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相火的源流

1.《内经》论相火

“相火”二字,最早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王冰注云:“君火之政,守位而奉天之命,以宣行火令尔。以明奉天,故曰君火,以名守位禀命,故云相火。”又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云:“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本意是指五运承制关系,说明“亢则害,承乃制”。但是,由此可以看出五行中木、土、金、水各一,而唯火为二,并对火分为君、相两种。

《内经》记述中所谓“君火”,是指事物生长和变化的最高主持者和动力。以自然变化来说,有了它,生化活动才能进行。相火,是在君火指挥下,具体完成、促使自然界诸多生物成长变化或人体生长发育之火,处于臣使地位。有了它,君火的作用才能具体落实。明,是光明之意,指君火的正常表现;位,指位置,即安于本位,充分发挥其本身应尽的职能。“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就是指君火主持指挥作用正常时,相火在本位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这里主要是用五运六气学说解释自然界的生长变化。

《内经》中关于火在人体生理病理表现有壮火、少火、人火、龙火、雷火的提法。人火、龙火的最早提出应是王冰在《素问·至真要大论》文中“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的注译。其曰:“夫病之微小者,犹人火也,遇草而焫,得木而燔,可以湿伏,可以水灭,故逆其性气以折之攻之;病之大甚者,犹龙火也,得湿而焰,遇水而燔,不知其性,以水湿折之,适足以光焰诣天,物穷方止矣。识其性者,反常之理,以火逐之,则燔灼自消,焰光扑灭。”

关于雷火,《内经》中本无“雷火”一词,仅有“雷气通于心”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王冰注曰:“雷象火之有声故。”关于少火、壮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综上所论,火被引入人体来说明人体情况,首见于王冰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的注译中关于“人火”的提法,即“夫病之微小者,犹人火也”。

2.陈无择论相火

陈无择受王冰注释启发,首先把相火引入人体,但无治疗。

“韩子曰,形而上者谓之天,形而下者谓之地,介于其两间者谓之人,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莫不禀二气以成形,是以六气纬空,五行丽地,人则默而象之,故足厥阴肝居于巳……手少阴心居于午,子午得天地之正中,故君火位焉……厥阴风木生少阴君火,君火生太阴湿土,湿土生少阳相火,相火生阳明燥金,燥金生太阳寒水,顺天道而右旋,所谓运行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二·脏腑配天地论》)

“五行各一,唯火有二者,乃君相之不同,相火则丽于五行,人之日用者是也,至于君火,乃二气之本源,万物之所资始……故天一而生水,血属心,心属火,故地二而生火,识为玄,玄属水,故天三而生木,乃太一含三引六之义也,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之数也,则知精血乃财成于识,以识动则暖,静则息,静息无象,暖触可知,故命此暖识以为君火,正内典所谓暖识息三连持寿命者是也。然其所以谓之君者,以不行炎暑,象君之德;万物资始,象君之化;位居少阳,象君之政;神明出入,象君之令,故君亦天也,天亦君也。乾以元亨利贞而运行于其上,君以德化政令而辅成于其下,天道顺序,则生长化收藏,不失其时,君道助顺,故进退存亡,不失其正,其实皆一理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五·君火论》)

3.刘完素论相火

刘完素用“心为君火,肾为相火”来说明由外因引起的实火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他首次使用相火学说来治疗人体外感疾病。对内伤火病又提出“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提出应“降心火,益肾水”,创制地黄饮子。

4.张子和论相火

张子和论内火,可分为君火、相火,并分析了君相二火的不同。“夫君火者,犹人火也;相火者,犹龙火也。人火焚木其势缓,龙火焚木其势速……人火者,烹饪之火是也。”(《儒门事亲·卷三·喉舌缓急砭药不同解·二十一》)乾主三焦相火,《周易》以乾为龙,故曰“相火者,犹龙火也”;离主心,木生心火,木能烹饪,故曰“君火者,犹人火也……人火者,烹饪之火是也”。

张子和论火也分内火、外火,张氏论内伤火病,虽也分君火、相火,但他与刘守真一样独重心火,强调“降心火,益肾水”。

5.李东垣论相火

李东垣从君相二火的病理变化中,悟出“火与元气不两立”的病理命题,阐发了心火独亢的病理变化。他在《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说:“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胞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

