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十三、流行性出血热的中医认识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鼠为主要传染源,冬春季多见。本病潜伏期为4~46天,一般为7~14天,以2周多见。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竭为主要表现,又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急剧,死亡率较高。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统一将其命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肾脏是流行性出血热损害最为常见的靶器官,临床上,肾脏损害往往是流行性出血热最为突出的表现,有50%~60%的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并成为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流行性出血热在中医学典籍中无此病名记载,但因其具有明显的传染性、流行性发病的特征,与中医学中温疫致病是一致的,故一般认为本病属疫病范畴。按其流行的时间(冬季)及症状,属于中医学温疫病范畴中的“冬温时疫”“温毒发斑”“疫斑”。《伤寒论》说:“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晋代王叔和认为“非时之气”是引起疫病发生和流行的原因。明代吴有性则认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夫疫者,感天地之戾气也。”此种“邪之着人,有自天受之,有传染受之,所感虽殊,其病则一”。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和古人关于疫病的论述是相符的。

由于西医学对此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因此,积极探讨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逐步掌握其治疗规律是很有必要的。历代医籍特别是温病学对其发病情况、病因病机、症状描述、治疗用药都有类似较为详细的记载。

1.对病因的认识

疾病的发生取决于致病的外在因素和人体的内在因素,即邪气和正气。《内经》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医学真传》说:“人身本无病也,凡有所病,皆自取之。或耗其精,或劳其神,或夺其气,种种皆致病之由。唯五脏充足,六腑调和,经脉强盛,虽有所伤,亦不为病。”《医论三十篇》说:“欧阳子曰:病之中人,乘乎气虚而入。果能毋摇汝精,毋劳汝形,炼精归气,炼气归神,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瘟疫感人,由口鼻而入,总由正气适逢亏欠,邪气方能干犯。”说明古人早就认识到,人体正气虚损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传染源是黑线姬鼠及革螨羌螨),因而疫毒往往乘机体虚弱之际随风寒而入肌表,首先侵犯肺卫,依次传里,耗伤津液,损及脉络,造成肌肤出血及肾气受损。

(1)外因:

①疫气流行:疫气是六淫之外的一种致病因素,是对各种自然疫源的概括认识。前人认为疫气来源于“杂气”。各种杂气,即方土疫疠之毒气。毒气袭人为病种种,故称“杂气”。杂气流行于大自然,在土壤环境之中,人触之即可生病。明代吴又可说:“所谓杂气者,虽曰天地之气,实由方土之气也。盖其气从地而起,有是气则有是病。”说明杂气是一种致病因素。杂气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又叫戾气、疠气、毒气、异气、疫疠之气。

②六淫之气反常偏盛。

(2)内因:如下图。

img

侵入途径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古人的直观经验认为,病邪进入人体:①皮肤所中——汉代张仲景曰:“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②从口鼻而入——明代吴又可曰:“温邪自口鼻而入,直走膜原,邪伏三焦,病从血分发出气分。”清代叶天士又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从西医学看,传播途径为以下几种:①皮肤破伤感染:鼠、螨叮咬人的皮肤而感染。②消化道感染:人服用被感染病毒的黑线鼠排泄物污染的饮食,如消化道黏膜有破损,即可致病。

(前人虽未像今天这样微观地研究其传播途径,但是宏观概括了现在的微观认识。)

2.对病机的认识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初起之时,病在卫分,出现恶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卫分不解,迅速传入气分,火为阳邪,火性炎上则面红目赤,口干咽痛,颈胸部潮红;若夹有湿邪,则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苔腻或腹痛泄泻;而皮肤瘀点,痛有定处,舌质紫暗为内有瘀血之明证。疫毒之邪传变迅速,短时间内由气分入侵营血,气血两燔,则高热不退、舌质红绛,邪毒逆传心包或引动肝风,则出现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手足蠕动等。

