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痹

一、痹的病因及分类

【原文】

黄帝問曰:痹之安生?岐伯對曰:風寒濕三氣雜至 ,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 ,寒氣勝者為痛痹 ,濕氣勝者為著痹 也。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為骨痹,以春遇此者為筋痹,以夏遇此者為脈痹,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以秋遇此者為皮痹

帝曰:内舍 五藏六府,何氣使然?岐伯曰:五藏皆有合 ,病久而不去者,内舍於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復感於邪,内舍於腎;筋痹不已,復感於邪,内舍於肝;脈痹不已,復感於邪,内舍於心;肌痹不已,復感於邪,内舍於脾;皮痹不已,復感於邪,内舍於肺。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素問·痹論》)

【词解】

①杂至:指夹杂而至。杂,混合、夹杂。

②行痹:指以感受风邪为主的痹证,临床以肢节酸痛、游走无定处为特点,亦称风痹。

③痛痹:指以感受寒邪为主的痹证,临床以疼痛剧烈、痛处固定为特点,亦称寒痹。

④著痹:指以感受湿邪为主的痹证,临床以痛处重滞不移,或顽麻不仁为特点,亦称湿痹。

⑤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合称五体痹,系指风寒湿三气夹杂而至,在不同季节侵入主时五脏所合之五体而成。

⑥舍:侵入的意思。吴昆注:“舍,邪入而居之也。”

⑦合:指五脏与五体的对应。肝合筋,心合脉,脾合肉,肺合皮,肾合骨。

【释义】

本段论述了痹病的分类及发病的原因。痹病总的发病原因为风、寒、湿三气杂合侵袭人体所致,故以病因分类,则有行痹、痛痹、着痹三种:风气胜者,表现为肢节酸痛、游走不定的,为行痹;寒气胜者,表现为疼痛剧烈、固定不移的,为痛痹;湿气胜者,表现为痛处重滞不移,或麻木不仁的,为着痹。若风、寒、湿之邪侵袭人之五体,可导致五体痹,乃是邪气通过五脏之主时侵入,然后发于五脏之相应五体。如冬季受邪则为骨痹,春季受邪则为筋痹,夏季受邪则为脉痹,长夏受邪则为肌痹,秋季受邪则为皮痹。假如五体之邪气久久不除,又复感于邪的话,则会通过与五脏之对应使邪气内传于五脏,即肢体痹证不愈可发展为五脏痹。如骨痹不愈,复感于邪,向内侵入内脏则导致肾痹;脉痹不愈,复感于邪,向内侵入内脏则导致心痹;筋痹不愈,复感于邪,向内侵入内脏则导致肝痹;肌痹不愈,复感于邪,向内侵入内脏则导致脾痹;皮痹不愈,复感于邪,向内侵入内脏则导致肺痹等。总之,就五体痹、五脏痹而言,多是在其主令季节感受风、寒、湿之邪所致。这种观点对中医临床治疗关节痹证及脏腑、经络气血闭阻不通之杂病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二、脏腑痹

(一)脏腑痹的证候

【原文】

凡痹之客五藏者,肺痹者,煩满喘而嘔;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 ,暴上氣而喘,嗌乾,善噫,厥氣上則恐;肝痹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懷 ;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 ;脾痹者,四支解墯,發咳嘔汁,上為大塞 ;腸痹者,數飲而出不得 ,中氣喘爭 ,時發飱泄;胞痹 者,少腹 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湯 ,濇於小便,上為清涕。(《素問·痹論》)

【词解】

①心下鼓:心下如鼓振动,即心悸。

②上为引如怀:形容腹胀大,状如开弓之状,犹妇人怀妊。《说文》云:“引,开弓也。”

③尻(kāo)以代踵,脊以代头:指足不能行走、站立,以尾骶部代之;头俯不能仰,背部弯曲,脊高于头。尻,尾骶部。踵,脚后跟。

④大塞:痞塞。大,“不”字之形误。《广雅·释诂四》云:“否,不也。”“不”与“否”古通。“否”又通“痞”。

⑤出不得:此指小便不通。

⑥中气喘争:指腹中有气攻冲,肠中雷鸣有声。

⑦胞痹:即膀胱痹。胞,通“脬”。

⑧少腹:即小腹。少,小也。

⑨若沃以汤:形容灼热感,像用热水浇灌一样。沃,《说文》云:“溉灌也。”汤,《说文》云:“热水也。”

