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气机病变的治疗原则

气机病变的主要原因是气机失调导致气的升降出入异常而导致的病理变化,其病变包括气滞、气逆、气闭、气虚、气陷、气脱等。

由于气机病变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是两方面:一是气机的物质基础,二是气机的脏腑功能,二者之间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都会引起气机的物质基础(即:气血津液精)发生不通、太通、亏损三种基本病理改变,表现出盈、虚、通、滞的不同证候;反过来,若气血津液精出现盈、虚、通、滞的证候,也要影响脏腑功能失调,两者是互为因果的。

气机病临床上常分为气分、血分、津液失调三大类,其治疗大法也相应为:气病调其气,血病调其血,津液病调其津液。具体地说就是气虚的补气,气散的敛气,气滞的行气,气逆的降气,气陷的升阳;血虚的补血,血瘀的活血,血溢的止血;津虚的滋阴,津壅的应涤痰行水,津泄的应敛汗涩肠、固肾缩便;液虚的宜补而充之,液盛的宜抑而平之,壅滞的宜疏而泄之;精虚的宜补精,精闭的宜通精,精滑的宜固精。以上这些治法,都是针对气、血、津、液、精五种基础物质的盈、虚、通、滞等情况而拟定的治法。

1.气滞

气滞是指气机运行不畅而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气机运行阻滞。其病变性质多为实证。

气滞多由情志抑郁不舒而导致血行涩滞,也可因痰、湿、食、积、瘀血等有形之邪阻碍气机,或因脏腑功能障碍所致,亦有气虚疏导无力而滞者,以闷胀、疼痛为其临床特点。

人体气机升降多与肝主疏泄、肺主宣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肾主水液开阖、肠主泌别传导等功能有关,当这些脏腑功能失调时,可导致气机阻滞。

在以上脏腑功能中,因肝主疏泄,能调畅气机,故气滞中多以肝气郁滞为最多见。气滞的部位不同,临床的表现也不一样。如气滞于肝,多胸胁胀满疼痛;气滞于胃,则胃脘胀满、嗳气;气滞于肺,则胸闷、咳喘;气滞于肾,则关门不利,开阖失常而导致水液代谢障碍。

理气是针对气滞病机的治疗大法,其依据是《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结者散之,留者攻之……逸者行之。”气滞要以三焦病因辨治为要:

上焦——肺气失宣或心气失降

中焦——脾气失运,湿食阻滞

下焦——肝气失疏或水液失控

总之,三焦功能失调,卫气运行失度,于是形成气滞。

2.气逆

气逆是气的运动失常,当降不降,逆而上行的病理状态,多见气机上逆、气机横逆等病变。其病因多因七情内伤,或饮食寒温不适,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浊壅滞,或因气虚不纳所致。

七情与脏腑关系密切,其基本规律是:

心主喜,过喜则伤心;肝主怒,过怒则伤肝;脾主思,过思则伤脾;肺主悲忧,过悲过忧则伤肺;肾主惊、恐,过惊过恐则伤肾。这说明七情本生于五脏,但七情过极又可损伤五脏。比如:气为血帅,血随气行,当情绪失常,肝气上逆,肝阳化火,气火上升,迫血妄行,或溢于脉外而见咯血、鼻衄等;或血菀于上而见薄厥、大厥,气返则生,气不返则死。一般来说,气逆于上,以实证为多,但也有因虚而逆者,如肺虚而失肃降,或肾不纳气等,都可导致肺气上逆;胃虚失降也能导致胃气上逆等,均属因虚而致气逆。

