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伤寒论》通腑法的临床应用

通腑法具有通利大便、荡涤胃肠积滞的作用。《伤寒论》中有承气汤的苦寒泻下、麻子仁丸的养阴润下、大黄附子汤的温里润下、厚朴三物汤的理气通下以及蜜煎导法等通便通腑。其通腑治疗疾病的理论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伤寒论》特别是“阳明病”的学习,将其通腑理论应用到临床中,常能收到满意疗效。

1.发热

张某,男,27岁,以“发热、腹痛5天”为主诉就诊。

刻下症见:发热39℃,汗出,腹胀痛拒按,舌红苔黄燥,5日未便。西医诊断:腹痛待查。中医诊断:发热,便秘,属阳明腑实证。予大承气汤通腑泻热,荡涤胃肠。大黄30g(后下),枳实20g,厚朴10g,芒硝10g(冲服)。1剂服后热降,便通,腹痛缓解。

2.肺炎

高某,男,59岁,以“发热、咳嗽,伴胸痛3天”为主诉就诊。

患者平素易感冒,3天前因受凉出现发热、咳嗽,逐渐加重,伴胸痛症状逐渐明显。自服感冒药及消炎药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现查体温39℃,右肺呼吸音减弱,闻及湿性啰音。胸片:右下肺野均匀片状阴影。西医诊断:肺炎。予足量抗生素治疗,效不佳,且发热及咳嗽、胸痛症状加重,见高热,神志时清时昧,烦躁不安,腹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询问患者家属数日未便。中医诊断:咳嗽,证属痰热壅肺,热结阳明之危候。治以通腑泻肺,涤痰清热。方药承气汤加味。大黄30g(后下),枳实20g,厚朴15g,芒硝10g(冲服),黄芩10g,甘草10g,石膏20g,急煎服,另清开灵注射液40mL静滴,服药后便通热降,咳嗽、胸痛症状缓解,连服3剂症状明显改善。

3.脑出血

郭某,男,45岁,以“头痛剧烈2小时”为主诉就诊。

患者2小时前饮酒后出现剧烈头痛伴呕吐,渐至昏迷(有高血压病史多年),头颅CT示脑出血,予西医学对症治疗3天,患者仍昏迷不醒。现患者神昏,发热,体温38℃,喉间痰鸣,面赤,口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中医诊断:中风,证属痰热内闭。治以通腑泻热,涤痰开窍。方药:胆星15g,瓜蒌20g,厚朴15g,炒枳实12g,生大黄20g(后下),芒硝15g(冲服),水牛角50g。急煎取汁,另加安宫牛黄丸一粒化开,鼻饲送服。1剂即泻下秽污粪便,即日体温下降。3剂后患者呼之能应,脉象缓和。上方去玄明粉加玄参15g,3剂继服,神志转清。

本例患者运用通腑泻热法,一可折风火上腾之势、开窍醒神,二可消除郁滞于胃肠中的痰热积滞,三可急下存阴,故收到良好疗效。临床实践证明,通腑法可以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在中风患者抢救中合并应用常能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4.肝性脑病

王某,男,54岁,以“间断性腹胀、尿少1年,黑便、神志不清2天”为主诉就诊。

患者1年前因腹胀尿少住院检查治疗,确诊为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间断中西药治疗,病情相对稳定。两天前因食较硬食物后出现黑便,3次/日。继之出现多言妄语,躁动不安,神志恍惚。查:血压90/60mmHg,面色晦滞,肝掌、蜘蛛痣,肝肋下未及,脾肋下2cm,质硬,移动性浊音(+),双下肢轻度水肿。舌红绛少津,脉弦细数。凝血:PT(凝血酶原时间)72.80%、INR(国际标准化比值)1.21。血常规:HGB(血红蛋白)81g/L。肝功:TBIL(总胆红素)8.6μmol/L,DBIL(直接胆红素)3.4μmol/L,ALT(谷丙转氨酶)34 U/L,AST(谷草转氨酶)44U/L,Tp(总蛋白)52.8g/L,ALB(白蛋白)28.1g/L,血氨106μmol/L。西医诊断: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出血,并肝性脑病。中医诊断:①鼓胀,阴虚水停。②血证(便血),属相火妄动,迫血妄行。③肝厥,瘀热蒙蔽清窍。治疗:在保肝、止血、抗肝昏迷等西医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中药用大承气汤加味治疗。生大黄20g(后下),枳实15g,厚朴15g,芒硝15g(冲服),水牛角30g(先煎)。急煎灌肠,3次/日,以通腑祛瘀泻热,醒脑开窍。另清开灵注射液40mL静滴。1天后患者神志转清,精神好转,出血止。后原方再灌肠治疗两日以巩固疗效。

从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看,本病为邪毒久羁,邪毒与痰火扰乱心神、蒙蔽清窍所致。治疗上宜急下而存正,大承气汤由大黄、芒硝、厚朴和枳实组成,具有通腑泻热、荡涤胃肠、活血行滞的功效,对于肝性脑病患者的便结、腹胀、热盛神昏、发狂等症状具有明显作用。保留灌肠既能利用下段肠黏膜直接吸收药物,又能直接刺激肠道,促进排便,减少肠内毒物如氨的吸收,达到降低血氨的效果。

总之,通腑法并不局限于排除体内的有毒物质,而且对机体起着调节作用。另外,结肠癌、慢性肾衰、心功能不全、急性心梗、脑血管意外等危重证候常合并便秘腑气不通等症状,通腑法对其治疗及预后的应用多能收良效。通过对《伤寒论》通腑泻下的学习,有助于进一步指导临床疗效。

《伤寒论》中用苦寒泻下、涤荡胃肠积滞是治疗各种急、重症的重要方法,至今我们仍经常使用。上文中列举四个病例分别是发热、肺炎、脑出血、肝性肾病,病虽不同,但均用承气汤类取得效果。既说明通腑泻下法的作用,也说明中医异病同治之妙。 f9X09rMuMF5IglDhRAbSQcrdA+Db80DBTZhXcYMmWGkE5rWzfBMarjKHLRn9pdG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