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封信
再论国家教育

对古老惯例和现存惯例的狂热偏好,过去曾经是,而且未来也可能长期是人性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无论这些惯例与现有的社会条件如何全然不相符,无论这些惯例在原则上和实践中与理性如何完全不相合,无论这些制度或风俗在各方各面如何荒谬,然而,只要它们享有流行或者古典的背书,只要它们由祖先创制并遗留给我们,它们显眼的前后不一、弱点十足和幼稚愚蠢就会被彻底粉饰,被那些散射出来的光晕粉饰,以至于人们对这些惯例顶礼膜拜,无法开眼看世界,用没有偏见的眼光看待它们。人们把这些惯例推崇为所谓的“美好往昔”的留存,理性和哲学在其面前全然瘫痪,尝试改善惯例就像妄图亵渎神明。古典教育就可以用来注解这种惯例。在罗马天主教蔓延的沉闷年代,教会统治达到巅峰,全欧洲在教会的可怖阴影下沦落到黑暗与蒙昧的无知之中。开明人士实际上学习古典语言,不过是以求通达那些用古典语言写就的知识,因为母语写就的知识荡然无存、教育荒废,超越蒙昧大众的唯一道路就是学习拉丁语与希腊语。然而时光变迁,巨变发生。人类并非命中注定永远停留于精神受缚的状态,社会心智从长眠中苏醒,获得新的活力;智识回潮把无知与偏见一扫而光;科学和哲学突飞猛进,远超其先前成就;相较于现代知识,古典知识沦为边角料。可以预见,这种情况下死语言将逐渐被废弃不用。但是,没有!纵使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还是如此极端地推崇先例,我们还是如此顽固地附着于我们祖先的实践。尽管条件已经彻底改变,尽管原初的必要性已然消失,但是未变的习俗依然留存下来。言词是观念的表达,而非观念本身;语言是知识交流的工具,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只有在其能服务于这个目的时,语言才有价值,然而告诉人们这些也徒劳无功。道理如此明显,然而人们依旧如故,那些为学语言而学语言的人,就像那些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制造了一系列工具而从不使用的工匠;他们也像那些将人生的最好年华用于建造梯子,以求摘取树尖少量普通果实的人,殊不知其他更为高质高量的果实已近在咫尺。道理如此清晰易见,然而,古典教条的影响却十分巨大,“随波逐流”的欲望也极其强大,以至于在这个已经启蒙的时代,人们还是忽视触手可及的真正知识宝库,转而追随风尚,把时间白白浪费在语法与词汇之上。

我们再举教育体系为例,尽管该体系存在诸多明显的谬误,但依然抵制住了改革大潮,存续数世纪之久,此等体系在社会体制不断进步的环境中,却依然固着于其原初状态。从中,我们做何推论?难道这个事例没有给予我们以警醒,让我们认识到建立任何长期教育计划所带来的危害?如果一个并非国家建立的体系,仅仅因为扎根于偏见之中,受到社会偏见的庇护,就能抵御理性和常识的质疑而持续良久,那么我们要改革那些不仅受到社会支持,而且还有法律保护的体系,更是何其困难!即使民众确实可能掌握重塑该体制的权力,但付诸实践的可能性近乎零。即便民众在理论上有方法纠正既有制度,然而诸多例子表明要调整现存制度,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同时我们也无法假设在临近的未来,这些困难很大程度上会不复存在。以国家教会为例,全国的异见团体都认为其法令、服务和仪式需要改进;其大部分信众也如是认为;其建立者也考虑过这种改进;改进一事也不会触及任何团体的利益;此事更不会预示教会利益将受损:然而即使所有条件都有利于该制度的重塑,但事态依旧如故。那么对于一项任何变化都会损害既得利益者利益的制度来说,改革之路上的艰难险阻也就更多了!

暂且让我们假定说改善国家教育体系并无太大困难,但仍有重要问题遗留下来,也即民众将认识到这种改善的必要性吗。一经类比我们就可得知:并不如此。我们已经指出,盲目偏好现存教育模式存在恶果,现今每日的情形都如是说明这点。询问下古典学者对数学的看法,或者追问下数学学者对地理学、化学和生理学的看法,他们的回答都将因偏好自身的学科教育而有所歪曲。

因此,人们从来都不能评估自身成长过程中所受教育的缺陷,即使他们对此有所认识,也极难做出改善。纵使我们承认上述结论是为正确,支持国家教育仍可能有一种立论,也即预设国家教育无须任何改革。这也意味着,我们现今已经到达了心智的顶峰,我们可以对各种各样信息的相对价值做出正确判断,以此为智识训练准备好最为完善的计划。我们不仅完全有能力对自我做出决定,还有能力为后代提供安排,判断何为最有价值的知识分支,何为最佳的教育方式。我们在有关心智的哲学上是为最优导师,我们在教导后代的问题上已被认证。这假设可真是极其明智啊!