营血热盛,迫血妄行,火伤阳络,血从上溢则鼻衄、咳血;火伤阴络则见尿血、便血。疫毒之邪最易伤阴,阴伤及阳,正气虚弱,疫毒内陷则面白、唇紫、脉沉细且数,甚则出现四肢厥逆、冷汗淋漓等内闭外脱之症。疫毒灼伤肾阴,阴液枯涸,化源欲竭,则小便涩少,甚则尿闭。如经治疗,邪热已退,肾阴渐复,但肾气亏虚,固摄无权,膀胱失约,可致尿量增多。总之,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病机当为“疫毒内侵,血热夹癖”。其性质属热者居多,然兼证中有夹湿或无夹湿之别,当在临证时细加审定。

3.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发病急骤,变化迅速,有典型表现和非典型表现,从病情上可分为轻、中、重三型。

(1)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地区和季节(包括偶入疫区)。

(2)全身中毒症状:畏寒、发热、头昏、身痛、腰痛、口干、口渴、恶心、呕吐。

(3)毛细血管中毒症状:有充血、出血、水肿,颜面、颈胸潮红,球结膜充血,软腭、胸部、腋下等处有散在点状或条索状出血点,亦可伴有鼻衄、咳血、便血、尿血等。以球结膜充血水肿,上腭、腋下出血点为主要特征。

(4)肾脏损害:发病2~3天后可见尿中有蛋白,有红细胞、管型、膜状物。蛋白尿早上(+),下午即可达(+++)。有1/3患者尿中可见膜状物,这是肾盂及尿道黏膜脱落或蛋白质、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在尿路中凝固形成的。

(5)有典型的演变期、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6)血象:白细胞计数早期正常或偏高,中性粒细胞偏高,淋巴细胞偏低,可见异型淋巴细胞。(2天内出现,不超过2%,4~6天可达5%~10%,如异型淋巴细胞大于15%者,病情多严重。)

本病诊断主要靠(1)(2)(3)(4),其中(5)(6)作为参考。

4.诊断要点

img

5.治疗原则

本病的机理主要是温毒侵入机体,伏引血脉,分布三焦,干扰经络、脏腑、营卫、气血。新感引动伏邪,全身反应强烈,加之温病为阳邪,毒性较剧,传播极快,最易化燥伤津,首伤肺胃之阴,继伤肝肾之阴。故治疗应以“存津液,保胃气,清热毒,护肾阴”为原则。

6.分期论治

(1)发热期:一般持续4~7天,起病急,先畏寒,继之高热,体温38~40℃。热型不规则(多为弛张型30.7%、稽留热15.2%、不规则热15.2%)。多有受凉、暴食、过劳等诱因,按其不同的表现可分为卫、气两种。

①卫分证治(即表热证)

主症:发热,恶寒,无汗,口渴,头痛、身痛、腰痛,纳差,咳嗽,恶心、呕吐,舌边尖红,舌苔厚黄,脉浮数。(病后2~3日可见出血点,束臂试验阳性。)

分析:温毒内伏,风寒诱发,初起之时,病在卫分,故先见肺卫表证。其中发热、恶寒、无汗、口渴为其特点。温邪袭表,卫气被郁,邪正交争,故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温热伤津,故见口干、口渴;卫气与肺相通,“肺主皮毛,为人身之藩篱”,卫郁则肺气失宣,故见咳嗽;本病特点之腰痛,为患者平素肾气不足,加之感受温毒,温毒从足太阳膀胱经侵入,损及于肾,因肾与膀胱相表里,腰为肾之府,腰痛多为肾气亏损之症。

治则:辛凉解表,透热解毒,养阴生津,顾护肾气。

方药: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20g 连翘20g 芦根30g 桔梗10g

牛蒡子10g 竹叶10g 甘草6g 板蓝根30g

荆芥6g 牡丹皮10g 升麻10g 葛根12g

旱莲草15g 薄荷6g (后下)

