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存在

微博是一种存在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你用微博,你存在着,你生活着。微博时代,一个极度自恋的时代。故修道者当远离微博,弘法者当慎用微博,以免增加我执。

反者,道之动。大智若愚,大象无形,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前世今生,如昨天和今天。生命的相续,是力量的传承,是信息的汇聚。正因有前世和今生,一切生命的安立与提升,才有可能。

活着的意义,在于创造一个比寿命更长的生命。佛陀涅槃了,我们仍然在学习他,以他为榜样,于是佛陀常住世间,这就是法身常在。儒家讲立功、立德、立言,因为事功、道德、文章是生命的存在。你虽会离开这个世间,但是人们仍怀念你的事功,感念你的道德,学习你的文章,那么你的生命仍然存在于这个世间。所以,立功、立德、立言被称为“三不朽”。

寿命只是我们的色身,一个无常迁流的身体,总有一天会变坏、灭坏的;生命是我们的法身,以智慧、道德、慈悲等功德为庄严。我们每个人都有法身,但是由于我们不重视庄严法身,所以无法创造法身常在的存在。每当在石窟、佛像、经卷上,看到数百、数千年前的名字和那些简单的祈求,内心都无比震撼,或许我就是当年的修窟者、捐资者、雕版者。伊人已去,唯留法身,常住于世间。

两天,真正的书斋生活。长期研究南北朝佛教,很喜欢那种乱乱的时代,佛教在各个层面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经典的翻译,讲堂遍地,学无常师,思想的自由诠释,唱导梵呗的流行……有时,面对现实会有诸多无奈。可是,既要享受安静的书斋生活,也要直面现实并勇敢承担。

曾经无数次在电脑前写写删删,最后剩下几行自己认为还满意的文字。可是,过了两个月,对那些文字又有了陌生感。人生如沙上写字,曾经写下许多豪言壮语,每遇大浪来时,字迹便会被冲刷得无影无踪。但是,如果没有经过那种痛苦与折磨,又怎么能平静地接受海浪的来临?

惠施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冯友兰先生说这句话含有“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的意思,强调“一切”本身就是至大的“一”,而由于“一切”无外,所以“一切”不能够是经验的对象。这与华严宗的事事无碍法界有本质的区别,但是达到了理事无碍法界的境界。

世间的存在、抽象的结果皆为共相。在佛教的阿毗达磨思想中,“析法空”是一种共相;但是,中观的缘起性空并不是共相,应该是事物的本质规定。

人类发展的过程就是寻找同类的过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曾经踏过同一片土地,即同乡;曾经在一个教室里一起读书,便是同学;曾经在一个屋檐下一起生活,便是伴侣;曾经在一个办公室里一起工作,便是同事。

对于生命个体来说,一生都在寻找同伴,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灵上的,因为那份孤独;对于团队来说,需要拥有一份共同的事业,有共同的彼此认同感,有合作的责任感,才能整合共同的力量;对于国家来说,需要民族的认同、文化的认同、国家的认同,都在寻找一种“同”;对于宗教来说,需要共同的信仰、共同的愿望、共同的解脱目标、共同的仪式,乃至共同的声音。

但是,世间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心灵,所以人类只有尊重差异,彼此学习,沟通以增加共识,交流以增加认同,才能消除更多的隔阂,才能增强合作。所以,“同”必须尊重差异,和而不同,才是真正的“同”。

《大智度论》云:“一切世界皆有三种人——下、中、上。下人著现世乐;中人求后世乐;上人求道,有慈悲心,怜愍众生。”

《大智度论》云:“乐处生人多不勇猛,不聪明,少智慧。”这句话对“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乃至现代父母而言很有警醒意义。因为一切欲望满足得太容易了,于是刺激的体验、无聊的玩闹、自甘的堕落等似乎变得理所当然。在道德教化、学校教育的缺失下,建立信仰对于“二代”来说,是很重要的。

《大智度论》云:“若无边,佛不应有一切智。何以故?智慧普知,无物不尽,是名一切智。若世界无边,是有所不尽。”这是智慧与存在的悖论,若智慧无边,应知世间一切万物,如佛陀应知今天的微博;若智慧有边,则不是一切智慧。这个问题是佛陀的“十四无记”之一,即不回答的问题,被称为“佛陀的沉默”。哲学的玄辩对于解脱而言,有时是一条死胡同。

从存在的意义角度来说,当谈恋爱是为了结婚,结婚就是谈恋爱的目标;当目标实现时,意义就消失了,所以就不用再谈恋爱了!

