅱ型铜鼓的年代是魏晋至清代

三、黑格尔Ⅲ型铜鼓

黑格尔Ⅲ型铜鼓共有69面。其中,39面原藏琅勃拉邦王宫,现藏琅勃拉邦博物馆;23面原藏香通王宫,现藏琅勃拉邦博物馆;3面收集自南塔省(Namtha)万普卡县(Viangphoukha)克木人家,现藏南塔博物馆;3面出土于沙湾拿吉省,现藏老挝国家博物馆;1面原为占巴色王宫旧藏,现藏占巴色省博物馆。器型与中国西盟型铜鼓比较相似,但纹饰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如老挝黑格尔Ⅲ型铜鼓上常见有大象、田螺、稻株、蝉、变色龙、鬼针草等立体塑像,这反映了老挝稻作文化的地方和民族特点。大象是热带雨林地区常见的动物,从前老挝先民还有“象耕”;变色龙可预测雨水,若变色龙出现频繁,则可能会天旱;鬼针草是常见于稻田旁的植物,雨季以来,便疯长不止;至于田螺、蝉等都是稻田和树上常见的动物。越南学者普遍认为,黑格尔Ⅲ型铜鼓的年代是5世纪 ,但中国有的学者认为是从唐到近代 ,有的学者认为是从宋朝到现代 ,有的学者认为是从明清到近代

四、黑格尔Ⅳ型铜鼓

黑格尔Ⅳ型铜鼓仅有1面,出土于琅勃拉邦,现藏老挝国家博物馆。与现藏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的Lsb-5760号铜鼓 极为相似。一般认为,黑格尔Ⅳ型铜鼓的年代为宋至清末。

旧藏占巴色王宫,现藏占巴色省博物馆(馆藏编号44)。

鼓高56、面径88、胸围300、腰围237.5、足围305、壁厚0.3厘米。

图2–1 黑格尔Ⅰ型铜鼓之C1号铜鼓

鼓面中心太阳纹10芒,芒间饰翎眼纹,光体凸出,芒体壮硕。1弦或2弦、3弦分晕,共10晕:第1晕雷纹;第2、8晕切线同心圆圈圆点纹;第3、6晕为26只首尾相接、逆时针环飞的翔鹭纹;第4晕为主晕,有5人一组的羽人纹4组,间夹对称分布的圆顶干栏式房屋两座,船形干栏式房屋两座,屋内纹饰不清,圆顶干栏式房屋内分为8格,格内可模糊见到放置有铜鼓等物;第5晕鸟纹;第7、9晕锯齿纹;第10晕光素。鼓面逆时针环立单蛙4只,蛙体肥硕。鼓胸2弦分晕,共6晕:第1、3晕锯齿纹;第2、5晕切线同心圆圈圆点纹;第4晕船纹,船上有羽人4个,船间有鸬鹚和鱼纹;第6晕鸬鹚纹。鼓腰2弦分晕,共4晕:第1晕由锯齿纹夹切线同心圆圈圆点纹纹带或双行切线同心圆圈圆点纹纹带纵向分隔为8格,其中对称分布、较窄的2格内有6至7只竖向排成两列的鸬鹚,将纹带均匀分隔成对称的两大部分,另6格每格纹饰又分成上下两层,上层为3只鸬鹚,下层为羽人舞蹈纹,3个羽人一手执盾一手作挥舞状;第2、4晕锯齿纹;第3晕切线同心圆圈圆点纹。鼓足素面。胸腰间有对称分布的扁耳4只,上饰稻穗纹。鼓身对称合范线2道,鼓面、鼓身有多处垫片痕。

2008年1月出土于沙湾拿吉省威拉布里区西蓬村(Xepon, Vilabouly District),现藏老挝国家博物馆。

鼓高76、面径98.7、胸围339.5、腰围256、足围321、壁厚0.36厘米。

图2–2 黑格尔Ⅰ型铜鼓之W201号铜鼓

鼓面中心太阳纹12芒,芒体壮硕,鼓面纹饰铸造简粗,自内而外可辨有圆圈圆点纹、栉纹、切线圆圈圆点纹、翔鹭纹、复线菱形纹。鼓面立有单蛙4只,蛙体肥硕,蛙头朝外。鼓胸纹饰锈蚀不清,可识2、3弦分晕,共7晕:第1晕锯齿纹,第2晕纹饰不清,第3晕勾连雷纹,第4晕不清,第5晕4组船纹、羽人竞渡纹,第6、7晕模糊不清。鼓腰2、3、4弦分晕,共6晕:第1晕为主晕,以双排锯齿纹、双排切线圆圈圆点纹夹勾连雷纹纹带将其分为10格,每格又用弦纹分隔成上下两层,上层为蛇身兽首纹,下层除位于两侧合范线处的两格为空白外,其余均为羽人舞蹈纹;第2、6晕锯齿纹;第3、5晕切线圆圈圆点纹;第4晕勾连雷纹。鼓足光素无纹。胸腰间扁耳4对,饰稻穗纹。合范线2道,鼓身有多处垫片痕迹。