每剂加水轻煎两次(两次共500mL,分两次服)。

服法:病重者口服两剂,煎煮时间为水开后10分钟即可。上方适用于患者有39℃左右的体温,如体温升高可加重分量,体温不到39℃可减轻药量。

方解:荆芥、薄荷解表祛邪,桔梗、牛蒡子、甘草轻宣肺气,金银花、连翘、竹叶、板蓝根清热解毒,芦根生津止渴,牡丹皮、旱莲草凉血止血,升麻、葛根散热凉血、鼓舞胃气。前人对感受秽浊时邪气阻滞,血脉不通而发生瘙斑隐隐,用升葛汤,且升葛汤有解除麻疹病毒作用。(据米伯让的经验,加升麻、葛根、党参可防止低血压,临床观察20例,14例未出现低血压。)

加减:口渴、汗多加天花粉15g,知母10g,生津止渴;腰痛加杜仲12g,生地黄15g,照顾肾气;咳者加杏仁10g,利肺气;衄血加茅根30g,生地黄30g,凉血止血;胸腹斑疹隐隐去荆芥、薄荷,加生地黄15g,玄参30g,凉血解毒;恶心脘闷加黄连9g,竹茹10g,藿香12g。

注意:汗法在此治疗期间很要紧,“在卫汗之可也”,所以有汗无汗是下一步主动与被动的关键。如汗出彻,热随汗解,下一步就可以减少许多被动情况。发汗时注意两点:一是不宜用大量苦寒之品,寒邪遏郁,邪热不得外透;二是禁忌辛温助阳发汗剂,以免大汗耗津。

②气分证治(里热证)

主症:壮热,口渴,面赤,汗出,面红,目赤(球结膜充血、水肿),小便黄,大便秘,舌质红,苔黄燥,脉象洪大。

分析:邪入气分的机理,主要是病邪在卫分未能及时解除,病势进展,邪正相争剧烈,波及脏腑的消化系统(阳明)及营养系统(营)。里热蒸迫,乃见身热、汗出、口渴;阳明热盛,循经上荣面颊,故见面红目赤;邪热炽盛,汗出伤津,故见口喜冷饮、舌苔黄燥;邪正相争,正气不虚,故见脉洪大。

治则:清热解毒,保津,预防出血,壮水制火。

方药:增液白虎汤加减。

生石膏30g 知母20g 甘草9g 生地黄30g

玄参20g 麦冬20g 板蓝根30g 女贞子15g

旱莲草15g 粳米(或白米)30g

水煎3次(共600mL),每日3次。

服法:不效者一日连服1~2剂,2~3日体温即可下降。

方解:生石膏辛寒清泄里热,知母苦寒清热生津,甘草、粳米养胃生津,增液汤养阴生津;二至丸养阴固肾,板蓝根清热解毒。全方共奏清泄里热,保全津液之效。本方用之得当确有立竿见影之效,用不得当,危害也大。

加减:①若气阴不足有低血压倾向者加人参10g。②热阻胸膈见发热、面赤、唇焦、舌红、烦躁、口渴、咽痛、吐衄,为上中焦邪热炽盛,大便干甚、数日不下,加大黄10g,芒硝10g(或用凉膈散)。③热结肠胃见腹痛胀满,烦热谵语,大便秘结,可用增液承气汤(生地黄30g,玄参30g,麦冬15g,大黄6~15g,芒硝12~20g,甘草9g)。附:承气汤煎煮方法。先煮枳、朴,后下大黄,再下芒硝,因芒硝久煮泻下作用减弱。实验证明承气汤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肠道容积,改善血液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④痰热壅肺见咳喘不宁,痰涎壅滞,脉大而实,可加瓜蒌、杏仁、贝母、麻黄或用麻杏石甘汤;如身热下痢、口渴、汗出,可用葛根芩连汤。

注意:《伤寒论》云“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吴鞠通曰“白虎禁忌有四”: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

