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经期过长

医案一

初诊:2013年12月30日。

卓某,44岁。月经淋漓不尽29天就诊。

平素月经规则,经期5~6天,月经周期27~28天。末次月经2013年12月2日来潮,经量中等,经色鲜红,有血块,有痛经,至今未净。12月5日经量一度减少,今日反而增多,无乳房胀痛。因见朋友月经不止,服用我的牛角地黄汤立竿见影,便自行效仿上方口服,并加服宫血宁胶囊,但疗效不佳。现自觉头晕神倦,夜寐欠安,胃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软。

老师诊断:经期过长(脾阳虚型)。

治法:温阳益气,固冲止血。

方药:茯苓四逆汤加味。茯苓10g,党参30g,淡附子6g,炙甘草6g,炮姜炭6g,阿胶(烊化)10g,荆芥炭10g,仙鹤草30g,侧柏叶10g,4剂。

二诊:2014年1月3日。经水将净,色红,小腹隐痛。舌红,苔薄白,脉细。

方药:守上方,加香附炭10g,荔枝5个,4剂。

三诊:2014年1月7日。药毕经净。

【释疑解惑】

1.学生问难:从患者临床症状看,并无明显的阳虚表现,老师为何要选用温阳益气之法来治疗?

老师解答:《素问·至真要大论》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这是临床使用最多的正治法。如果治疗时热之无效,或寒之无效,这又提示什么玄机呢?提示患者并非真寒或真热。有时治疗的失败,往往提示下一次治疗时变更思路的必要。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本案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出血多日,仍然经色鲜红。经色鲜红一定属于血热吗?事实绝非如此!当经量过多时,许多并非血热患者的经色可以是鲜红的,因为这些血液尚未得到外界空气的足够氧化而变得紫暗,这是临床最常见的假象。那么凭借什么可以认定该案应该“寒而热之”呢?首先还是基于患者曾经自服牛角地黄汤凉血无功,寒之不效,说明病因并非血热。其次是患者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软,均与血热的舌红、苔黄、脉洪滑迥异。寒之不效可以试用热法,这是我使用温药的前提之一。舍证从舌从脉,这是我使用温药的前提之二。失血者亡阴,日久则阴损及阳,不足之血难以速生,亡佚之血当以速固。固血者阳气当充,阳气不充不足以摄血,这是我使用温药和益气药的前提之三。

2.学生问难:古人常说血热易动,血凉方静。老师为何还要在长期出血不止者身上选用大温大热的附子、炮姜等药治疗?

老师解答:血热易动,血凉方静,是人们对血证的普遍认识。对于血热型的出血病证再施用温热药物,无异于抱薪救火。但对于阳虚的出血病证,温热药正是补其不足,而非益其有余了。温阳药有很多,该案用大温大热、药性峻猛的附子、炮姜,是因为病急者需用重剂,取附子、炮姜之性峻而效速,具温阳固摄之功。附子向来被认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常与干姜、炙甘草同用,即是《伤寒论》中的四逆汤。换干姜为炮姜者,取其守而不走之意。人参、附子合用即是参附汤,也为益气回阳第一方。以上诸方再加茯苓一味,即成茯苓四逆汤,该方出自《伤寒论》,具有回阳益阴的功效,与本病失血亡阴、阳虚阴脱的病机相符,故选用。

3.学生问难:有人认为茯苓等药属渗利之品,不宜用于妇科血证患者,老师如何看待?

老师解答:茯苓一药,既有淡渗利湿之效,更有健脾之功,它的渗利是建立在健脾基础之上,健脾更胜渗利一筹,故四君子汤用之,取其健脾而非用其渗利。相对而言,茯苓皮则仅有利水消肿之能,而乏健脾之功,故五皮饮用之。对于脾虚出血的患者,茯苓依然可用,如归脾汤即是。对于脾虚湿盛、水渍胞宫、胞络损伤引起的崩漏,茯苓既可健脾,又可渗湿的功效就恰到好处了,健脾以摄血,渗湿可除因。我治疗临床表现为经血量多质稀色淡,卫生巾上经血周边渗有水晕者,使用猪苓汤一方每收良效。猪苓汤中非但有淡渗的茯苓,还有猪苓、泽泻、滑石,所以渗利之剂并非禁用于妇科血证,有时还是治疗水湿引起血证的必用之品。

4.学生问难:老师在二诊时使用荔枝,有什么用意?