本文不太容易理解,其大意应是:脾胃气衰,三焦元气不足,可导致心火独盛。这亢盛的心火,就是“阴火”,是由三焦元气不足引起的。而三焦中的元气又与上焦的心相连,阴火导致的心火旺,使心不能主令,而以相火代之。而相火是三焦和包络之火,当心君火正常时,相火所化生的元气可滋养五脏六腑;当心君火不正常时,反常的相火就不能化生元气,还要煎熬营血,而成为元气之贼,并导致相火不生脾土,三焦元气不足,湿气下流伤肾阳,致使阴火乘脾,水湿聚肾。他从内伤脾胃病引起“热中”论述时引入“阴火”概念,指出相火妄动可引起“阴火”,可用甘温法除之。

6.朱丹溪论相火

朱丹溪一生研究的重点是相火、阳有余阴不足和湿热这三个问题。

在《相火论》中说:“火内阴而外阳,主乎动者也,故凡动皆属火。以名而言,形气相生,配于五行,故谓之君;以位而言,生于虚无,守位禀命,因其动而可见,故谓之相。天主万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其所以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他的这种恒动观点,是符合自然科学规律的。丹溪认为人的生命力,全在于相火化生元气的运动。“生于虚无”的无形相火,是人体生生不息的功能活动,这种机能供应各个脏腑活动的能量,虽然各脏腑也有少量能量贮备,但它主要发源于肝肾。他指出:“具于人者,寄于肝肾二部,肝属木而肾属水也。胆者,肝之腑;膀胱者,肾之腑;心胞络者,肾之配;三焦以焦言,而下焦司肝肾之分,皆阴而下者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肝肾之阴,悉具相火,人而同乎天也。”(《相火论》)

朱丹溪综合了《内经》《难经》及刘守真、张子和、李东垣诸家之说,系统地阐述了相火的功能,成为后世医家沿用相火理论治疗疾病的重要理论依据。

为了说明相火在人体的贮藏和流通,提出了“肝主疏泄”,曰:“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居于肾水,寄于肝木,木能生火,故曰:“其系上属于心。”相火与心火一上一下,一君一相,皆为生理之常,因而“人心听命乎道心,而又能主之以静。彼五火之动皆中节,相火惟有裨补造化,以为生生不息之运用耳”(《相火论》)。这里指出的“动皆中节”是指各脏器生理机能(五火),都能正常运行,那就是健康的身体了。反之,如果运动不中节,即是反常的妄动,就成为危害生命的邪火了。丹溪说:“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阳有余阴不足论》)

丹溪对君火的病理阐述亦是其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心者,君火也。火旺则金烁水亏,惟火独存。”(《脉因证治》)“况肾水常藉肺金为母,以补助其不足。”(《阳有余阴不足论》)心火亢盛则刑肺金,上源水枯,下源断流,形成肺金燥、肾水亏,肾水亏则相火失养而浮动,即由心火波及相火,是心火之为病的一个发展阶段。继则心火乘脾为热中,是“火土二家之病”(《局方发挥》)。“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胃虽受谷,不能运化,故阳自升,阴自降,而成天地不交之否。于斯时也,清浊相混,隧道壅塞。气化浊血瘀郁而为热。热留而久,气化成湿,湿热相生,遂成胀满,经曰鼓胀是也。”(《格致余论·鼓胀论》)“阳自升”指心火上炎,“阴自降”指水湿下走。三焦相火衰弱,不能气化水湿,气寒反化浊而成水湿。心火内伏血脉,百脉沸腾,热之所过,津液为之蒸发,血为之津涩而凝滞,故“浊血瘀郁”,故“火土病”悉是湿热内伤之病。

丹溪以五行生克的脏腑辨证方法,论述心火亢盛的病理变化。他说:“火旺则金衰……土旺则水衰。”(《阳有余阴不足论》)心火亢盛,子病及母,肝木也起火,加之心火刑肺,木失金制,故木失所畏而犯脾土,心火本能乘脾,加之木犯脾土,故脾土之阴受伤而脾运失常。