(2)低血压期(邪入营分):病邪进入营分的表现,以舌绛暮热、心烦不寐为特点。我们观察出血热病程中营分症状多在发热期的卫分、气分证候中出现,所以有卫分兼见营分证、气营两燔证、营分兼见各种厥证。

1)主症:心烦不安,身热夜甚,斑疹隐隐,多见于胸前、腋下,球结膜充血水肿,甚至神昏谵语,四肢厥逆,舌质红绛,脉弦细数,口唇干燥,皮肤枯涩,合并各种厥证。(卫分症状4~6日,突然心中烦乱,惕而不宁,体温下降,血压波动,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脉压差小于20mmHg,甚至测不到。低血压时间长短不一,有的仅数小时,有的长达1~3天。)

分析:温毒耗营,邪陷心包,热扰神明,若邪热不退,伤津灼液,阳气不达四肢,则可发厥。《内经》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热盛耗津,阴气衰于下,故热厥。热灼津枯,故见口唇干燥。舌绛、脉数为热极伤阴之证。

治法:清营透热,凉血解毒。

方药:清营汤。

犀角(水牛角代)3g (磨汁冲服) 生地黄30g 玄参15g

麦冬15g 金银花30g 连翘30g 黄连9g

丹参15g 竹叶心9g

或清瘟败毒饮。

生地黄60g 生石膏60g 黄连9g 黄芩9g

栀子12g 玄参15g 麦冬15g 牡丹皮15g

加减:血压过低加人参9g或党参30g(或用甘草30g,黄精30g);少尿加车前草30g,白茅根30g;神昏谵语者用安宫牛黄丸1~2丸/次,日3次。或用清宫汤:

元参心9g 莲子心5g 竹叶卷心6g 麦冬10g

连翘心6g 犀角(水牛角代)6g (磨汁冲服)

本方清心热,养阴液,用于发热、汗出多、耗伤心阴,而致邪陷心包的轻症。

注意:本证来路有两条。一是在卫分出现,可见畏寒发热,此为平素营阴不足,感受温毒表邪不解,热郁于里不能外达,伤及心营,脉络失养,热毒逼血外窜之故。卫分逆传营分为病情恶化的转归,是病势进退的关键。法当辛凉解表,清营透热,保津利尿,护阴解毒。方用银翘散加减去豆豉、芥穗、升麻、葛根,加生地黄24g,玄参30g,麦冬24g,知母20g,焦山栀12g,黄芩9g,大青叶15g,白茅根60g,日服2剂,连服3天,以热退症减为度。二是由气分传来,则见壮热、烦躁、口渴,或汗出,舌质红绛,布有黄燥垢苔,为里热炽盛,气营两燔之证。法当气营两清,透热转气,保津利尿,养阴解毒。预防热毒入血分可用白虎、增液汤加焦山栀、黄芩、金银花、连翘、白茅根、牡丹皮、大青叶,日服2剂,连服3天,以热退症减为度。

若壮热不解,斑疹透露明显增多,可用化斑汤清血凉血、化斑解毒。若见阳明腑实,大便燥结不下,即于上方加芒硝、生大黄,以通泄腑实壅滞之热,大便通利,即可缓解。

2)兼证:(厥逆)四种厥证,尤以热厥多见。

①热厥:高烧,唇干,烦躁,谵语,手足逆冷。此为热毒耗阴,真热假寒(较少见)。

治则:伴腑实者,急下存阴,泻火解毒;不伴腑实者,清热解毒,益气生津。

方药:解毒承气汤(黄连解毒汤合大承气汤)。

黄连9g 黄芩9g 黄柏9g 川大黄9g (后下)

僵蚕9g 枳实15g 川朴15g 芒硝9g

白虎汤合生脉散。

生石膏30g 知母9g 人参5g 麦冬15g

五味子8g 生甘草9g

②寒厥:身冷,寒栗,下利清谷,四肢厥冷,脉微欲绝,面色苍白,甚而潮红。此为真寒假热,虚阳外越,内闭为脱,血压为零。

治则:回阳救阴,益气固脱。

方药:六味回阳饮加葱白(或用生脉四逆汤加龙骨、牡蛎)