3.气闭

气闭是气机闭塞于内不能外达的病理状态。其特点是气闭于内,脉道不通,常导致昏厥。

气闭于内多是风寒、湿热、痰浊等邪毒深陷于脏腑或郁闭于经络,以致某一窍隧失其通顺之常所致。如:心气内闭则谵语癫狂,神昏痉厥;胸肺气闭,胸痹结胸,气喘声哑;膀胱气闭则小便不通;大肠气闭则大便秘结;经络气闭则关节疼痛;阳气内闭,不能外达,则四肢厥冷,甚则拘挛等。其中以心闭神昏为最重。在情志刺激引起的气闭中,多以情志过极导致肝失疏泄有关,如《景岳全书》云:“气闭者,多因肝胆气逆,其证非虚非火,或因恚怒,或因忧郁,气有所结而然。”

气机突然闭塞,可导致脑之脉络血流缓慢,甚或骤然中断,脑之神明突然失用,出现卒然口噤目合,两手握固,牙关紧闭,神昏不语,二便不通等中风闭证的表现,临床治疗常用芳香开窍醒脑法治之。

4.气虚

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气虚则化血功能减弱,血液亏少,脉道不充,脏腑组织失于濡养而导致功能减退。气虚而导致的气机失调可引起以下几种病变:

(1)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运血无力则血流缓慢不畅,日久必瘀血阻滞脉络。《医林改错》曰:“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

(2)气虚无力统摄血运:统摄无力可致血液妄行甚或溢出脉外而为各种出血。《仁斋直指方论》云:“然亦有气虚夹寒,阴阳不相为守,营气虚散,血亦错行,所谓阳虚阴必走是尔。”

(3)气虚无力温煦脉络:温煦无力可导致脉络拘急收引而致脉络绌急,缩蜷疼痛。正如《素问·举痛论》所言:“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每遇寒冷季节更易发作。如:心气虚弱,运血无力,心络瘀阻而致胸痹心痛,即真心痛,系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心气虚乏,温煦无力,心络绌急亦可引起心痛卒然发作。脉络绌急常在脉络瘀阻的基础上发生,也可单独为患,脉络绌急又可加重脉络瘀阻。

5.气郁

气郁是由于七情所伤,或素体虚弱而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失所养,五脏气机失和,渐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所形成的病证。

本病病因多以七情内伤为气郁的主要原因,素体虚弱或性格内向、肝气易结者为气郁发生的体质因素。其病位多以肝、心、脾为主。初病多实,渐至虚实夹杂,久则以虚为主,虚中夹实。气郁日久可兼见血瘀、痰阻、湿郁、食滞、火郁等,严重的也可伤及脏腑,导致气血阴阳虚弱,以肝、心、脾虚为常见。

气郁病的初期以七情内伤、肝失条达、疏泄失司、气机郁结为主要病机,其本质为肝的疏泄功能不足。由于肝体阴用阳,内寄相火,气郁日久,化热化火,可致肝经气机郁结,火热内郁或郁火上逆,燔灼三焦,火热伤阴耗血可致阴血亏虚或阴虚火旺之候;郁火迫逆,血络受损还可致火热迫血妄行诸证;血行不畅可致血瘀证;女子以肝为先天,肝郁可导致气滞血瘀,水津运行不畅可兼见月经不调、不孕等症;肝气郁结,木不疏土,可导致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司;肝郁化火,木火刑金又导致肺失肃降证;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消磨水谷乏力,可导致食郁;水湿津液失于运化敷布则成湿郁;湿聚日久,津涩为痰,又致痰郁。由于脾气受伤,气虚不运,中焦气机失和失畅,可出现土壅木郁,土虚木郁,木不疏土之证。脾胃运化失司,气血生化乏源,日久可导致心脾两虚之证。肝郁日久化火伤阴耗血,脾生化气血功能失健,阴血亏损可致营血不足,心神失养之郁证;阴血虚少,肝体失柔可致肝阴亏虚,肝用肝阳偏亢之证。(图1)

img

图1 气郁病因病机示意图

附:气郁证的源流简述

气郁证源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以“五郁”立论,讨论运气变化的规律,提出了“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的治疗大法。《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气 郁,皆属于肺。”指肺的气机壅塞。《素问·举痛论》曰:“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灵枢·本神》曰:“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以上都提出了情志致郁学说。