纵然其他所有(有关国家教育的)疑虑都被打消,我们依然理所应当去严肃地拷问:我们作何担保,保证未来这些预期的有益结果将实现?我们如何得知,那些在最为完善的社会制度中都从未被根除的恶果和堕落,在此处就不会逐渐潜入以至于摧毁预想的好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没有满意的答案。我们十分确定,腐败和滥用可能逐渐显现,抵抗那些为防止它们滋生而做的细致规定,也无视那些为保证良好管理所做的全部努力。我们可以再用教会做例子。我们的新教改革者很少怀疑,那些他们用以支持自身宗教的举措,注定会成为政治党派的工具,会沦为敲诈勒索的方法,会变成获取舒适生活的优雅手段,会退变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物,会堕落为纯粹的世俗之物。在他们眼前的这种种就是以前臭名昭著的教会(的特征),那个他们所颠覆掉的教会(的特征),因此他们试图避免惨剧重演。但是他们如何能成功?他们如此,我们亦然。我们相信,如果推行国家教育计划,百年之后,我们将会迎来教育系统中的尸位素餐、身兼数职、不在地教员、高薪导师、饥寒教师、富裕督查、平信徒赞助人和可买卖的圣职,以及数不尽的类似于发生在国家教会中的堕落问题。同时,整个体系及其附属机构都将沦为贵族的祖荫之地。的确,如果基督教这一最具道德反腐性的领域,这一完全献身于服侍上帝的机构都无法保证纯洁的话,那么我们也就更无法期待教育系统能免于败坏,毕竟此处存在同样的诱惑却没有类似的反腐力量。口头上保证说人们不会再让这种恶果实现,这无济于事。我们国家教会的建立者也在方方面面头头是道。然而人们就是许可其败坏,他们本可以有权力阻止国家教会滥用职权,但是他们从未使用该权力。我们没有理由假设,在未来,他们就不会再如此忽视。

对国家教育的另一种批评可能比之前所言的都更加强有力。国家教育的鼓吹者,如果他们支持良心自由,如果他们不希望有人供养特权而他人坐享其成,简言之,如果他们是世俗自由和宗教自由的支持者,那么他们就必然假设共同体的所有成员都会就国家教育问题达成一致。无论这些成员是教会牧师或者宗教异见者,天主教徒或者犹太教徒,托利党、辉格党、激进派 或是共和派,他们每个人都会支持那个最终被采用的教育体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如果他们鼓吹的教育体系要真正成为国家教育体系,那么该体系就必须由政府管理,并由国家资金维持;而此资金是为国家收入的一部分;国家收入由税收筹集,税收摊在每个个体头上,既落在那些有孩子的个体头上,也落在无孩子的个体头上。所以结果必会是所有人都要为维持这样一个教育体系买单,无论他们是否需要这个体系,无论他们是否同意这个体系。原则上,许多人都会不同意这个国家教育体系,一如他们不同意国家教会。有些人不同意教学的门类,另一些人则不认可教学的方式。这人不喜欢道德训导,那人不喜欢智识训练。此处他们不同意具体细节,那里他们反对整个体系。那么让这些并不从中受益的人来承担该体系的重负,这是为公平?这是为合理?当然不!宗教上的不服从者论证过强迫他们去持有自身所无法容忍的教条,或强迫他们去资助自身所无法参与的管理,都有失公允。强迫每个人去为与自身原则不合的教育计划提供帮助,迫使每个人去为对自己或是其孩子都毫无助益的教育内容支付费用,这皆为不正义,而他们之前所做的每个论证也同样有效地适用于此。前者的意图是传播宗教知识,而后者的目标是传播世俗知识,就其对宗教异见者权利的影响而言,我们很难发现两者有何差异。

在结束这个主题之前,我们最好注意到,我们的政府与其旁观民众的教育脱离其控制,无疑更乐意将教育的任务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我们可以精确预见教育体系的未来趋势。大胆与独立的推理、思想的原创性、捍卫原则的坚定性以及所有类似的品质,我们对培育这些品质都不再抱有希望。对权威的极度尊崇、对上位者的高度尊敬、对伟大人物和受过教育者观点的绝对信仰,无疑都将被细致灌输。涉及宗教教育之时,我们可以预见顺从和谦卑的德性将占据主导,而其余德性无处容身。我们确信教师会特别关注在其学生心智中灌输我们宗教的所有重要的和基本的原则,比如说“让每个灵魂都服从于更高的权力”“仆从臣服于其主人”“学会安于其位,那为上帝所喜”,以及等等类似的说法。 晚近,议会赞助歌唱教育,这提供了很好的例子,来说明我们的统治者会赞助何种类型的心智训练。就贵族统治来说,如果能够说服民众去培养他们的歌喉而非他们的理性,不失为一件幸事。国民需求便宜的面包,他们的统治者回答道:不,我们无法给你便宜的面包,因为这将导致我们损失部分地租收入;但没关系,我们将把你们钱财中的一部分划拨出来,投资于你们的音乐教学!我们不会给你食物,但是我们会教你唱歌!噢,慷慨的立法者啊!

对国家教育的反对如下:

1. 国家教育必然会在道德和智识训练上引入一个统一的体系,这注定导致人性多样性的毁灭,而多样性却对国民的心智活动至关重要;

2. 国家教育将剥夺教师一职中自我发挥和自我提高的强大积极性,而自然教育就曾激发出这种积极性;

3. 考虑到国家教育建成后就不再可能对其进行改善,这实际上也就假定我们能够为后代指明哪种知识最具有价值,哪种教育方式最适合他们——而这种假定荒谬绝伦;

4. 国家教育与国家宗教一样,易于堕落,并最终将全方位败坏;

5. 国家教育如果想要成为一个公平的体系,那么我们就必然要假定所有人都将同意采纳该体系——这种假设根本不可能实现;

6. 国家教育会被政府用来作为工具,以麻痹民众,以压制所有对更好事物的渴望,以将民众维系在臣属地位。

借助抽象推理,借助与既存体制的类比,我们足以得出总结,国家教育最终将是诅咒,而非祝福。 JKxm0ZDKi7vWET8QNaNRycCNbGTOgWg01e7my6t1QO/Ugihj4KUfKE2nT8asxO3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