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系指疾病的发病因素,筋骨疾病病因比较复杂,中医学对此论述颇多。如《黄帝内经》中分为“坠落”“击仆”“举重用力”“五劳所伤”等。《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脉证第一》中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即“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虽然历代医家对本病病因的分类有所不同,但归纳起来亦不外外因和内因两大类。
外因是指从外界作用于人体引起筋骨疾病的因素,主要是指外力伤害,但与外感六淫之邪也有密切关系。
1.外力伤害 是指外界暴力所致的损伤,如跌仆、坠落、撞击、闪挫、扭捩或压轧等。根据外力的性质不同,一般可分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和持续劳损3种。
(1)直接暴力:是指直接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筋损伤的暴力,如棍棒打击、撞压碾轧等,多引起筋的挫伤。
(2)间接暴力:是指远离作用部位,因传导而引起筋损伤的暴力,如因肌肉急骤、强烈而不协调地收缩和牵拉,而造成肌肉、肌腱、韧带的撕裂或断裂,多引起筋的扭伤。
(3)持续劳损:是指反复、长期地作用于人体某一部位的较小的外力作用所致,为引起慢性原发性筋伤的病因之一。如长期弯腰工作而致的腰肌劳损、反复的伸腕用力而致的网球肘等疾病,就属于这一类筋伤。中医学对劳损筋伤有“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的描述,认为久行、久坐、久卧、久立,或长期以不正确姿势劳动、工作,或不良生活习惯而使人体某一部位长时间过度用力等积累外力可以造成伤筋。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坐位工作增加、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使用等,现代筋伤疾病多是此种病因。
2.风寒湿邪侵袭 外感六淫邪气与筋伤疾患关系密切,如损伤后受风寒湿邪侵袭,可使急性筋伤缠绵难愈或使慢性筋伤症状加剧。《诸病源候论·卒腰痛候》指出:“夫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其经贯肾络脊,风邪乘虚,卒入肾经,故猝然而患腰痛。”《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曰:“损后中风,手足痿痹,不能举动,筋骨乖张,挛缩不伸。”说明各种损伤可因风寒湿邪乘虚侵袭,经络阻塞,气机不得宣畅,引起肌肉挛缩或松弛无力,而致关节活动不利,肢体功能障碍。感受风寒湿邪还可致落枕等疾患,如《伤科补要》说:“感冒风寒,以患失颈头不能转。”
风寒湿邪侵袭是筋伤中比较常见的病因,故在辨证论治中应特别注意这一特点。尤其关注患者的生活习惯,如空调、风扇的使用,寒凉食物的的摄入等。
内因是指受人体内部因素影响而致筋伤的因素。无论是急性损伤还是慢性劳损,虽都与外力作用因素有着密切关系,但是一般都有相应的各种内在因素和对应的发病规律。《素问·评热病论》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说得更为透彻:“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说明了外在因素和人体内在因素的密切关系。这不仅对外感六淫和内伤七情病证的发病而言,对筋伤的发病也不例外。因此,在研究病因时不能忽视机体内在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必须注意内因在发病学上的重要作用。筋伤常与年龄、体质、局部解剖结构等内在因素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与从事的职业有直接联系。下面我们从年龄、体质、局部解剖结构和职业4个方面来说明内在因素对筋伤的影响。
1.年龄 年龄不同,筋伤的好发部位和发生率也不一样。《灵枢·天年》说:“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由于年龄的差异,气血、脏腑的盛衰,动静各别,筋伤不一。例如,少儿气血未盛,筋骨发育不全,多易发生扭伤、错缝、桡骨头半脱位或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青壮年活动能力强,筋肉的撕裂、断裂伤较为常见。老年人气虚血衰,少动而好静,则劳损和关节、筋膜、肌肉粘连或活动功能障碍的疾病较为多见,故有“年过半百,筋骨自痛”之说,如肩周炎、颈椎病、腰肌劳损等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
