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引言:《曼德维尔游记》及其问题

文本缩印了世界,因为文本结构的方式隐喻着特定时代想象世界的图式。

尽管作者身份与材料来源漫漶不清且充满争讼,但作为文本的《曼德维尔游记》,却深刻地暗示了中世纪晚期欧洲的历史印迹与世界观念。当然,这并非意味着,《曼德维尔游记》就是一部讲述中世纪晚期欧洲风物的旅行书写。与此相反,它记叙的内容是关于非洲和亚洲的。但在批判的知识立场上,作者身份与材料来源并非重点所在。它们是一种关系体系般的结构,总是已经为读者、摹本等因素所成就、所干扰,或者是(德里达意义上的)“替补”(supplement)。换句话说,《曼德维尔游记》中的历史印迹,正是由其叙事的“替补”行为刻画出来的,至于其作者身份与所叙内容的真伪,则无关紧要。

几乎已属常识,《曼德维尔游记》是对此前欧洲的旅行、宗教、历史等文献的汇编、整理。这部游记倚重的资料颇为繁复,常常和如下作者的著作或素材联系在一起,比如:普林尼(Pliny)、索利努斯(Solinus)、塞维尔的伊西多尔(Isidore of Seville)、马可·波罗、博韦的文森特(Vincent of Beauvais)、柏朗嘉宾(John of Plano Carpini)、海顿王子(Hayton)、波代诺内的鄂多立克(Friar Odoric of Pordenone)、卢布鲁克的威廉(William of Rubruquis)和蒙特克罗克斯的里克尔德(Ricold of Monte Croce),以及著名的伪造出来的长老约翰(Prester John)送往欧洲的信札、亚历山大大帝的传奇故事、早期的动物寓言集等 [1] 。辨析并细究《曼德维尔游记》的作者在哪些部分借用了哪些文献,不是本文的任务,但本文亦遵从既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论述的起点。本文认为,《曼德维尔游记》是对既有相关文献资料的一次重读与阐释,而这种重释又是某种认识范型和思想视野的“投射”(projection)。因此,要解析《曼德维尔游记》中的世界观念,我们至少需要思考并探讨如下层面的问题:一,《曼德维尔游记》的叙事如何与前文本对话并结构新文本?其中的“替补”逻辑如何?二,《曼德维尔游记》以何种方式想象世界?三,这种世界观念中潜藏着有关中世纪晚期欧洲怎样的亚洲知识状况?

在地理学知识衰退的背景中,想象的制图学塑造了中世纪基督教欧洲的世界观念。这一时期的世界图景可在著名的T—O型地图上得以印证。“所有可以居住的世界被以圆形所代表的海洋环绕。……陆地中央的地区是一个按照T字形排列的水体。T字的竖线代表地中海。T字的横的一端代表黑海和爱琴海,另一端代表了尼罗河和红海。……在可居住的世界的中心,也就是在T字的上边一点点是耶路撒冷。在可居世界之外遥远的东方是天堂。”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T—O型地图构成了划分欧、亚、非大陆的依据。尼罗河是非洲和亚洲的地理分界线 [2] ;而在文明与地理尺度上,隶属于近东、西亚的地区,在宗教文化上与拉丁基督教欧洲又有着密切的关联。基于这两个理由,从记叙的地域,可以把《曼德维尔游记》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即埃及和“圣地”(巴勒斯坦、叙利亚和阿拉伯地区),还有就是印度与中国 [3] 。不同于横跨非洲和西亚的“圣地”,在T—O型地图上,印度与中国距离基督教欧洲在物理距离上更为遥远,在心理距离上则为不折不扣的“东方”。所以,尽管在篇幅上几近平分秋色,但非洲和西亚之外的印度与中国,才真正构成了欧洲观看异域的实际期待与想象世界的参照框架。

有研究者指出,在西欧想象“东方”的漫长历史与海量文献中,《曼德维尔游记》之所以能够占有一个不同寻常的突出位置,主要原因是,作者“尽可能充分地利用了旅行者和传教士的描述,并且致力于最新的知识与更为传统的材料的整合。因为曼德维尔的诚实直到17世纪才受到普遍地质疑,所以他的作品显著地促成了博学且流行的亚洲观。甚至曼德维尔提及的怪物和奇闻也明显地得到了接受,只要把它们放置到那些相对不太为人所知的地方即可。我们今天虽然知道了曼德维尔根本没有到达他自称去过的地方这一事实,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著作的重要性,那就是该书整合了东方的知识,帮助文艺复兴时期穆斯林以外的地域形成了他们的世界观” [4] 。但是,这一评价其实是基于《曼德维尔游记》在外在形式上,对其他文献中的旅行路线、地理板块、人文风物的对接拼凑或叠加组合。如果依循此论调,无论这种对接何等的“严丝合缝”,事实上《曼德维尔游记》对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受众而言,其价值仍然停留在知识系统的累积,而不是知识结构的转换。根据福柯的假设,“认识型”是某个时代共享的某种隐性的认知规则和表象结构 。在此尺度上重估《曼德维尔游记》的意义,上述评价与解释就显得过于肤浅了,因为行旅地图的绘制,真正依托的是心灵的地图或知识的地图。鉴于此,本文认为,任何一部文献的意义并不体现于其对某个特定时代的“实用”价值,而在于它如何隐喻地表达了某个时代的认识范型。

[1] Lach, Donald F. Asia in the Making of Europe Vol.I —— The Century of Discovery, Book 1.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1: 78-79.

[2] Lewis, Martin W. and Wigen, Kären E. The Myth of Continents: A Critique of Metageograph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24.

[3] 本文使用的版本为Coleman, E. C. ed. The Travels of Sir John Mandeville . Gloucestershire: Nonsuch Publishing Ltd., 2006。

[4] Lach, Donald F. Asia in the Making of Europe Vol.I —— The Century of Discovery, Book 1.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1: 80. Hfk40wqL1MEefrFZgbiL1sV7cvttHEpcPQ4+W2H8nwQjUe9wmx5Jj1eg/K2cBy6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