出土于占巴色省巴査恩·査仑索库县(Bachien Chaleun Souk)桑珂尼村(Songkhone Village)

现藏占巴色省博物馆(馆藏编号46)。

鼓高34、面径44.6、胸径42.7、腰径37.5、足径44.8、壁厚0.25厘米。

图2–3 黑格尔Ⅱ型之C3铜鼓

鼓面断裂残缺严重,中央平滑光素。2、3弦分晕,共5晕:第1、3晕为反S形纹,第2晕同心圆圈纹,第4、5晕光素。鼓沿逆时针环立单蛙塑像4只,已缺2只,蛙体壮硕。缘外伸1.7厘米。鼓胸1、2弦分晕,共7晕:第1、3、5、7晕为反S形纹,第2、6晕为同心圆圈纹,第4晕为细弦纹。鼓腰1、2弦分晕,共4晕:第1晕细弦纹,第2、4晕反S形纹,第3晕同心圆圈纹。腰足之际有一圈凸棱,将腰与足分为明显的两部分。鼓足1、2弦分晕,共4晕:第1、3晕为反S形纹,第2晕同心圆圈纹,第4晕复线角形纹,足下端光素。胸腰间有扁耳两对,现存一对。每耳上开长方形孔两个,耳面光素。合范线2道,鼓面有多处垫片痕。

1980年出土于沙湾拿吉省赛布里区巴肯卡宝村(Ban Kengkabau,Saibuly District)

现藏沙湾拿吉博物馆。

鼓高34.2、面径46、胸径43、腰径36.1、足径43.7、壁厚0.25厘米。

图2–4 黑格尔Ⅱ型之S3号铜鼓

鼓面纹饰模糊不清,中心现可辨2弦分晕,共6晕:第1晕栉纹,第2、3晕切线圆圈纹,第4晕鸟纹,第5、6晕模糊不清。鼓沿逆时针环立青蛙4只,边缘外伸1.3厘米。鼓胸1、3弦分晕,共5晕:第1、4晕栉纹,第2、3晕圆圈圆点纹,第5晕光素。鼓腰1弦分晕,共3晕:第1、3晕栉纹,第2晕圆圈圆点纹。腰足之际凸起一圈凸棱。鼓足1弦分晕,共4晕:第1、3晕栉纹,第2晕圆圈圆点纹,第4晕角形纹。胸腰间有扁耳两对,耳中部开一长方形孔,耳面光素。假合范线2道,鼓面有少量垫片痕。

出土于沙湾拿吉,现藏老挝国家博物馆。

鼓高44.7、面径69.5、胸径66.1、腰径59.5、足径75.6、壁厚0.5厘米。

图2–5 黑格尔Ⅱ型之W197号铜鼓

鼓面中心太阳纹8芒,光体圆凸,芒体尖细,2、3弦分晕,共8晕:第1晕莲花纹;第2、4、6晕内侧方框凸点纹,外侧为8瓣花纹、树形纹组合;第3、5、7、8晕菱形凸点纹。边缘凸起、光素。鼓面逆时针环立有2蛙累蹲塑像1对,单蛙塑像1对,相间对称分布。缘外伸1.1厘米。鼓胸2弦分晕,共3晕:第1、3晕菱形凸点纹,第2晕方形对角戳印纹外加树枝纹、方框凸点纹。胸腰之际有一圈凸棱。鼓腰2、3弦分晕,共4晕:第1、3晕菱形凸点纹,第2晕方形对角线戳印纹外加树枝纹、方框凸点纹,第4晕外为复线橄榄形内为6瓣花纹。腰足之际有一圈突棱,足2弦分晕,共2晕:第1晕莲花纹,第2晕方形对角线戳印纹外加树枝纹、方框凸点纹。鼓耳2对,耳面饰稻穗纹。合范线2道,鼓面、鼓身有少量垫片痕。