2.体质 体质的强弱与筋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如《素问·经脉别论》在论述病因中指出:“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体质因素每与先天因素和后天摄养、锻炼有关。《灵枢·寿夭刚柔》:“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说明先天禀赋不同,可以形成个体差异。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气血虚弱、肝气虚损者,体质较弱,举动无力,稍过劳累,即感筋骨酸痛,易发劳损。先天充盛、又善摄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气血充沛,体力健壮,则不易损伤,即使遇有损伤,一般恢复也较快。
3.解剖结构 局部解剖结构对筋伤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解剖结构的正常与否与筋伤的影响。解剖结构正常,承受外力的能力就强,因而也就不易造成筋伤,反之,解剖结构异常,承受外力的能力相应减弱也就容易发生筋伤。例如,腰骶部如有先天性畸形,这种局部解剖结构的先天异常就容易造成腰部扭伤。二是局部解剖结构本身的强弱对筋伤的影响。人体解剖结构有强弱之分,有些部位的解剖结构较强,不易造成损伤,有些部位的解剖结构较弱,就容易损伤。例如,髋关节其骨质结构和周围的韧带等组织都较强大,若不是较强大的暴力就不易造成髋关节部位的筋伤。而肩关节是全身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其关节盂浅而窄,关节周围韧带也较薄弱,故损伤的机会也就比其他部位多。位于多动关节骨突或骨沟内的肌腱和腱鞘,也常容易发生肌腱炎或腱鞘炎。
4.职业 职业虽然不属于人体本身的内在因素,但它对机体的影响及与筋伤的关系都比较密切。职业不同,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不同,常见的筋伤疾病也不同。例如,网球运动员易患网球肘,手部各种软组织的损伤多发生在手部劳动频繁或缺乏必要防护设备的机械工人、编织工人,如扳机指、腕管综合征等,腰部慢性劳损多发生在建筑工人、煤矿工人等,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容易发生颈部肌肉劳损和颈椎病,运动员、舞蹈演员或杂技演员则易发生扭挫伤。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也可说是筋伤的一种致病因素。
筋伤的病因比较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其中外力伤害和慢性劳损为主要的致病因素。不同的外因可以引起不同的筋伤疾患,但由于内因的影响,在同一外因情况下,筋伤的种类、性质和程度都可有所不同。所以,筋伤疾病的发生,外因虽然是重要的,但亦不能忽视内在因素。必须正确处理外因和内因的辩证关系,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理病因,从而提供治疗的根据,亦即是要做到“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人体是由脏腑、经络、皮肉、筋骨、气血、津液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筋伤可导致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紊乱,除出现局部的症状之外,常可引起一系列的全身反应。“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明确地指出了外伤与内损、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辩证地说明了损伤的病理机制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这对于正确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至今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气血的生理功能 气血运行于全身,周流不息,外而充养皮肉筋骨,内而灌溉五脏六腑,气血与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和各种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气”一方面来源于与生俱来的肾之精气,另一方面来源于从肺吸入的自然之清气和由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前者为先天之气,后者乃后天之气,这两种气相互结合而形成“真气”,成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也可以说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力量。《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真气形成之后,沿着经脉分布到全身各处,与各个脏腑、组织的特点结合起来,就成为各种具有不同特点、不同功能的气,如心气、肺气、胃气、肾气、营气、卫气等。气是一种流动的物质,气的运动形式只有通过人体各个脏腑、组织的生理活动才能体现出来。它的主要功能是一切生理活动的推动作用,温养形体的温煦作用,防御外邪侵入的防御作用,血和津液的化生、输布、转化的气化和固摄作用。总之,气在全身流通,无处不到,上升下降,维持着人体的动态平衡。
