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板画中的老虎形象

这幅系虎及博局板画出土时位于棺内死者(尸体)的胸、腹部,由于M14墓未经盗扰、保存完好,故最大限度地再现了当初下葬时的原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9: 116)。有鉴于此,我们可以判定其位置的摆放当系时人有意为之。对此,发掘简报中仅含蓄地说:“十四号墓在死者胸部压放绘虎板画,似是一种特殊的葬俗。”(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9: 129)可惜,文中并未说明是何种葬俗以及为何要绘制一只猛虎和六博棋局。而这正是本文要谈论的中心问题。讨论之前,我们先来厘清这则资料的相关细节。

第一,板画的创作时间。发掘报告介绍:包括M14在内的13座“放马滩秦墓的时代早至战国中期,晚至秦始皇统一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9:128)。故这幅板画的创作年代也在这一时间跨度内,应当是专门为M14墓死者下葬绘制的。

第二,板画的形制规格。板画两面的图案均系由墨笔线描、勾勒而成。发掘报告称,木板长12. 7厘米,宽5. 8厘米,厚0. 3厘米(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9: 119)。笔者根据实物原大图版测量,木板正面的虎形图案长7厘米、高4厘米,木板背面的博局图长9厘米、宽5. 8厘米。

第三,系虎图像的文字说明。木板正面的中心位置绘有一只顾首老虎,脖子系绳、拴于树下。(见图版1)只见它身上遍布花纹、威风凛凛,从左向右侧身而行(画面中仅露前、后肢各一),前肢伸展、后肢弯曲,作欲挣脱、奔跑、发力状,昂头回首(虎头向左)、瞠目怒视,大张虎口、咆哮怒吼,利齿森然可见,虎尾高翘。这幅画作栩栩如生地表现出作为百兽之王的老虎威猛无比的形象,这只猛虎俨然随时可跃出、扑向猎物,令人印象深刻。

图版1 天水放马滩秦墓(M14)木板画正面之虎图(M14·9A)

这幅系虎图案虽以寥寥数笔勾勒,却于粗犷中透着细腻,既有写实,又有写意。画面布景并不拖泥带水,而是详略得当,大胆地省略细枝末节,突出中心对象、弱化陪衬,从而深刻地凸显出这幅板画的用意及内涵。譬如,为了突出虎的凶猛,虎占据了五分之三的板面,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辅助背景的系虎之树反而显得十分矮小,高度甚至不及翘起之虎尾。这一表现手法,在汉代画像石(砖)雕刻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 iIMYDxwext6EmPYms296Ih/MyvvSFX30uVj7Qeg9+Lh8cdB5bvdxI4s4XhOu5Ep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