原为占巴色王宫旧藏,现藏占巴色省博物馆(馆藏编号45)。

鼓高46.5、面径63.2、胸径57、腰径47.5、足径50.1、壁厚0.3厘米。

图2–6 黑格尔Ⅲ型之C2号铜鼓

鼓面中心太阳纹12芒,芒尖穿2弦,芒间光素。3弦分晕,共16晕:第1、7、13晕栉纹,第2、6、8、14晕为同心圆圈纹组成的太阳纹,第3、9、15晕为谷粒纹,第4、12晕为鸟纹,第5、10、11晕为花瓣纹、菱形纹、鸟纹相间的组合纹,第16晕为对称分布的4组3朵10瓣花纹一组的纹饰。边缘饰稻穗纹。鼓面边沿逆时针环立3蛙累蹲塑像4组。鼓面边缘外伸3厘米。鼓胸3、4弦分晕,共4晕:第1晕为栉纹、回形纹;第2晕为由同心圆圈纹、四周填短线组成的太阳花纹;第3晕为谷粒纹;第4晕上部谷粒纹、水波纹、叶脉纹,中下部光素。鼓腰3弦分晕,共10晕:第1、9晕为谷粒纹;第2、4、6、8晕为太阳花纹;第3、7晕为栉纹、回形纹;第10晕上部为谷粒纹、水波纹、叶脉纹,下部为叶脉纹、水波纹、谷粒纹,中间光素。一侧鼓耳下、鼓腰第9、10晕处,沿假合范线自上而下有3只田螺和3只下行大象的立体塑像。鼓足3弦分晕,共3晕:第1晕为同心圆圈纹组成的太阳花纹,第2晕为栉纹、回形纹,第3晕为谷粒纹。足底部为弦纹。胸部有长窄条形扁耳两对,上饰稻穗纹、弦纹。假合范线4道,对称分布,其中2道穿过两耳之间。

原藏琅勃拉邦王宫,现藏琅勃拉邦博物馆。

鼓高46.4、面径70.4、胸径64.5、腰径51.4、足径54.7、壁厚0.3厘米,重18.50千克。

图2–7 黑格尔Ⅲ型之LP568(51)号铜鼓

鼓面中心太阳纹12芒,芒体尖细,芒尖穿透3弦,每3芒间饰1朵10瓣花纹,共4朵。2、3弦分晕,共18晕:第1、3、7、9、14、16晕圆圈圆点外填短线而成的太阳纹,第2、8、15晕栉纹,第4、10、17晕复线菱形凸点纹,第5、18晕10瓣花纹,第6、13晕鸟纹,第11、12晕菱形纹、10瓣花纹、鸟纹。边缘饰稻穗纹,鼓沿逆时针环立3蛙累蹲塑像4组。缘外伸2.6厘米。鼓胸2、3弦分晕,共5晕:第1、3晕圆圈圆点外填短线而成的太阳纹;第2晕栉纹;第4晕复线菱形凸点纹;第5晕上部为谷粒纹、水波纹、叶脉纹,中下部光素。鼓腰2、3弦分晕,共10晕:第1、9晕复线菱形凸点纹;第2、4晕圆圈圆点外填短线而成的太阳纹;第3、7晕栉纹;第5晕10瓣花纹;第6、8晕圆圈圆点纹;第10晕上下皆为谷粒纹、水波纹、叶脉纹,中间大部光素。一侧鼓耳下,鼓腰第10晕有玉树一棵,树干上自上而下立有3只田螺和3只下行大象。鼓足2、3弦分晕,共4晕:第1晕栉纹,第2晕圆圈圆点纹,第3晕复线菱凸点纹,第4晕谷粒纹。足底外缘饰稻穗纹。胸部叉根扁耳两对,面饰弦纹、稻穗纹。假合范线2道,鼓面有多处垫片痕。