火土二家之病,是少阴三焦之气下陷而郁,不能正常生发,心火乘于脾土之故,皆是气、血之病。丹溪最重视机体的阴阳气血,常说:“气阳血阴,人身之神,阴平阳秘,我体常春。”(《格致余论·色欲箴》)“气为阳宜降,血为阴宜升,一升一降,无有偏胜,是谓平人。”(《局方发挥》)他把气与血的调和,作为健康的根本。若气血乘错,病变丛生。“阴阳之所以升降者,气也;血脉之所以流行者,亦气也;荣卫之所以运转者,此气也;五脏六腑之所以相养相生者,亦此气也。盛则盈,衰则虚,顺则平,逆则病。气也者,独非人身之根本乎。”(《丹溪心法·破滞气七十九》)此句话的重点是盈、虚、顺、逆四个字,盈顺则气平健康,虚逆则气乱体病。“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气郁者,胸胁痛,脉沉涩;湿郁者,周身走痛,或关节痛,遇阴寒则发,脉沉细;痰郁者,动则喘,寸口脉沉滑;热郁者,瞀闷,小便赤,脉沉数;血郁者,四肢无力,能食便红,脉沉;食郁者,嗳酸,腹饱不能食,人迎脉平和,气口脉紧盛者是也。”(《丹溪心法·六郁》)于此可知,丹溪从火土二家之病中,经过他的探索和总结,提出了著名的“六郁学说”。后世学者,如明代王纶指出:“丹溪先生治病,不出乎气、血、痰,故用药之要有三:气用四君子汤,血用四物汤,痰用二陈汤。又云久病属郁,立治郁之方,曰越鞠丸。盖气、血、痰三病,多有兼郁者,或郁久而生病,或病久而生郁,或误药杂乱而成郁,故余每用此方治病,时以郁法参之。”(《明医杂著·医论》)这个总结,很中肯,有纲领性意义。

丹溪治有关火病,经验十分丰富,在《丹溪心法·火门》中有具体记载。

7.李时珍论相火

李时珍不仅精通本草学,对内伤火病也颇有研究。他认为:“五行皆一,惟火有二。二者,阴火、阳火也……人之阳火一,丙丁君火也(心、小肠、离火也);人之阴火二,命门、相火也(起于北海,坎火也,游行三焦,寄位肝胆);三昧之火也(纯阳,乾火也)……诸阳火遇草而焫,得木而燔,可以湿伏,可以水灭。诸阴火不焚草木而流金石,得湿愈焰,遇水益炽。以水折之,则光焰诣天,物穷方止;以火逐之,以灰扑之,则灼性自消,光焰自灭。故人之善反于身者,上体于天而下验于物,则君火相火、正治从治之理,思过半矣。”(《本草纲目·火部·第六卷·阳火阴火》)

他以阳火、阴火分君相二火,对于分析君相二火的性质具有纲领性意义。但谓阳火是君火,阴火为相火,似有不妥,应当是君火为阴火,相火为阳火。因为少阳标本皆为阳,《内经》谓:“少阳之上,相火治之。”又乾为天,为天上之火,三焦主气,相火走气分,气也为阳,故相火当为阳火。离卦为阴卦,离主心,心主血,血属阴,君火走血分,故君火当为阴火。相火寄于肝胆,肝主草木,故相火遇草木而燔燎。相火以水为养,故“可以湿伏,可以水灭”。君火因阳虚血亏而生,阳气虚则水湿不化而内聚,水湿聚而浸肝木,心火上炎、水湿流下,故阴火不焚肝木,反见肝木郁证。心火炎上刑肺,故云“流金石”。水湿伤阳,“以水折之”,阳气更伤,心火更亢。“以火逐之”,即是补少阳相火生发之气,阳气升发,阴精上承,阴火自灭。灰性温又能胜湿,故“以灰扑之,则灼性自消,光焰自灭”。

8.张介宾论相火

张介宾在《类经·运气类》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者上也,相者下也……上者应离,阳在外也,故君火以明。下者应坎,阳在内也,故相火以位。”“是以君火居上,为日之明,以昭天道,故于人也属心,而神明出焉。相火居下,为原泉之温,以生养万物,故于人也属肾,而元阳蓄焉。”又曰:“君火以明,此正明也;相火以位,亦此位也……曰君曰相,无非阳气之所在耳。”认为君火、相火均属阳气,阳旺则生,阳衰则败。所以,他很重视阳气,反对过用苦寒药物。

张介宾对虚火的论证很有见地,指出:“虚火之病源有二,虚火之外证有四,何也?盖一曰阴虚者能发热,此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二曰阳虚者亦能发热,此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此病源之二也。”而四外证则是“一曰阳戴于上而见于头面咽喉之间者,此其上虽热而下则寒,所谓无根之火也”“二曰阳浮于外而发于皮肤肌肉之间者,此其外虽热而内则寒,所谓格阳之火也”“三曰阳陷于下而见于便尿二阴之间者,此其下虽热而中则寒,所谓失位之火也”“四曰阳亢乘阴而见于精血髓液之间者,此其金水败而铅汞干,所谓阴虚之火也。此外证之四也。然证虽有四,而本惟二,或在阴虚,或在阳虚,而尽之矣。第阴虚之火惟一,曰金水败者是也。阳虚之火有三,曰上、中、下者是也”。所谓戴阳,乃少阳之气不足于下,心火炎于上,故上热下寒;所谓格阳,乃少阳之气不足于内,心火发于外的证候。张氏治疗用药:阴虚火盛,用一贯煎、左归饮、左归丸、六味地黄等;火不归源,用理阴煎、右归饮、理中汤、大补元煎等;格阳证,用加减八味丸。