汉代张仲景虽未直言郁病,但用辛开苦降法治疗痞证,用四逆散与小柴胡汤等和解疏利之法治疗气机证;用半夏厚朴汤和甘麦大枣汤治疗情志异常证等,都对后世医家论治郁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金元医家朱丹溪首创六郁说,即气、湿、热、痰、血、食之六郁病证。《丹溪心法·六郁》曰:“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他还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朱丹溪扩充了《内经》因运气胜复而致郁的范围,对郁从人体内生、本气自郁等情况进行了阐发,明确提出了气血失和、气机不畅、升降失衡是导致郁病的关键。

关于病位,《丹溪心法·六郁》指出:“凡郁皆在中焦。”认为中焦气机升降受阻是造成无形之气和有形之质郁结不行的根本原因。他提出的“相火致郁”观点可以涵括诸医家关于郁病病机的学说。他集金元各家学说之长,以相火立论,认为相火之常,为人身动气,通行三焦主持诸气,司权气化,而相火之妄,是由气化不利而导致气机升降开合失调,造成三焦壅塞,即“上焦不纳,中焦不化,下焦不渗”。同时,相火之妄还缘于五志化火,情志不遂,从而引起心君不宁,气机逆滞,反常之相火随起。其病机多因三焦不利,气机壅遏,生郁生痰,绵延日久,郁火伤津;或由七情内伤,五志扇动相火,君相之火失调而致郁。

关于气郁病的治疗,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累积甚丰,综其大法,首当调理气机,同时注意三焦之通利,以及无形之郁与有形之滞(有无水、湿、痰、食、血之淤滞)的疏导通利。《证治汇补·内因门·郁证章》曰:“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开提为次。”亦曰:“至于降火化痰消积,犹当分多少治之。”叶天士治郁,妙在灵巧,其遣方用药,贯穿了宣通的原则,而不重在攻补。“用苦泄热而不损胃,用辛理气而不破气,用滑润濡燥涩而不滋腻气机,用宣通而不揠苗助长。”(华岫云语)

治郁的方药方面,当首推仲景小柴胡汤。小柴胡汤证之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嘿嘿不欲饮食,或渴、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咳等均为气郁于少阳三焦之证。三焦由膜原和腠理组成,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所、水液运行之区。口苦、咽干、心烦、发热是气郁化热、郁热不能疏达于外所致。气郁少阳,津液流通受阻,三焦湿郁,升降失司,以致小便不利,水液运化失常,凌心而悸,犯肺而咳,上扰清阳而眩晕,内侵肠胃而纳呆,这是水津代谢失畅引起的病变。若气郁三焦,内归胆腑,胆经气郁,胆道不利,可见胁下痞硬、胀满、疼痛。

气郁证虽是无形之气,郁于三焦,却能导致有形之津凝于经隧。因此,可引起上焦心肺征象,中焦胆胃征象,以及下焦肾、膀胱征象,本病虽在少阳,征象可见于五脏。

另一个治气郁之大家当推朱丹溪。他创制了越鞠丸和六郁汤等名方。他的学生戴思恭在《推求师意·郁》中云:“今药兼升降而用者,苍术,阳明药也,气味雄壮辛烈,强胃健脾,开发水谷气,其功最大;香附子,阴血中快气药也,下气最速,一升一降以散其郁;抚芎,手足厥阴药也,直达三焦,俾生发之气,上至目头,下抵血海,疏通阴阳气血之使也。然此不专开中焦而已,且胃主行气于三阳,脾主行气于三阴,脾胃既有水谷之气行,从是三阴三阳各脏腑自受其燥金之郁者,亦必用胃气可得而通矣,天真等气之不达者,亦可得而伸矣!况苍术尤能径入诸经,疏泄阳明之湿,此六郁药之凡例。”