老师解答:二诊时患者经水将净,出现小腹隐痛,这是一种气虚、气滞兼而有之的表现。对于出血已久,正气已虚的患者,只能采用疏调气机的方法,不宜使用行气破气的药物。荔枝全身均可以入药,即荔枝肉、荔枝壳和荔枝核。荔枝肉有补益作用,清代黄元御的《玉楸药解》记载:“荔枝,甘温滋润,最益脾肝精血,阳败血寒,最宜此味。”《妇女病饮食疗法》用荔枝干果水煎治疗崩漏。《中华本草》记载治孕妇堕胎后下血不止及产后出血,用荔枝干七个(连壳和核一起打破),两碗水煎至一碗服下。清代项天瑞汇纂的《同寿录》中记载,用荔枝壳烧灰存性,酒调服治血崩。我在《妇科用药400品历验心得》一书中,用荔枝核治疗崩漏色暗者有效,可与白芷、防风、血余配伍。可见荔枝是一味既可补虚温中,又可调气止血的药物。当然,我不使用香附而改用炭,也取其疏调气机无须太过,同时又可止血的功效。

5.学生问难:如果我选用归脾汤治疗,预期效果又会如何?与茯苓四逆汤比较疗效有何不同?

老师解答:归脾汤出自宋代严用和的《济生方》,药物组成有黄芪、龙眼肉、人参、白术、当归、茯神、酸枣仁、远志、木香、炙甘草。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可以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脾不统血之血证。对于本病案归脾汤应该也会起到一定的疗效,因为患者出血日久,存在头晕神倦、夜寐欠安的心脾两虚现象。但归脾汤益气摄血可,而温阳固冲则嫌不足,所以疗效不及茯苓四逆汤佳。

(米海霞)

医案二

初诊:2007年8月9日。

陈某,32岁。患者经行21天未净就诊。

平素月经周期23~25天,末次月经7月20日来潮,至今21天未净,今天经量已少,淡红色,四肢酸痛乏力。2006年7月剖宫产,至今仍在哺乳期间。纳可,寐安,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生育史:1-0-0-1,两侧输卵管已行结扎术。

学生诊断:经期延长(气虚型)。

治法:益气摄血。

方药:胶艾汤加减。阿胶珠(烊冲)15g,艾叶5g,当归5g,益母草10g,仙鹤草30g,黄芪15g,党参15g,川芎5g,莲房10g,马齿苋10g,5剂。

老师诊断:经期延长(气虚型)。

治法:收敛止血。石榴皮20g,诃子10g,乌梅炭10g,贯众炭10g,4剂。

二诊:2007年8月16日。进药一剂,月经即净。

再作善后调理。

【释疑解惑】

1.学生问难:对该案我们同样诊断为气虚型经期延长,为何老师的治疗会与我的异样?书本上并没有介绍收敛止血治疗经期延长的方法,此方是否也适用于其他原因引起的经期延长?