“血”由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变化而成。《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形成之后,循行于脉中,依靠气的推动而周流于全身,有营养各个脏腑、器官、组织的作用。《素问·五脏生成》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说明全身的脏腑、皮肉、筋骨都需要得到血液的充足营养,才能进行各种生理活动。
“气”与“血”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血随气沿着经脉而循行于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与血两者有着密切联系,相互依附,周流不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阐述了气血之间的关系:“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而《血证论·吐血》则比喻为:“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血的流行靠气的推动,气行则血随之运行。这些阴阳、内外、守使等概念,不仅说明了气血本身的特点,而且也生动地阐明了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2.筋伤与气血的关系 气血与损伤的关系极为密切,当人体受到外力损伤后,常可导致气血运行紊乱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人体一切筋伤病的发生、发展无不与气血有关,气血调和能使阳气温煦,阴精滋养。若气血失和,便会百病丛生。《素问·调经论》中指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又如《杂病源流犀烛·跌仆闪挫源流》中所说:“跌仆闪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内,气血俱伤病也。”损伤后气血的循行不得流畅,则体表的皮肉筋骨与体内的五脏六腑均将失去濡养,以致脏器组织的功能活动发生异常,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所以,气血与损伤的关系是筋伤病机的核心内容。现将伤气、伤血分述如下:
(1)伤气:由于负重用力过度,或举重呼吸失调,或跌仆闪挫、击撞胸部等,以致人体气机运行失常。一般可分为气滞与气虚,但损伤严重者可出现气闭、气脱等证。
①气滞:气运行于全身,应该流通疏畅,如人体某一部分、某一脏腑发生病变或受外伤,气机不利,都可使气的流通发生障碍,出现“气滞”的病理现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伤痛,形伤肿。”气本无形,故郁滞则气聚,聚则似有形而实无质,气机不通之处,即伤病所在之处,必出现胀闷疼痛。因此,痛是气滞的主要证候,如气滞发生于胸胁,则胸胁胀痛,呼吸、咳嗽时均可牵掣作痛等。其特点为外无肿形,自觉疼痛范围较广,痛无定处,体表无明显压痛点。气滞在伤科中多见于胸胁损伤,如胸胁迸伤、挫伤后,则出现胸胁部的疼痛、胀闷等气滞证候。
②气闭:常为损伤严重而骤然导致气血错乱,气为血壅,闭而不宣。其主要见证为出现一时性的晕厥、昏迷不省人事、窒息、烦躁妄动或昏睡困顿等。《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有“或昏迷目闭,身软而不能起,声气短少,语言不出,心中忙乱,睡卧喘促,饮食少进”等描述。常发生于严重损伤的患者。
③气虚:是全身或某一脏腑、器官、组织出现功能减弱和衰退的病理现象。在伤科疾病患者中如某些慢性损伤患者、严重损伤的恢复期患者、体质虚弱者和老年患者等均可见到。其主要证候是疲倦乏力、语声低微、呼吸气短、胃纳欠佳、自汗、脉细软无力等。
④气脱:损伤可造成气随血脱。本元不固而出现气脱,是气虚最严重的表现。气脱者多有突然昏迷或醒后又昏迷,表现目闭口开、面色苍白、呼吸浅促、四肢厥冷、二便失禁、脉微弱等证候。常发生于开放性损伤失血过多、头部外伤等严重损伤。