存在就是存在自身,意义是人为设定的,意义是存在的价值。人生如果没有意义的设定,就等于没有意义,行尸走肉或许是最残酷的形容。

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系统反思之后形成的思想。哲学家必须对人生进行反思,然后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这种思想,所以谓之反思的,是因为它以人生为对象。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都是从这个类型的思想中产生的。宇宙论的产生,是因为宇宙是人生的背景,是人生戏剧演出的舞台。知识论的出现,是因为思想本身就是知识。

哲学与宗教相同的地方,在于它们都是对宇宙人生真理的追寻。不同处在于:宗教以信仰为基础,哲学以知识为根据;宗教以解脱为目标,哲学以真理为终的;宗教常常是情感直观的,哲学则往往是理性思辨的;宗教多注重体验亲证,哲学则强调概念分析。总的来说,二者的方法和目标是不同的。

传统的中国哲学,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积极的知识,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为学的目的就是我所说的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我所说的提高心灵的境界。

就理性言,宗教之本质在于道德;复次,就宗教之统观普遍生命大化流行言,道德之基础乃在于宗教,故影响必及于人生各种事业及活动。“神人一体观”,是中国伦理文化之根源。上天之光明神力贯注于人性,乃成就其内在的本然伟大,天德下贯,人德内充生故。

语言与存在是真理的两端。

语言是我们存在于这个世间的方式,而且它只能映射出世界的一小部分;世界并不只是居于其中的事物的总和,而是事物间关联的无限复杂的网络,事物只有在相互关联中才能呈现意义。所以,语言的有限性与世界的关联性,成为世界复杂性的原因——因为我们无法真正地认识这个世界,更不可能完整地将其表达出来。

通往真理的途中,铺满了语言的符号;最终,语言障碍了通往真理的道路。通往明天的路上,全是泥泞和荆棘,但是你得勇敢地跨过去。通往觉悟的山峰上,只有一条陡峭的小路,可是你必须得爬上去。在智慧的大海中,却没有一艘船,只需要你拥抱大海。放下自己,勇敢精进!

佛陀称世间为“娑婆—堪忍”,因为没有一件很容易的事。逆境如山顶的灯塔,爬起来费力,却清晰可见。逆境如经一番寒彻骨,才能得到梅花扑鼻香。经过艰难、琢磨和考验,璞玉才会有耀眼的光芒。人生的修行,一定充满无数的磨炼,磨炼自己的动心成为静心,成就不动心和平常心。

“中道”的意义有三:一、存在论的意义,从万法的有、非有、非非有等,成就一切事物存在的真实与方便;二、境界论的意义,凭借自我超越,以完全超越一切偏见的限制;三、工夫论的意义,对治一切偏见,连根拔除一切极端的边见。

“平等”的成立必须以般若智慧为前提,或者说,平等是“真理”的价值形态。平等的意义有三:一、工夫论,一切事物在般若的观照下而会通,言说差别和人生形态皆等同一味;二、存在论,世间的所有善法,皆是“真理”的流露,依此而弥贯人类精神修养,如月印百川,众生乃能共享;三、境界论,经过平等观的纯粹净化,物质、精神等差异皆是戏论,究极真际,绝一切分别语言。

四明知礼强调“即”有三种意义:一、“二物相合”之“即”。“色即空,空即色”,这句话中之“即”字便透过两个东西合在一起来了解。二、“背面翻转”之“即”。如钱币的正反两面。三、“当体全是”之“即”。对于天台的“究竟即”,方东美先生解释,以现实的人,提升他的精神生命,在宗教上面有了很深的修养,而终于能变成佛,这样“即”就是“就”,就到那个精神的很高境界,在人格上与佛化为同体。

苦苦的坚守,唯有化为石头才有可能。

万物运行,时时走向“反”,故一切存在皆在自身否定之过程中,本为有限的存在,故欲求强则终有穷尽之时,不求强则无由受挫。因此,老子强调“守柔”而“不敢为天下先”。所以,老子的境界论为“虚静”,而没有菩萨道度化众生的情怀与热情。认识到生命的有限,能坦然接受,而且能超越、提升,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

老子喃喃道:吾人之所为者,乃是永恒地追求玄之又玄——重玄之道。孔子曰:余谓乃是创造生命——生生之德——之显扬,借人能弘道,而臻于高明峻极之境,止于至善也。佛陀沉吟道:关键存乎自悟,内证圣智,以护持一切众生、有情无情之真如法性于不坠乎。

世界上最近的距离,是生与死,生死一念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两个人的心,一生都不能明白彼此的心。“天宫一号”每一个半小时就绕地球飞行一圈,航天员每九十分钟就经历一“昼夜”。时间是运动速度在心理上的反应,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诚哉!

过程是自己经历的,是留给自己去回忆的;别人只要看到结果,如花开时,赏花人只要看到花开怒放。

生活是自己过的,上帝与佛都无法代替。因为从生命来说,上帝与佛都是别人。

当佛陀触摸大地之时,他印证了自己与尘世的亲近:他就存在于此地。

什么是生活?如果你站在生活之外,就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只有站在生活内部,你才会发现,你自己就是答案本身。

僧肇三大玄旨:一、动静相待观——动静一如,变常不二;二、即有即空观——有无互涵,体同合一;三、般若上智观——知与无知,契合无间,镕成无上圣智。

所谓“通古今之变”,就是能够迁移过去成为现在,使过去的精神贯注于当前之每一瞬间;再把现在推展到未来,使未来的时代充溢着现在的历史精神,而充分表现“历史的连续性”。所谓“天人之际”,即是在人的实际生活之中,一切生命活动都要安排在世界上切实妥当的层次与结构中,然后依此层次与结构而与其他的生命活动取得联系。 6Z+N0qbqhH3FYia+AhB3/Iad1hP4W4eiiQ1qjIxKQ5p7+QOM28dNfFy8BdrwuZo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