人参15g 干姜30g 附子15g (先煎) 炙甘草30g

生地黄30g 当归20g 葱白4根

水煎600mL,分3次服,每2小时1次。

③蛔厥:恶心呕吐,吐蛔发热,烦躁,下利血水,甚而昏迷。此为正虚邪实(偶见)。

治则:扶正祛邪,安蛔息风。

方药:乌梅汤。

乌梅9g 川椒9g 黄连6g 黄芩6g

姜半夏9g 枳实9g 杭芍10g 干姜9g

人参5g 麦冬15g 生地黄10g 阿胶9g (烊化)

本方寒热并用,邪正兼顾,对于寒热错杂而正气虚者适合。

④虚厥:热退或将退,突然四肢发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证系平素血虚,更因寒邪郁滞,不能温养四肢。

治则:温经散寒,益血通脉。

方药:当归四逆汤去桂枝加人参。

当归15g 桔梗9g 杭芍12g 生姜9g

大枣4枚 炙甘草9g 细辛3g 通草6g

人参15g

水煎400mL,每2小时服200mL。

(3)少尿期(邪入血分)

主症:体虚少尿,血尿,衄血,便血,有的尿内可见膜状物,惊厥,舌干红,脉细数,精神疲惫,极度衰竭。

(少尿期多在病程7~8天,患者极度衰竭,若24小时尿量在500mL以下为少尿,在50mL以下为尿闭,当每小时尿量小于30mL时即应采取急救措施。)

分析:温热毒邪,灼伤肾阴,肾气不化。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不化则膀胱气化不利,《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故见少尿;热灼阴络则尿血,热伤阳络则衄血,热扰神明则惊厥;若肝肾亏损,下元疲惫,气化无权,则可形成尿潴留。

治则:滋阴泻火,解毒利尿。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

生地黄30g 山萸肉15g 山药15g 茯苓15g

知母24g 川柏20g 泽泻15g 牡丹皮12g

麦冬24g 黄芩9g 白茅根30g 焦栀子9g

加减:若血尿加茜草炭15g;便秘加玄参30g;若热结下焦而尿潴留可用猪苓汤。

茯苓30g 猪苓15g 泽泻30g 阿胶10g (烊化)

滑石30g (包煎) 白茅根60g

注意:少尿应注意两方面。①津伤无尿可排,用知柏地黄汤。②肾气受损有尿排不出,用猪苓汤。尿毒症、肺水肿时可用大黄30g灌肠,或桔贝散(桔梗、贝母、巴豆各等份),每服1g,可峻泻(无消化道出血者)。因本期可见高血容量综合征、肺水肿、脑水肿、心衰、尿毒症,故必要时用甘露醇、速尿等减容剂。

(4)多尿期

主症:多尿(24小时尿量在2000mL以上),口渴喜饮,腰酸腿软,皮毛干枯,消瘦,舌红,脉细。

(临床8~12天尿比重低,夜尿多。)

分析:邪正两衰,肾气亏虚,膀胱制约无权,气不固摄,故多尿(肾小管吸收作用未恢复);胃阴受损,引水自救,故口渴喜饮;气阴两虚,故身疲无力。本期症状虽减,但应注意气阴两伤而致虚脱。

治则:益气养阴,滋补脾肾。

方药:参麦地黄汤加减。

党参15g 麦冬18g 五味子6g 熟地黄24g

山药12g 山萸肉12g 茯苓9g 泽泻9g

牡丹皮9g 百合30g 覆盆子18g

(若余热未清者也可用沙参麦冬饮)

(5)恢复期

主症:头晕,无力,多汗,手足麻木,脉虚。此系病后气阴两虚(病后25天左右)。

治则:益气、养血、补肾。

方药:六君子汤、人参养荣汤、六味地黄汤(药略)。

7.临床体会

(1)本病发病急,传变快,最易由卫气而侵入营血,对心肾损害快,故应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立足于早。