(2)伤血:由于跌打坠堕、辗轧挤压、拳击挫撞及各种机械冲击等伤及经络血脉,以致损伤出血,或瘀血停积而产生全身症状。一般分为出血和瘀血两种。正如《证治准绳·疡医》中引用刘宗厚所说:“损伤一证,专从血论。但须分其有瘀血停积或亡血过多之证。盖打扑坠堕,皮不破而内损者,必有瘀血。若金刃伤皮出血,或致亡血过多,二者不可同法而治。”所以,损伤后血的生理功能失常可出现各种病理现象。主要有血瘀、血虚和血热,这3种情况和伤气又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①血瘀:血液循行于脉管之中,流布全身,周流不休,运行不息。如全身血流不畅或因血溢脉外,局部有离经之血停滞,便会出现血瘀的病理现象。血瘀可由局部损伤出血及各种内脏和组织发生病变所形成。在伤科疾患中的血瘀多属于局部损伤出血所致。血有形,形伤肿,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故血瘀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疼痛如针刺刀割,痛点固定不移,是血瘀最突出的一个症状。也就是说,瘀血病与气滞痛的性质有所不同,瘀血痛常随瘀血所在之处而表现有固定部位,不是痛无定处。血瘀时还可在伤处出现肿胀、青紫,同时由于瘀血不祛,可使血不循经,出血反复不止。在全身多表现为面色晦暗、皮肤青紫、舌暗或有瘀斑、脉细或涩等证候。
因为气血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在伤科疾患中,气滞血瘀每多同时并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李中梓的注解是:“气喜宣通,气伤则壅闭而不通,故痛;形为质象,形伤则稽留而不化,故肿。”在伤科中的形伤肿即指瘀血造成肿胀而言。马莳的注解说:“然其为肿为痛,复有相因之机,先有是痛而后发肿者,盖以气先受伤而形亦受伤,谓之气伤形也;先有肿而后为痛者,盖以形先受伤,而气亦受伤,谓之形伤气也。形非气不充,气非形不生,形气相为依附,而病之相因者又如此。”说明伤气者,每多兼有血瘀,而血伤瘀凝,必阻碍气机流通。临床上每多气血两伤,肿痛并见,但有所偏胜,或偏重伤气,或偏重伤血,以及先痛后肿或先肿后痛等不同情况,故在治疗上常须理气活血同时并进。
②血虚:是体内血液不足所发生的病变,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失血过多或心脾功能不佳、生血不足所致。在伤科疾患中,由于失血过多,新血一时未能及时补充;或因瘀血不祛,新血不生,或因筋骨严重损伤,累及肝、肾,肝血肾精不充,都可导致血虚。
血虚证候表现为面色不华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手足发麻、心烦失眠、爪甲色淡、唇舌淡白、脉细无力。在伤科疾患中还可表现为局部损伤之处久延不愈,甚至血虚筋挛、皮肤干燥、头发枯焦,或关节缺少血液滋养而僵硬、活动不利。
血虚患者往往由于全身功能衰退,可出现气虚证候。气血俱虚则在伤科疾患中表现为损伤局部愈合缓慢,功能长期不能恢复等。
在创伤严重失血时,往往会出现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烦躁不安,甚至晕厥等虚脱症状。血虽以气为帅,但气的宁谧温煦需要血的濡养。失血过多时,气浮越于外而耗散、脱亡,出现气随血脱、血脱气散的虚脱证候。
③血热:损伤后积瘀化热或肝火炽盛、血分有热均可引起血热。临床可见发热、口渴、心烦、舌红绛、脉数等证候,严重者可出现高热昏迷。积瘀化热,邪毒感染,尚可致局部血肉腐败,酝酿液化成脓。《正体类要·正体主治大法》说;“若患处或清窍出血者,肝火炽盛,血热错经而妄行也。”若血热妄行,则可见出血不止等。
(3)急性筋伤与气血的关系:急骤的暴力作用可致气血运行失常。如《杂病源流犀烛·跌仆闪挫源流》说:“跌仆闪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内,气血俱伤病也。”又说:“忽然闪挫,必气为之震,震则激,激则壅,壅则气之周流一身者,忽因所壅,而凝则血亦凝一处……是气失其所以为气矣。气运乎血,血本随气以周流,气凝而血亦凝矣,气凝在何处,则血亦凝在何处矣。人至气滞血凝,则作肿作痛,诸变百出。”详细阐明了损伤与气血的关系。“跌仆闪挫”“卒然身受”虽为皮肉筋骨损伤,但亦必损及气血,形成气滞、血瘀。气血瘀阻,为肿为痛,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之说。如瘀血逆于肌腠则局部肿胀,滞于体表则皮肤青紫。
(4)慢性筋伤与气血的关系:《洞天奥旨》曰:“气血旺则外邪不能感,气血衰则内正不能拒。”说明了气血的盛衰与筋伤的关系。筋的正常生理赖气以煦之,血以濡之。若气血虚弱之人,筋肉失养,失养则虚,虚则不耐疲劳,因而“内正”不能拒其“外邪”。所以,虽较小的外力,或单一姿势的长期操作,或风寒湿邪侵袭,皆可致筋的损伤。疲劳则筋伤,气血运行阻滞,不通则痛,故慢性筋伤常表现为局部酸痛,且常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