赵献可《医贯·郁病论》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中的逍遥散疏调木郁,并常合左金丸与六味地黄丸同用,他认为逍遥散“方中唯柴胡、薄荷二味最妙……唯得温风一吹,郁气即畅达”。张景岳《类经·运气类·五郁之发之治》曰:“郁而太过者,宜裁之抑之;郁而不及者,宜培之助之。”后世治郁用逍遥散很多,本方可理肝补脾,养血解郁。血虚可重用白芍,补脾可多用白术;郁久化热者,可加丹皮、栀子清郁火以利三焦;对郁火伤阴者,可用黑逍遥散(即加生地黄);对素体肝肾阴亏或郁火伤阴者,可用滋水清肝饮。

叶天士还提出了治郁的大法和宜忌,《临证指南医案·郁》曰:“郁则气滞,其滞或在形躯,或在脏腑,必有不舒之现症。盖气本无形,郁则气聚,聚则似有形而实无质。如胸膈似阻,心下虚痞,胁胀背胀,脘闷不食,气瘕攻冲,筋脉不舒,医家不察,误认有形之滞,放胆用破气攻削,适至愈治愈剧,转方又属呆补,此不死于病而死于药矣。”

6.气陷

是指气弱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病因有先天不足,久病体虚,年老体弱,或饮食所伤,或烦劳过度等。其病机为:气虚而升举无力或应升反降。常见的气陷可分为两种:

(1)中气下陷:气陷多因气虚发展而来,其病机为气虚之甚,其病位是脾胃。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气不足。由于脾气虚弱,升清之力不足,无力将水谷精微充分地上输头目,使头目失养而见头晕,眼花,耳鸣,疲倦乏力等。二是中气下陷。由于脾胃虚弱,升举无力,气机趋下,降多升少,脏腑器官维持无力,可致内脏位置下移,形成内脏下垂、脱肛、阴挺等,兼见腹胀满,腰重坠,便意频频,短气乏力,语声低微,脉弱无力。

(2)大气下陷(宗气下陷):提出“大气”这个词的是《素问·气穴论》,提出“大气学说”的是喻嘉言《医门法律·大气论》,而首先提出“大气下陷”概念的则是张锡纯,并创立升陷汤(黄芪、柴胡、桔梗、升麻、知母)治疗大气下陷证。其临床特征为:“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本病的病位在胸中心肺,其病机是气陷而不升。大气下陷即胸中大气下陷,在《内经》中“大气”的含义多为胸中的宗气,如《灵枢·邪客》曰:“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素问·气穴论》曰:“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灵枢·口问》曰:“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故大气下陷,实为宗气下陷,系心肺之气虚而下陷。正如《医门法律·大气论》所言:“五脏六腑,经络大小,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大气一衰,则出入废,升降息,神机化灭,气立孤危矣。”由此可见,大气下陷在心肺系病中,属危重病情。张锡纯认为:“心血之循环”与“心机(肌)之跳动”“皆大气主之”。现代有学者研究升陷汤重用黄芪,伍以升麻、柴胡、桔梗等,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确切。

本方陈潮祖分析甚好,他说:黄芪有益气升阳之功,是本方主药,配伍桔梗、升麻、柴胡三药为辅。气能上升,有赖肝为升发,脾为升举,肺为升提。升发肝气莫如柴胡,升举脾气莫如升麻,升提肺气莫如桔梗,佐滋阴清热的知母,是制黄芪之温热。本方以升陷为主,补气为辅,而补中益气汤属中气不足,清阳下陷,病位在中焦,是补气为主,升陷为辅。

7.气脱

气脱是气虚之极无以固摄、真气外泄的病理状态。气脱的病机特点为气不内守而外脱,是气虚、气陷病的进一步发展,可见于各种病证的危重阶段。

(1)气脱多由于正不胜邪,正气骤伤,或慢性病长期消耗,正气衰竭,或大汗出,大出血,频繁吐下,气随血脱或气随液脱,以致脏腑生理功能极度衰退,真气外泄而陷于脱绝危亡之困境。临床上可见到病人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瘫软,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气脱有虚脱、暴脱之分:

虚脱:精气逐渐消耗,引起脏腑生理功能极度衰退,致使真气外泄而陷于虚脱者。

暴脱:精气骤然消耗殆尽,引起阴竭阳亡而迅速虚脱者。

如:心气虚脱则心神浮越,脉微细欲绝;肝气虚脱则目视昏蒙,四肢微搐;脾气虚脱则肌肉大脱,泻利不止;肺气虚脱则呼吸息高,鼾声如雷;肾气虚脱则诸液滑遗,呼气困难。阴气暴脱则肤皱眶陷,烦躁昏谵;阳气暴脱则冷汗如珠,四肢厥逆等。《素问·平人气象论篇》曰:“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说明气脱也常见于心痛、心悸、心积、心水等。气脱证病机与治法以近代名医张锡纯论述最为精辟:“夫暴脱之证,其所脱者元气也。”“凡人元气之脱,皆脱在汗。故人虚极者,其肝风必先动,肝风动,即元气欲脱之兆也。”对于元气之脱,张氏再分为上、下、外脱三类:“今但即脉以论,如此证脉若水上浮麻,此上脱之征也。若系下脱其脉即沉细欲无矣。且元气上脱、下脱之外,又有所谓外脱者,周身汗出不止者是也。”对脱证的治疗,张锡纯擅用山茱萸,推崇其救逆固脱之功,他认为:“萸肉既能敛汗,又善补肝,是以肝虚极而元气将脱者服之最效。”且其救脱之功“较参、术更胜”。他又说:“盖萸肉之性,不独补肝也,凡人身之阴阳气血将散者,皆能敛之,故救脱之药,当以萸肉为第一。”他所创治疗心悸怔忡之定心汤,方中便重用山萸肉。定心汤原方:龙眼肉一两、酸枣仁(炒)五钱、山萸肉五钱、柏子仁(炒)四钱、生龙牡各四钱、生明乳没各一钱。

(2)气脱证的辨证治疗:气脱证是多种因素影响人体,导致机体阴阳平衡失调、气血逆乱、阳气衰亡、阴血外脱的危重病证,临床上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脉细弱沉微,血压急剧下降,可导致各种类型的休克。常见的有单纯气脱,以及由气脱引起的血脱、亡阴和亡阳四个类型。具体治疗时可分型论之:

气脱:其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多气促,口淡不渴。舌淡,脉细弱。应补气固脱。可用独参汤:高丽参10~15g,加水150mL,加热炖25分钟,慢慢呷服;或用红参20g,北芪50g,煅牡蛎30g,水煎服。

血脱:多发生于失血之后,面色苍白,头晕汗出,烦躁心悸,口干口渴。舌淡而干,脉细数或芤大。治以摄血固脱。可用圣愈汤加阿胶:炙黄芪30g,红参10g,当归15g,熟地黄30g,炒白芍20g,川芎12g,阿胶15g(烊化)。

亡阴:症见大汗淋漓,烦躁不安,面色潮红,口渴咽干,尿少。舌干红,脉细数无力。治宜益气敛阴固脱。可用《千金要方》生脉散加减:西洋参15g,麦冬15g,五味子10g,山萸肉20g,生地黄30g。

亡阳:症见大汗淋漓,身凉肢冷,面色苍白,神情淡漠,气息微弱,口淡不渴。舌淡润,脉微欲绝。治应回阳救逆固脱。用参附汤加当归四逆汤等:红参15g,炮附子12g(先煎),炮姜10g,当归12g,桂枝10g,细辛3g,通草6g,炙甘草6g,大枣6枚。 dAjiE8FcdVnJf0YQC4X8xQoLXhA4lS+KE1s3nwq3saD5cdwkDYj4L537cQAtDnG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