(2)病源系病毒所致,故在发热期即要大剂量清热解毒兼顾肾阴,以减轻以后各期症状。

(3)本病易引起广泛出血,系邪热炽盛,迫血妄行,故欲止血,必先清热,热清则血可止。

(4)少尿期肾功能衰竭引起酸中毒、尿毒症,应用清热泻下的方剂如增液承气汤,可使体内潴留之代谢产物(主要是氮质)及过多的水分排出一部分,以减轻酸中毒症状。

(5)本病为温热时疫所致,不可用辛温发汗剂,如麻黄、桂枝、羌活、防己;补涩之剂也应慎用,如黄芪、龙骨、牡蛎。

(6)本病有余在火,不足于水,肾脏受损,故不宜单用利尿剂。

8.护理调摄

(1)在临床治疗上,医护人员对本病必须提高警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热期应注意突然转化为“厥逆”(低血压休克)。在厥逆证出现时应注意让患者情绪保持安静,防止各种刺激和随意搬动及下床大小便。

(2)在少尿期应防止尿闭,并注意液体的出入量,宜食用赤小豆、小米稀饭及淡味流食,以免发生尿毒症,切忌辛辣、厚味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3)在多尿期仍应注意饮食,宜用黄豆小米稀饭,补充营养,切忌暴饮暴食或过多说话而劳累,以免发生食复、劳复,形成再次厥逆。

(4)煎药方法及服药定量,必须遵照医嘱煎服,按时送给患者,服药方法及服药温度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尤其患者在发生剧吐情况下,更应采取分多次徐服的方法,勿厌频繁,亲自看其服下,尽量避免发生呕吐。

(5)患者在恢复期仍应注意饮食,避免过度劳累、感受风寒,出院回家后,已婚者嘱其要忌房事,控制性生活100天,以免食复、劳复、重感、房复,产生他变。

(6)患者病中应注意口腔卫生,宜常用凉开水漱口。

(7)室内温度须合适,不宜过热过凉;空气须流通,冬天注意煤气中毒。

(8)粪便应注意及时处理,室内应清洁卫生。

(9)如病在卫分,恶寒、发热,切忌冷敷降温,以免寒冷刺激反使邪热遏郁不得外透。如病情转入阳明,无畏寒症状,高热不退者,可适当应用冷敷降温。

9.重点提示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危重疾病,临床只能对症治疗,无特效疗法,中医辨证治疗对本病各个阶段均有一定疗效。临床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少尿症须鉴别津伤和水积。出血热初期可因毒热之邪灼伤津液出现高热、呕吐、少尿,后期则因肾瘀水积而出现少尿。二者的病变机制和治疗方法迥异,须注意鉴别。

邪热伤津一般出现于发病第2~4天,临床多表现先高热呕吐,再见少尿,无水肿,口渴喜饮,饮后尿量增加,治以清热解毒养阴。

肾瘀积水多出现于发病第5~7天,临床表现为先少尿,再出现顽固性呕吐,多有水肿,口不渴或渴不欲饮,饮后肿甚而尿量不增加,治以攻水逐瘀。

(2)时疫发斑非病衰。《瘟疫论》云:“伤寒不能发斑,时疫而能发斑。”出血热临床所见发斑,乃因邪毒内陷营血,致络损血瘀,瘀热内盛,迫血妄行而溢于肌肤。这是病情严重的表现,而不是病热衰退,邪从肌肤外透之象,切勿掉以轻心。

(3)用药中尚需注意初期忌发汗;清热解毒不可过于苦寒燥烈,须佐以甘寒之品,以防伤津耗液;对于出血症不可见血止血,只宜凉血散血,以防留瘀化热,瘀热愈甚。 ILEL63aPkQpVN6uw+y6u1iAIEjfqsw6RKSC5hNUFVabQdPv3qIW7au/nCUjVvle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