1.精津的生理功能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即肾的先天之精与后天水谷之精。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主要是指体液而言。清而稀薄者称为津,浊而浓稠者称为液。津,多布散于肌表,以渗透润泽皮肉、筋骨之间,有温养充润的作用,所以《灵枢·五癃津液别》说:“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汗液、尿液均为津所化生。津血互生,血液得津液的不断补充,才能在周身环流不息,故《灵枢·痈疽》说:“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液,流注、浸润于关节、脑筋之间,以滑利关节、濡养脑髓和骨髓,同时也有润泽肌肤的功能。津和液都是体内正常的水液,两者之间可互相转化,故并称津液,有充盈空窍,滑利关节,润泽皮肤、肌肉、筋膜、软骨,濡养脑髓和骨髓,即所谓填精补髓等生理功能。津液的生成、吸收和转输代谢都需要通过有关脏腑的作用,如脾胃的吸收运化,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肾的温煦气化,三焦运行下输等。
2.伤筋与精津的关系 气、血、津、液主要来源于水谷之精气,它们共同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在人体的整个生理活动过程中,气血与精津相互为用,密切联系。
《灵枢·营卫生会》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血液的盈亏与津液的盛衰相互影响,如在损伤大出血后,可出现口干烦渴、皮肤干燥和尿少等津液不足的证候,因此《伤寒论》中有“衄家不可发汗”和“亡血家不可发汗”之戒。
伤筋而致血瘀时,由于积瘀生热,热邪灼伤津液,可使津液出现一时性消耗过多,而使滋润作用不能很好发挥,出现口渴、咽燥、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苔黄而干糙等症。由于重伤久病,常能严重耗伤阴液,除了可见较重的伤津证候外,还可见全身情况差、舌色红绛而干燥、舌体瘪瘪、舌苔光剥、口干而不甚欲饮等症。
津液与气有密切的关系,损伤而致津液亏损时,气亦随之受损。津液大量丢失,甚至可导致“气随液脱”。而气虚不能固摄,又可致津液损伤。
伤筋后如果有关脏腑的气机失调,必然会影响“三焦气化”,妨碍津液的正常运行而导致病变。人体水液代谢调节,虽然是肺、脾、肾、三焦等脏器共同的职能,但起主要作用的是肾。这是因为三焦气化生于肾气、脾阳根源于肾阳、膀胱的排尿功能依赖于肾的气化作用之故。肾气虚衰时可见小溲清长或水液积聚的表现,如局部或下肢浮肿。关节滑液停积时,可积聚为肿胀。
《灵枢·本神》说:“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平人绝谷》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精、气、神三者,前人称为三宝,气的化生源于精,精的化生赖于气,精气生而津液成则表现为神;若精气伤、津液损,则失神,临床表现为危候。如机体因创伤、失血引起休克时,便会出现神态异常(反应迟钝、表情淡漠、精神恍惚、烦躁不安或不省人事)、肢体出汗、皮肤湿润、尿量减少等征象。
津液的代谢正常与否与筋伤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1)急性筋伤与津液的关系:津液主要来源于水谷精气,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当发生严重的软组织损伤时,除气血受损外,常有津液的损伤。大面积皮肤撕脱损伤、严重的软组织挤压伤,患者常出现口渴、皮肤枯燥无华、尿少、便秘、苔黄燥等津液不足的证候。《灵枢·营卫生会》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说明了血与津液的关系。外伤气血亏损,津液也必然亏耗,造成津液代谢失调。
(2)慢性筋伤与津液的关系:筋膜、肌腱与津液的关系十分密切。关节频繁活动、疲劳受损,易导致津液代谢失调;反之,津液亏虚亦常为关节、肌腱劳损的发病内因。津液代谢失调,积聚肿胀,可出现如慢性滑膜囊炎等。
脏腑是化生气血、通调经络、濡养皮肉筋骨、主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杂病源流犀烛·跌仆闪挫源流》指出:“虽受跌仆闪挫者,为一身之皮肉筋骨,而气既滞,血既瘀,其损伤之患,必由外侵内,而经络脏腑并与俱伤……其治之法,亦必于经络脏腑间求之。”说明了跌仆筋伤与脏腑的密切关系。
1.筋伤与肝、肾的关系 《黄帝内经》指出,五脏各有所主,如“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同源”,说明肝、肾与筋的密切关系很早就广泛地运用于伤科临床中。
(1)肝主筋:《素问·五脏生成》说:“肝之合筋也。”《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肝者其华在爪,其充在筋。”“肝主筋”即指全身筋的功能与肝脏有密切关系,《素问·五脏生成》曰:“故人卧血归于肝……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肝血流盈才能使筋得到充分濡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若肝肾虚衰,或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肝肾不足,肝血亏损,则血不养筋。筋失荣养则常成为筋伤疾患的内因,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临床常表现为老年人手足拘挛、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