原藏琅勃拉邦王宫,现藏琅勃拉邦博物馆。

鼓高51.3、面径65.8、胸径60.2、腰径47.4、足径50.8、壁厚0.4厘米,重18千克。

图2–8 黑格尔Ⅲ型之LP574(22)号铜鼓

鼓面中心太阳纹8芒,芒体尖细,中心残补,芒间饰翎眼纹。1、2、3弦分晕,共24晕:第1、5、12、19晕谷粒纹,第2、4、8、9、13、18、21晕圆圈圆点外填短线而成的太阳纹,第3、6、7、15、23晕栉纹,第10晕鸟纹,第11晕雷纹,第14晕复线菱形凸点纹,第16、22晕双行谷粒纹,第17、20晕6瓣花纹、鱼纹、鸟纹,第24晕光素,边缘饰稻穗纹。鼓沿逆时针环立单蛙4只,已缺2只。第19、20晕交接处部分断裂下陷。边缘外伸2.3厘米。鼓胸1、2弦分晕,共7晕:第1、4、5晕圆圈圆点纹与圆圈圆点外填短线而成的太阳纹相间;第2晕栉纹;第3晕谷粒纹;第6晕双行谷粒纹;第7晕上部谷粒纹、水波纹,中下部光素。鼓腰1、2弦分晕,共10晕:第1、7、9晕圆圈圆点纹与圆圈圆点外填短线而成的太阳纹相间;第2晕谷粒纹;第3、8晕栉纹;第4晕复线菱形凸点纹;第5晕光素;第6晕双行谷粒纹;第10晕上下皆为谷粒纹、叶脉纹、水波纹,中间大部光素。鼓足1、2弦分晕,共5晕:第1晕谷粒纹,第2晕栉纹,第3晕圆圈圆点纹与圆圈圆点外填短线而成的太阳纹相间,第4晕双行谷粒纹,第5晕弦纹,一侧合范线的鼓足部分立有上行变色龙1只。胸部叉根扁耳两对,饰弦纹、稻穗纹。假合范线2道。

原藏琅勃拉邦王宫,现藏琅勃拉邦博物馆。

鼓高43.4、面径58、胸径50.8、腰径38.5、足径43、壁厚0.25厘米,重17.7千克。

图2–9 黑格尔Ⅲ型之LP584(39)号铜鼓

鼓面中心太阳纹12芒,芒间饰翎眼纹。2、3弦分晕,共14晕:第1、6、12晕圆圈圆点纹,第2、7晕栉纹,第3、11晕鸟纹,第4、5、9、10晕复线菱形纹、鸟纹,第8晕上下水波纹夹谷粒纹,第13晕谷粒纹,第14晕光素。边缘饰稻穗纹。鼓沿逆时针环立双蛙累蹲塑像4组。缘外伸3厘米。鼓胸2、3弦分晕,共5晕:第1晕复线菱形纹,第2晕圆圈圆点纹,第3晕栉纹,第4晕上下水波纹夹谷粒纹,第5晕大部光素。一侧鼓耳、两侧鼓胸第5晕鼓耳两侧各有一古体老挝文印章(中文意思为“大”),两侧各有1条变色龙(变色龙与雨水有关,变色龙出现频繁,则旱)。鼓腰2、3弦分晕,共8晕:第1、7晕上下水波纹夹谷粒纹;第2、6晕栉纹;第3、5晕圆圈圆点纹;第4晕光素;第8晕上部位谷粒纹、叶脉纹,本晕一侧鼓耳下饰2棵稻株,每稻株根底各立1只田螺塑像,2棵稻株之间自上而下立蝉1只,下行大象2只。鼓足2、3弦分晕,共4晕:第1晕圆圈圆点纹,第2晕栉纹,第3晕复线菱形纹,第4晕弦纹。胸部叉根扁耳两对,饰复线菱形纹、弦纹、稻穗纹。对称假合范线2道。

