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伤寒学术成就

1.维护旧论,汇节分章 张志聪师事张遂辰,因而张遂辰维护伤寒旧论的观点对他影响很大。张志聪早年著《伤寒论宗印》时有此看法,其晚年再著《伤寒论集注》时,仍反复强调这一点。他指出“本经章句,向循条则,自为节目,细玩章法,联贯井然,实有次第,信非断简残篇,叔和之所编次也”“世传《伤寒论》乃断简残篇,藉王叔和之编次。聿稽仲景生于东汉,叔和西晋时人,相去只百余岁,不遭秦火之劫,奚为断残乎”“若学者熟读全书,细心体会,其中义理,如神龙出没,首尾相顾,一字一句,条分缕析,鳞甲森然,得其蕴奥,自有精华滋味,非比尘垢糠秕”。张氏认为,王叔和离仲景之《伤寒论》成书年代不远,又无兵火之劫,不能臆断为断简残篇。从全书内容来看,前后连贯,不应妄加重订。因此,他在《伤寒论集注》中指出:“成氏之后,注释本论,皆散叙平铺,失其纲领旨趣,至今不得其门,视为断简残篇,辄取条裂节割。然就原本而汇节分章,理明义尽,至今不移,非神游仲景之堂,不易得也。”

为了更好地说明《伤寒论》条理井然,首尾相顾,是一部有条理而完整的著作,张志聪在研究《伤寒论》时采用了“汇节分章”的方法,即在《伤寒论》原文顺序的基础上分为一百章,每一章中又包括一至数条,在每章中都用数语概括这些条文的中心内容。例如,将“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五条归于一章。张氏认为“此下五节言太阳受风寒之邪而传阴传阳之义”中,提示此五节首尾连贯以说明伤寒发病之不同。如此一来,“章义既明,然后节解句释,阐幽发微,并无晦滞不明之弊”,为说明王叔和整理之《伤寒论》并非断残错简提出了有利的证据。

2.研究六经,注重气化 对于伤寒六经的认识,历代《伤寒论》研究者都十分重视。张志聪认为,研究六经之实质,应从仲景撰写《伤寒论》的理论渊源分析,以运气理论来阐发伤寒六经实质。他说:“注解本论,必明仲景撰论之原,方为有本。其序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之说……《阴阳大论》者,《素问》中大论七篇,皆论五运六气,司天在泉,阴阳上下,寒热胜复之理。”运气学说以太阳寒水、阳明燥金、少阳相火、太阴湿土、少阴君火与厥阴风木六气的变化来说明自然界气候的变化规律,以及它对人与万物的影响,包括人体产生的各种病证。

首先,张志聪根据运气学说阐释三阴三阳的基本概念。他指出:“本论太阳、阳明、少阳,三阳也;太阴、少阴、厥阴,三阴也。三阴三阳谓之六气,天有此六气,人亦有此六气,无病则六气运行,上合于天,外感风寒,则以邪伤正,始则气与气相感,继则从气而入于经,世医不明经气,言太阳便曰膀胱,言阳明便曰胃,言少阳便曰胆,迹其有形,亡乎无形,从其小者,失其大者,奚可哉?”张氏认为三阴三阳在六气中代表风寒暑湿燥火,在人体中则代表相关的脏腑,这样就把人体之脏腑经络与天之六气通过三阴三阳而统一在一起,并依此对伤寒六经的实质进行探讨。