肝的病变可导致筋脉损伤,同样外伤筋脉亦可致内伤于肝,故《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指出:“凡跌打损伤、坠堕之证,恶血留内,则不分何经,皆以肝为主。盖肝主血也,故败血凝滞,从其所属必归于肝。”
(2)肾藏精生髓,主骨:由于筋附于骨,故筋伤疾病与肾有着密切关系,肾虚亦常为筋伤疾患的内因。《灵枢·五癃津液别》曰:“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阐明了房劳伤肾、肾虚筋伤、腰痛胫酸的病机。《素问·痹论》说:“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特别是慢性腰痛与肾虚的关系更为密切。前人认为,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痛。如《诸病源候论·腰痛不得俯仰候》说:“肾主腰脚。”“劳损于肾,动伤经络,又为风冷所侵,血气击搏,故腰痛也。”《医宗必读》认为腰痛的病因“有寒有湿,有风热,有挫伤,有瘀血,有滞气,有积痰,皆标也,肾虚其本也”。同样,筋伤疾病亦可导致肾虚,如强力举重、闪挫日久等。《素问·痹论》说:“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
2.筋伤与脾、胃的关系 脾主肌肉、四肢,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脾胃功能协调,受纳五谷,转输水谷精微,以养五脏之气。它对气血的生成、提供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起着重要作用,故前人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之称。人体的筋肉等组织亦皆依赖脾胃的营养才能发达丰满,臻于健壮。如胃受纳失权,脾运化失司,则清阳不布,气血亏虚,常致筋肉失养,临床可表现为筋肉萎缩、四肢倦怠、举动无力,甚则可发为筋痿、肉痿等。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素问·痿论》说:“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故古人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说明四肢功能的正常与否和脾胃关系甚为密切。此外,临床上筋伤肉痿的治愈时间和功能恢复程度皆与脾胃功能相关,若脾胃功能正常,则肌肉壮实,四肢活动有力,受伤后易于恢复正常。反之,则肌肉消瘦,四肢痿软、懈怠、举动无力,伤后不易恢复。所以,筋伤一证,虽外在皮肉筋膜,但亦要注意调理脾胃,以利损伤之恢复。
3.筋伤与心、肺的关系 心主血脉,肺主气。心肺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人体气血循行和营养输布,它与筋伤疾病有着密切联系。《素问·经脉别论》说:“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留于四脏。”说明了肺有输布水谷精微的功能。降血与肺气相互依存,血的运行有赖气之推动,而气的输布也需要血的运载,故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之说。心肺功能协调,气血才能正常发挥温煦濡养全身的作用,筋骨受损伤后才能较快痊愈。在病理情况下,若肺气虚弱,宗气不足则血运无力,循环瘀阻。反之,若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运行不畅,也会影响肺的输布、宣降功能。而心肺病变也会诱发筋伤疾患发生,如《素问·痿论》说:“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襞也。心气热……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又说:“大经空虚,发于肌痹,传为脉痿。”此外,严重的筋伤疾病也可导致心肺功能失常,而出现体倦无力、气短自汗、心悸、胸闷等气血虚损的症状。