原藏琅勃拉邦王宫,现藏琅勃拉邦博物馆。

鼓高52、面径67.2、胸径61.3、腰径50.9、足径58、壁厚0.3厘米,重21.95千克。

图2–10 黑格尔Ⅲ型之LP594(62)号铜鼓

鼓面中心太阳纹12芒,芒体尖细穿2弦。3弦分晕,共18晕:第1、2、9、10、15、16晕圆圈圆点纹,第3、6晕栉纹,第4、14晕鸟纹,第5晕雷纹,第7、8、12、13晕复线菱形纹、鸟纹,第11晕复线菱形凸点纹,第17晕谷粒纹,第18晕光素。边缘饰稻穗纹,鼓沿逆时针环立3蛙累蹲塑像4组。缘外伸2.7厘米。鼓胸3弦分晕,共6晕:第1晕谷粒纹;第2、5晕栉纹;第3、4晕圆圈圆点纹;第6晕上部为谷粒纹、水波纹,中下部光素。鼓腰3弦分晕,共12晕:第1、5、11晕谷粒纹;第2、3、9、10晕圆圈圆点纹;第4、8晕栉纹;第6晕光素;第12晕上下皆为谷粒纹、叶脉纹、水波纹,中间大部光素。一侧鼓耳下,鼓腰第1晕和第10晕各立有1只乌龟塑像,第2、3、4、5、7、8晕各有1只田螺塑像,这些塑像呈垂直线状排列。第12晕有2棵稻株纹,稻株根部各有1只乌龟,稻秆上各有1只蝉,2棵稻株之间上下排立3只下行大象,大象正前立1只田螺。鼓足3弦分晕,共5晕:第1晕栉纹,第2、3晕圆圈圆点纹,第4晕谷粒纹,第5晕光素,底缘饰稻穗纹。胸部叉根扁耳两对,一侧鼓耳饰卷叶纹、稻穗纹、弦纹。另一侧饰莲花纹、稻穗纹、弦纹。假合范线6道,3道一组,对称分布,一侧合范线上、鼓腰第10晕处有1株水蕨菜,对称处疑原有1株已缺失。

原藏琅勃拉邦王宫,现藏琅勃拉邦博物馆。

鼓高49.3、面径66.2、胸径59、腰径48、足径50.1、壁厚0.3厘米,重18.65千克。

图2–11 黑格尔Ⅲ型之LP599(52)号铜鼓

鼓面中心太阳纹12芒,中央光体圆突,光体外侧另刻12芒太阳纹,芒根间饰翎眼纹,芒尖穿3弦,尖端各连一心形卷叶纹至第1晕内。3弦分晕,共16晕:第1、7晕栉纹,第2、3、8、14晕圆圈圆点外填短线而成的太阳纹,第4、9、15晕复线菱形纹,第5晕11瓣花纹,第6、12晕鸟纹,第10、11晕复线菱形纹、11瓣花纹、鸟纹,第16晕光素。边缘饰稻穗纹,鼓沿逆时针环立3蛙累蹲塑像4组,其间另立有4只头朝外蹲伏狮子塑像,与每组累蹲蛙逐一相隔。缘外伸2.9厘米。鼓胸3弦分晕,共5晕:第1晕谷粒纹;第2晕栉纹;第3晕圆圈圆点外填短线而成的太阳纹;第4晕复线菱形纹;第5晕上部为谷粒纹、叶脉纹,中下部光素。鼓腰3弦分晕,共10晕:第1、9晕为复线菱形纹;第2、8晕圆圈圆点外填短线而成的太阳纹;第3、7晕栉纹;第4、6晕谷粒纹;第5晕11瓣花纹;第10晕上部谷粒纹、水波纹、叶脉纹,下部为叶脉纹、水波纹、谷粒纹,中间大部光素。一侧鼓耳下的合范线上,鼓胸、鼓腰至鼓足部立有一连串动物塑像,自上而下有龟、朝下坐象、变色龙、双尾变色龙、水烧甲、3只田螺、老鼠、3只大象、1头犀牛、2条变色龙,鼓腰第10晕处立稻一株,稻株上有2只向上爬行的老鼠。鼓足3弦分晕,共5晕:第1晕谷粒纹;第2晕栉纹;第3晕圆圈圆点外填短线而成的太阳纹;第4晕复线菱形纹;第5晕谷粒纹,谷粒纹上另饰顺时针相间的乳钉与23只变色龙。足底外缘饰稻穗纹。胸部叉根扁耳两对,两侧鼓耳饰稻穗纹、弦纹、连珠纹、卷叶纹,两耳中部及下部各立有变色龙塑像。假合范线4道,对称分隔,其中2道穿过两耳之间。鼓面有16处垫片痕,鼓身少。

