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经行腹泻

初诊:2009年8月3日。谷某,30岁。

经前腹泻5年,大便溏薄,日解2~3次,平时腰痛。末次月经7月2日来潮。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学生诊断:经行腹泻(脾肾两虚型)。

治法:温肾健脾,涩肠止泻。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味。附子6g,党参10g,炮姜6g,炙甘草6g,炒白术10g,诃子10g,肉豆蔻10g,4剂。

老师诊断:经行腹泻(脾肾阳虚型)。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补骨脂10g,五味子6g,吴茱萸3g,肉豆蔻5g,苍术9g,厚朴10g,徐长卿10g,刘寄奴15g,7剂。

二诊:2009年8月11日。月经8月8日来潮,经前腹泻未再发生。

【释疑解惑】

1.学生问难:什么是经行腹泻?本例患者是如何发病的?

老师解答: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大便泄泻、日行数次、经净自止者,称为经行泄泻,亦称为经来泄泻、经动五更泄泻、经来五更泄泻。多因脾阳亏虚,木克脾土,或肾阳不足所致。

患者由于平素脾肾阳气并不充裕,虽不犯病,但对水谷腐熟、运化、蒸腾、排泌已无余力。经前水血开始下注,脾肾阳气显得不足,运化无权,便见泄泻。患者经前腹泻长达5年,大便溏薄,无酸腐之臭,更无里急后重,不属实证、热证若揭,当属虚证、寒证理明。脾主运化,泄泻都离不开脾;肾司二便,根据患者平素腰痛,脾肾阳虚便可确定。

2.学生问难:老师和我均从脾肾阳虚入手,我选择了附子理中汤,而老师用四神丸,为何有这样的不同呢?

老师解答:治疗泄泻的方子有很多,各有各的侧重。若为中阳不振,脘腹寒冷,大便清溏,手足不温,脉细沉迟,宜温中散寒,用理中丸;若性躁易怒,两胁气郁,腹痛即泻,泻后痛止,脉弦急者,宜柔肝扶脾,用痛泻要方;若五更泄泻,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舌淡脉迟,四神丸主之;若纳呆乏力,胸脘痞闷,形瘦面黄,肠鸣泄泻,苔腻脉缓,参苓白术散为宜。

为什么我们的处方不同?首先要从你的辨证说起。你的辨证是脾肾两虚。虽然脾肾两虚者,通常是指脾肾阳虚,但你选用的是温补脾阳的附子理中汤,而缺乏温补肾阳的药物。也就是说,治法与方药并不十分相符。从这一问题中可以发现,辨证与治疗方面欠缜密。

四神丸出自明代薛己编写的《内科摘要》,是一张治疗五更腹泻的名方。方中补骨脂温肾暖脾,吴茱萸温中散寒,肉豆蔻温脾收敛,五味子益肾固涩。合姜枣为丸,温肾暖脾,固肠止泻。我是借用四神丸温补脾肾之功,再加苍术、厚朴,仿平胃散燥湿之意。此乃遵明代李宗梓《医宗必读》“无湿则不泻”之旨。

3.学生问难:徐长卿祛风止痛,刘寄奴活血消肿,老师为何处方中加徐长卿和刘寄奴?

老师解答:徐长卿味辛性温,归肝胃,善于祛风定痛、活血消肿,多用于治疗皮肤病、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等,但该药亦能止泻,可以治疗痢疾、肠炎,独味应用亦效,故又有痢止草之称。刘寄奴味辛、微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功能破瘀通经,止血消肿,消食化积。《日华子本草》称其“止霍乱水泻”。我方中加用了这两味药物,是为了增强临床疗效。

4.学生问难:《竹林女科证治·调经》记载:“经来之时,五更泄泻,如乳儿尿。此乃肾虚,不必治脾,宜服理中汤七剂。”就是用人参、白术、五味子、甘草、干姜五味药。其中参、术、姜、草温补脾胃,五味子涩肠止泻。明明大部分药都是补脾,为什么说“不必治脾”?

老师解答:《竹林女科证治》所开的方,是理中汤加五味子。理中汤就是温补脾阳的方药,这毫无疑问。五味子味酸,性温,归肺、心、肾经。人们用五味子治疗气喘、小便失禁、崩漏、带下、子宫脱垂,都是取其益肾收敛的作用。但是,一张理中汤加上一味五味子,就将此方说成仅仅补肾而不补脾是极其偏颇,不公允的。所以,古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常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高楚楚) Ij84Jh7zdi5OUnRz/6N7mdEVTCWuWAGV9m4qEZBF8Nma6WeIvrzqmvGcwzfRqb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