心藏神,与人的神志、思维活动有密切相关。《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如筋伤严重或开放性筋伤,邪毒感染,可出现热毒攻心,扰乱神明,临床上常表现为神昏、谵语、不省人事等症状。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表里上下及调节各部功能的通路。《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指出了经络有运行气血、营运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的作用。《灵枢·经别》又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也可以说人体的生命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是通过经络来实现的。临床跌仆闪挫所致筋伤常与经络有密切关系,如《圣济总录·伤折门》说:“若因伤折,内动经络,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瘀积不散,则为肿为痛,治宜除去恶瘀,使气血流通,则可以复元也。”指出了跌仆筋伤致经络受损,经络阻塞,气血之道不得宣通,导致气滞血瘀、为肿为痛的病机。同样,如经络为病,气血瘀阻不通,又可导致筋肉失养而发生筋伤疾患,其发病也常累及经络循行所过部位。如腰为肾之府,肾之经络入脊内,贯脊至腰,络膀胱。膀胱经挟脊,抵腰,络肾,并下行臀及股后外侧,沿小腿后行于足背外侧,止于足小趾至阴穴。故肾与膀胱经脉的病变常可引起腰、臀部向下肢放射性疼痛,并可在承扶、委中、承山、昆仑穴找到压痛点。在治疗方面,经络病机与筋伤病的辨证论治亦有着密切关系。如《伤科真传秘抄》中说:“若为伤科而不知此十二经脉之系统,则虽有良药,安能见效,而用药、用手法,亦非遵循于此不可也。”所以,治疗的方法亦必于经络脏腑间求之。
肢体的运动是依靠筋骨来完成的。筋附于骨上,大筋联络关节,小筋附于骨外。筋的主要功能是联属关节,络缀形体,主司关节运动。《素问·五脏生成》说:“诸筋者,皆属于节。”《灵枢·经脉》说:“筋为刚。”言筋应坚韧刚强,才能发挥其束骨而利关节的功能。《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中对于筋的功能论述更为详细透彻,书中指出:“筋也者,所以束节络骨,绊肉绷皮,为一身之关纽,利全体之运动者也,其主则属于肝。故曰:‘筋者,肝之合。’按人身之筋,到处皆有,纵横无算。”骨为奇恒之腑,为肾所主,《灵枢·经脉》说:“骨为干。”《素问·脉要精微论》说:“骨者,髓之腑,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扼要地指出了骨的作用,不但为立身之骨干,还内藏骨髓,与人的站立、行走等功能有着密切关系。
人体的肢体运动有赖于筋骨,但筋骨的强劲有力离不开气血的温煦濡养、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统一,特别是筋骨为肝肾之外合,故筋骨与肝肾的关系尤为密切。在筋伤疾病发生时,但伤及气血津液,严重时亦可造成脏腑内伤。凡跌仆闪挫之证,筋骨首当其冲,受伤机会最多。临床上常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关节屈伸不利。严重时可发生筋断、筋裂、筋位失常,使功能丧失。在“伤骨”的病证中,如骨折时,由于筋附着于骨的表面,筋亦往往受损伤。关节脱位时,关节四周筋膜多有破损。所以,在治疗骨折、脱位时都应考虑筋伤这个因素,忽略了它,就不能取得满意疗效。慢性劳损亦多导致筋的损伤,如“久行伤筋”,说明了过度行走可致筋的损伤。此外,慢性筋伤又常与风、寒、湿三气的侵袭有着密切关系。临床上筋伤疾患甚多,其证候表现、病理变化复杂多端,如筋急、筋缓、筋挛、筋缩、筋痿、筋惕等,宜细审之。骨缝是指骨与骨相连接处的间隙,也是关节之间的间隙,存在于可动关节和微动关节。这些关节在外力的作用下引起微细的离位,即称为骨错缝。骨错缝实际上是指关节骨缝错开而言。从人体解剖结构来说,所有关节只要外力达到一定程度,都可发生关节的完全脱位、半脱位或关节错缝。《伤科汇纂·上歌诀》曰:“大抵脊筋离出位,至于骨缝裂开绷,将筋按捺归原处,筋若宽舒病体轻。”认为伤筋离位也可能导致骨缝裂开,当离筋回复原位,裂开的骨缝随之复位,肢体即感轻松舒适。
引起骨错缝的外力作用是多方面的,如直接外力、间接外力、肌肉拉力等。但主要是间接外力、强力扭转、牵拉、闪挫或过伸等,使关节运动超过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而产生骨错缝。这时因关节失去了正常解剖位置,关节周围的关节囊、韧带被拉紧,而使错缝关节不能自行复位,或错缝关节内产生负压,将滑膜吸入关节腔内,阻碍关节自行复位,如腰椎关节突关节滑膜嵌顿症就是这种原因造成的。筋的损伤可使骨缝处于交锁错位,如踝关节损伤使踝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撕裂或断裂,踝关节失去稳定性,就可能造成踝关节的骨错缝。筋伤后使筋离开了原来正常的解剖位置,骨错缝在筋的牵拉下处于交锁状态而不能自行复位,全身的各关节突关节最易出现这种病理变化。相反,关节突关节扭伤使关节突关节在外力的作用下出现了微细的离位,关节周围的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也会发生相应改变,如关节囊的破裂,韧带、筋膜的撕裂等。总之,骨错缝与筋伤是相互影响的。骨错缝必然导致筋伤,而筋伤如发生在关节部位也可以引起骨错缝。治疗时往往纠正了骨错缝后筋就可自然恢复正常位置,从而使临床症状迅速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