原藏琅勃拉邦王宫,现藏琅勃拉邦博物馆。

鼓高48.7、面径69.8、胸径63.4、腰径52、足径53.6、壁厚0.4厘米,重20.60千克。

图2–12 黑格尔Ⅲ型之LP604(60)号铜鼓

全身多处残补。鼓面中心太阳纹16芒,光体中心饰12瓣花纹,芒体尖细,穿2弦,芒间饰12瓣花纹。3弦分晕,共17晕:第1、3、7、9、13、15晕圆圈圆点外填短线而成的太阳纹,第2、8、14晕栉纹,第4、10、16晕12瓣花纹,第5、11晕12瓣花纹、复线菱形凸点纹、鸟纹,第6、12晕鸟纹,第17晕莲花纹。边缘饰稻穗纹,鼓沿逆时针环立3蛙累蹲塑像4组。缘外伸2.6厘米。鼓胸3弦分晕,共3晕:第1晕圆圈圆点外填短线而成的太阳纹;第2晕12瓣花纹;第3晕上下皆为莲花纹,内饰有谷粒纹、水波纹、叶脉纹,中间光素。鼓腰3弦分晕,共10晕:第1、5、9晕12瓣花纹;第2、4、6、8晕为圆圈圆点外填短线而成的太阳纹;第3、7晕栉纹;第10晕上下皆为莲花纹,内饰有谷粒纹、水波纹、叶脉纹。鼓足3弦分晕,共4晕:第1晕栉纹;第2晕圆圈圆点外填短线而成的太阳纹;第3晕12瓣花纹;第4晕上部莲花纹、弦纹,下部谷粒纹。胸部叉根扁耳两对,饰弦纹、连珠纹、稻穗纹。3道假合范线为一组,共4组,其中3组皆为稻株纹、12瓣花纹组合竖向纹带,1组为稻株纹、12瓣花纹组成的纹带上自上而下立有3只田螺及3只下行大象。

1995年收购于万普卡县克木人家,现藏南塔博物馆。

鼓高46、面径63.5、胸径57.6、腰径46、足径50.3、壁厚0.25厘米。

图2–13 黑格尔Ⅲ型之N1号铜鼓

鼓面中心复线太阳纹12芒,芒间饰翎眼纹,芒尖穿至第二弦。3弦分晕,共17晕:第1、3、6、9、11、14、15晕同心圆圈纹,第2晕栉纹,第4、10晕变形鸟纹,第5晕雷纹,第7晕双行谷粒纹,第8、13晕菱形雷纹、鸟纹相间的组合纹,第12晕谷粒纹,第16晕复线菱形填线纹,第17晕光素。鼓面边缘饰稻穗纹,鼓沿逆时针环立3蛙累蹲塑像4组。缘外伸2.6厘米。鼓胸3弦分晕,共5晕:第1晕为谷粒纹;第2、3晕同心圆圈纹;第4晕复线菱形填线纹;第5晕上部谷粒纹,中下部光素。鼓腰3弦分晕,共10晕:第1晕复线菱形填线纹;第2、3、7、8晕同心圆圈纹;第4、6晕栉纹;第5晕光素;第9晕谷粒纹;第10晕上下两端谷粒纹、叶脉纹、水波纹,中间光素。鼓足3弦分晕,共5晕:第1、2晕同心圆圈纹;第3晕复线菱形填线纹;第4晕莲花纹、连珠纹;第5晕上有立体的变色龙雕像50只,变色龙首尾相接、逆时针爬行。足底边缘饰稻穗纹。胸部有窄条形叉根扁耳两对,面饰弦纹,耳上下两端饰稻穗纹,一侧的鼓耳面上、两耳之间及每耳之下各有立体的变色龙1只,鼓耳下方饰卷叶纹。在此侧耳之下从腰部第5至9晕的晕内、弦上纵向排列立体的田螺塑像3只,第10晕内有水稻1株,稻秆上原从上往下排列有3只立体的下行大象,现仅存1只。假合范线2道。

出土于琅勃拉邦,现藏于老挝国家博物馆。

鼓高27.1、面径45.6、胸径45.6、腰径38.7、足径44.4、壁厚0.35厘米。

图2–14 黑格尔Ⅳ型之W196号铜鼓

鼓面中心太阳纹12芒,芒尖穿透2弦。2弦分晕,共7晕:第1、4、7晕乳钉纹,第2晕绹纹,第3晕云纹,第5晕如意云纹,第6晕水波纹。鼓胸1、2弦分晕,共5晕:第1晕乳钉纹,第2晕如意云纹,第3晕竖线斜纹组合纹,第4、5晕雷纹。胸腰之间有一圈凸棱,棱间饰弦纹。鼓腰1、2弦分晕,共4晕:第1、3晕卷云纹,第2、4晕雷纹。鼓足2弦分晕,仅1晕,饰翎眼纹。胸部置扁耳2对,耳面饰弦纹,其中一耳双弦线之间饰网格纹。合范线2道。 n3Aa5krX6mlURm+y9bW/u2Er6fgYydaEF/Bu0ij3dUeWIFxVWT7sKrAUQAr88bC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