老师解答:患者诊断为气虚,分析有以下几个依据:一是由于剖宫产,极有可能损伤了她的元气;二是哺乳一年多仍未中止,使母体气血逐渐消耗;三是出血日久,血色已淡;四是四肢酸乏,体力不支。五是舌脉之象。

先谈谈你的处方。你的治法是益气摄血,那么选择的方药应该是圣愈汤,而非温经止血的胶艾汤。如果使用胶艾汤,熟地黄与炒白芍也不属于应该减除的范畴,况且方中还有活血止血的莲房、益母草,清利湿热的马齿苋。数法同用,此方有些杂乱无章的感觉。

对于该患者,我除了使用收敛法之外,并没有使用第二种方法。为何不增加益气的方法?我认为患者虽然经行21天未净,但经量已少,经色变淡,已是一种向愈的表现。当然方中添加一点益气的药物也并无不可,如果暂时不添加,以后再补,也不会为时已晚,我则选择了前者。当然,如果经量较多,需要急止的情况下,益气药物肯定要用。

是的,书本上确实没有专门介绍收敛止血治疗经期延长的方法,但在临床上这是非常实用的治疗方法。我使用的药方属于收敛固涩法,也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散者收之”的治疗方法。用该法治疗经期延长,只适用于无邪,或邪气已尽而出血将净的患者。如果病证因邪气而出现偏颇,就不宜使用此方此法,即使要用,也必须变通加减。

2.学生问难:我平时在门诊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患者,看似简单,但治疗起来效果却不佳。有时考虑慢性子宫内膜炎,中药联合西药抗生素使用,效果也差。对于经期延长的患者,哪些情况会比较棘手难治?

老师解答:在各种经期延长的患者中,以血瘀型的较为棘手。这些患者除了出血不断之外,还可能见到经中夹块,腹痛不止,子宫内膜不脱落反而增厚,同时又出现失血引起的贫血现象。在治疗时,要做到活血与止血协调,剥落子宫内膜与促使子宫内膜生长协调,去邪与扶正协调。两者之间孰多孰少,孰轻孰重,以及如何应对治疗之后出现的变化,全凭医家的临床经验与用药技巧。

在现代医学中,由于剖宫手术造成的子宫切口憩室往往导致经期延长,这是十分棘手的问题。目前中医妇科仍然没有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3.学生问难:该案老师为何选用酸性的石榴皮和乌梅呢?有理论依据吗?

老师解答:对于五味的临床功效,《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就是说辛味能发散,酸味能收敛,甘味能缓急,苦味能坚燥,咸味能软坚。对于一位身体不存邪气、经期延长的患者来说,“收之”是一种最佳的治疗方法,使用酸味的药物,也成了自然的选择。石榴皮味酸、涩,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其“止泻痢,下血,脱肛,崩中带下”。乌梅味酸,性平,清代顾松园的《顾松园医镜》称其“止便血崩中”,清代黄宫绣的《本草求真》治血崩不止,用乌梅肉七枚,烧存性研末,米饮服之,日二次。当然,除了石榴皮和乌梅之外,酸收的药物还有许多,譬如山茱萸、覆盆子、五味子、金樱子、五倍子、醋等。其中山茱萸、覆盆子更适合于肾虚者,五味子更适合于心悸失寐者,金樱子更适合于溲带淋沥者。

4.学生问难:诃子我多用于腹泻,经期延长也可以使用吗?贯众炭可用马齿苋取代吗?

老师解答:诃子是一味多用途的收敛药物。清代汪绂的《医林纂要探源》称诃子“固涩大肠,收脱止泻,治崩带不止”。此外,诃子收敛肺气,可治疗久咳;固涩大肠之气,可治疗气利;固涩冲任之气,可治疗胎漏、阴挺、带下。只要患者没有邪气存内,诃子是可以选用的。

贯众与马齿苋均具有清凉止血的功效,但前者微寒,后者性寒而滑。贯众炒炭之后,寒性尤减,而止血功效却提高。因此,马齿苋更适用于湿热引起的妇科出血性疾病,而贯众炭比马齿苋有更广的适用范围。因此,该案首先选用贯众炭来治疗。两药常用于妇科血证的治疗,其现代药理基础是均具有收缩子宫、消除炎症的功效。

(陈浩波) IHh0PNv3PHtaN7DJyz7xTM6z+j5+l+E2W9HoAw9b1P+aYGlFczJiTPCwLXmsQqe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