9.赵献可论相火

赵献可在《医贯·水火论》中云:“心火者,有形之火也;相火者,无形之火也。无形之火,内燥热而津液枯,以五行有形之兑水制之者,权也。吾身自有上池真水,气也,无形者也。以无形之水沃无形之火,常而可久者也,是为真水、真火,升降既宜,而成既济矣。”

他指出心火有形、相火无形是正论,比张介宾谓心火无形、相火有形要深刻。提出以上池真水即无形之气治无形之相火,确有灼见。实际上,湖海之水须得炎火化为水气,得凉风送之旱地,方可下降为雨。因肺为水之上源,即上池之水,故相火妄行初起“燥热而津液枯者”,可用养阴清肺汤和六味地黄丸。

10.汪绮石论内伤火病

汪绮石著《理虚元鉴》,专论内伤火病所致虚劳。他认为,阴虚证主要是精血不足,水不济火,火气炎上,真阴燔灼,肺脏燥涩而咳也。其治疗“一曰清金保肺,无犯中州之土,此用丹溪而不泥于丹溪也;一曰培土调中,不损至高之气,此用东垣而不泥于东垣也;一曰金行清化,不觉水自流长,乃合金水于一致也。三脏既治,何虑水火乘时,乃统五脏以同归也”。

他指出,阳虚证有夺精、夺火、夺气之不同。“精者,火之原,气之所主。精夺,则火与气相次俱竭。此夺精之兼火与气也……气者,火之属,精之用。气夺,则火与精连类而相失。此夺气之兼火与精也。其夺火者,多从夺精而来,然亦有多服寒药,以致命火衰弱……盖阳虚之症,虽有夺精、夺火、夺气之不一,而以中气不守为最险。故阳虚之治,虽有填精、益气、补火之个别,而以急救中气为最先。”汪氏认为阴虚之证统于肺,阳虚之证统于脾。主张补肺清金宜清润疏降,创清金百部汤;补脾建中宜甘温养气,用归养心脾汤。

11.李梴论相火

李梴在《医学入门·火》中云:“五行惟火有二,心为君火,一身之主;肾为相火,游行于身,常寄肝胆胞络三焦之间。又膀胱为民火,亦属于肾,此皆天赋不可无者。若五志之火,则由于人,是以内伤火多,外感火少。噫!火不妄动,动由于心。静之一字,其心中之水乎!”

他把火分为君相二类,相火寄于肝胆、包络与三焦。五志过极致内生火热,而内火产生多由于心动。

12.石寿棠论相火

石寿棠著《医原》,认为君火主于心,心主神;相火主于三焦,三焦主诸气。又三焦合于肾,肾主精。所以他提纲挈领地说:“内伤百病,不外精、气、神三者而已矣;精、气、神三者,又不外神气与精交与不交二者而已矣。”他认为“劳力者伤气……气耗则阳虚,阳虚必生内寒,内寒必生内湿。”因少阳三焦为纯阳之府,主持诸气,所以伤气、阳虚均属少阳三焦的病变。伤神是谋虑劳心和七情怫郁两个方面引起,“由是君火内沸,销烁真阴,不但伤神,并能伤精”,于是由“君火引动相火,伤及真阴”。君临臣位,由心及肾,病必不轻。关于劳色伤精,他认为:“先动心以伤神,既劳力以伤气,终纵情以伤精。伤精则阴亏,阴亏则易动相火,愈动愈伤,一旦精、神、气三者皆耗,多致不起。”

石寿棠论述精、气、神三伤,心动伤神、形劳伤气、情激伤精,均不离君火、相火之为病,说明他抓住了内伤病的真谛,值得我们研究。

小结

有关相火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主要是以自然界五运六气论君相二火,之后汉代张仲景、晋代葛洪、唐代孙思邈、宋代许叔微皆未见论及。到南宋的陈无择受王冰注释《内经》启发而论及相火,他提出的“少阳相火”说,使相火首次与人体有了联系。到金元时期,相火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刘完素首先将相火理论用于治疗外感热性病;朱丹溪从理学角度论述相火,包括相火的生理功能、相火的病理变化;张介宾认为相火起源于命门,君相二火皆属阳气。明代的李时珍、赵献可对朱丹溪相火学说进行了研究发展,并对临床应用相火学说治疗内生火热病做了补充。 p3KU8ln/g5gyP9OW71SkwJjsiSN/F2kxgeedJ4ANL1vhZA+Xyw2sU3VxQdRz6lF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