其次,张志聪运用六气传变理论说明《伤寒论》中疾病传变的规律。张氏总结三阴三阳运行规律为:“夫阴阳之理,从阴而阳,由一而三,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太阴为三阴;少阳为一阳,阳明为二阳,太阳为三阳。《素问·至真要大论》六气司天,六气在泉,皆始于厥阴,终于太阳。”对于患病之人,张氏认为阴阳运行之理与无病之人不同。“若伤寒一日太阳受病,则从阳而阴,从三而一”。即疾病的传变,先太阳、再阳明、再少阳、再太阴、再少阴、再厥阴,由阳而阴,由三而一。张氏还认为,六气的正常运行无休止,而疾病之传变则一传便止,二者亦不相同。这样,张氏运用了六气传变的理论来说明《伤寒论》中疾病的传变,以解释《伤寒论》中有关传变、预后的条文。提出按时而传变者是病传,而疾病不按时而传者为气传。正如张志聪所说:“本论(即《伤寒论》)中纪日者言正气也,传经者言病气也。正气之行,每日相移;邪气之传,一传便止。《素问》云:传,乘之名也,乃从此乘彼之意也。本论有脉静为不传者,有不见阳明少阳证为不传者,有作再经者,有过经十余日不解者。夫病解,则其行复旧,仍从一而三,不解,则从三而一,此纪日传经之大概也。”

第三,张志聪从六气角度阐发六经病证,并运用《内经》中标本中气的理论加以解释说明。如对伤寒六经病证,张氏指出“少阴太阳标本相火,故太阳经中有少阴,少阴经中有太阳,从本从标,故太阳有附子证,少阴有急下证。是以太阳少阴有标本水火之分,阳明太阴有天地土金之分,少阳厥阴有风火寒热之分”,认为六经所以各有临床表现,并非邪气性质所决定,亦非邪气侵犯不同经络脏腑之表现,而是由于人身之经络脏腑根据其三阴三阳的属性特征所决定的。邪气侵犯不同的经络脏腑,根据脏腑的属性,表现出自身因疾病的影响而特有的特征。张志聪的这一认识,既不同于朱肱的经络释六经的认识,也不同于许氏以八纲阐发六经的观点,还不同于以脏腑病机理论解释六经病证的说法,而是独树一帜,另辟新径,对六经实质的探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张氏的这一观点受到后世一些医家的好评。陈修园曾云:“惟张隐庵、张令韶二家,俱从原文注释,虽有矫枉过正之处,而阐发五运六气、阴阳交会之理,恰与仲景自序撰用《素问》《九卷》《阴阳大论》之旨吻合,余最佩服。”

3.立足临床,辨章学术 张志聪虽然维护伤寒旧论,赞同成无己依王叔和整理之《伤寒论》随文注释的观点,但对其注释中的某些认识则有不同的学术观点。张志聪曾说:“成无己注解本论,谓风则伤卫,寒则伤荣。凡遇风寒俱执是解,不知此二语乃辨脉篇中论神机出入二节寸口、二节趺阳,另有旨义,非别风与寒也。如谓风必伤卫,寒必伤荣,何以《素问·玉机真脏篇》云: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灵枢·五变篇》云:百病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素问·皮部论》云: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灵枢·刺节》云: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须知风寒皆为外邪,先客皮毛,后入腠理,留而不去则入于经,留而不去则入于腑,非必风伤卫而寒伤荣也。成氏倡之,诸家合之,固执不解,是举一而废百也,不亦诬乎?”成无己认为“风则伤卫,寒则伤荣”,张志聪从《内经》理论入手,提出风寒之邪皆首先侵犯人之皮毛腠理,先在表而后入里,并非风邪伤人皮毛卫气,寒邪伤人脉中营气,故成氏之说不可取。

对于成无己提出“伤寒无汗,中风有汗”的看法,张氏也持不同见解,张氏云:“成氏谓伤寒无汗,中风有汗。夫伤寒既无汗,何以本论云:伤寒脉浮自汗出。中风既有汗,何以太阳中风不汗出而烦躁。须知风在皮毛,亦必无汗;寒入肌腠,亦当有汗。并非伤寒无汗,中风有汗也。”在《伤寒论》条文中,“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一条,即是伤寒而有自汗;而“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一条,即是中风无汗之证,故张氏认为不能绝对以有汗无汗区分中风、伤寒。

总之,张志聪虽维护伤寒旧论,但在理论上的阐发又能结合条文与临床实际,提出个人见解,可见张氏于《伤寒论》研究是很有造诣的。 qNvemp5HQghcthiZWedduWZ3/N2XPOi1hP3ToBbVK2Xbu6IyEbpXxqqU13Jg9tn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