【释义】

本段论述了脏腑痹的分证证候表现,体现了脏腑辨证的特点。凡痹病侵入五脏的,病变随脏腑不同而表现各异。肺痹的症状表现是,烦闷胀满,喘息而呕吐,这是肺因邪气壅滞失于宣降所致。心痹的症状表现是,心痛,烦躁,心悸如心下打鼓,或突然上气喘息,咽喉干燥,常常嗳气,有气逆于上之恐惧感,这是因心气闭阻,血脉不通所致。肝痹的症状表现是,夜卧易惊,饮水多而小便频数,腹部胀大如同引满之弓、妇人怀妊之状,此为肝气郁滞,疏泄不畅,三焦气化不利所致。肾痹的症状表现是,小腹胀,以尾骨着地代替足行,颈曲头倾不能仰,背驼甚,致脊骨高出于头。这是因为肾精亏虚,寒湿阻滞,骨属不利所致。脾痹的症状表现是,四肢懈怠无力,咳嗽,呕吐清水,胸膈痞塞,此乃邪气困脾,运化失职,气机升降失常所致。肠痹的症状表现是,口渴欲饮但小便不畅,肠胃气逆迫肺而见喘息气急,并有完谷不化的泄泻,多是因为小肠受盛化物及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膀胱痹的症状表现是,按压小腹疼痛,且有灼热感,如同热水浇灌一样,小便涩滞,上为鼻流清涕,此为邪气干扰膀胱,膀胱气化不利所致。上述可见,所谓脏腑痹实为脏腑功能失常、气血痹阻所致,其痹之病理表现与各脏腑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二)脏腑痹的发病、治疗及预后

【原文】

陰氣 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 。飲食自倍 ,腸胃乃傷。淫氣 喘息,痹聚在肺;淫氣憂思,痹聚在心;淫氣遺尿,痹聚在腎;淫氣乏竭,痹聚在肝;淫氣肌絶 ,痹聚在脾。諸痹不已,亦益内 也。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也。

帝曰:痹,其時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其入藏者死,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留皮膚間者易已。

帝曰:其客於六府者,何也?岐伯曰:此亦其食飲居處,為其病本也。六府亦各有俞,風寒濕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

帝曰:以針治之奈何?岐伯曰:五藏有俞,六府有合 ,循脈之分,各有所發 ,各隨其過則病瘳 也。(《素問·痹論》)

【词解】

①阴气:此指五脏之精气。

②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静与躁相对而言,静,安逸,此指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躁,紊乱,此指饮食不节,起居失宜。即饮食、起居规律,则五脏功能正常,不易患痹;若饮食不节,起居失宜,脏腑功能紊乱,则易患痹。

③自倍:倍超自己平素之食量。

④淫气:淫,乱也。指内脏阴阳气血紊乱。

⑤肌绝:肌肉消瘦。

⑥益内:日久病甚向内发展。

⑦五脏有俞,六腑有合:俞(输)、合皆为五腧穴的内容。五输穴:井、荥、输、经、合。此为互文,指五脏有俞,亦有合;六腑有合,亦有俞。

⑧各有所发:各经受邪均可在经脉所行的部位发生病变。

⑨瘳:病愈。

【释义】

本段论述了五脏痹发病的内在因素、症状特点及其预后。诸病外因是发病的条件,内因则是发病的基础。就痹证而言,风、寒、湿侵袭固然是其主要发病因素,但内脏盛衰才是决定是否发病的关键。若人体保持饮食有节、起居适宜,则五脏精气盈满,功能强盛,就不易感受风、寒、湿之邪而发痹病;反之,饮食不节,起居失宜,则五脏精气不足,功能衰退,则易感风、寒、湿而发痹病。所以,饮食不节,嗜食、偏食等就会损伤肠胃,导致气血生化不足,五脏阴阳气血紊乱。临证时可通过观察某些症状的特点来判断为哪一脏阴阳气血发生了紊乱。如见呼吸气喘,为肺气不降,则感受邪气易痹在肺;见忧愁思虑,为心不藏神,则感受邪气易痹在心;见遗尿,为肾气不固,则感受邪气易痹在肾;见乏力困倦,为肝血虚筋脉失养,则感受邪气易痹在肝;见肌肉消瘦,为脾失运化,则感受邪气易痹在脾等。故若在脏器功能紊乱的情况下,五体痹久不愈者,即可内传五脏发为脏痹。从预后来讲,受风邪为主者,相比较而言易于痊愈,这是因为风性开泄,易于速去。

所以,痹证根据发病的部位,其预后亦不相同,有的预后不良,有的疼痛久久不除,而有的则容易痊愈。一般而言,邪气入脏之五脏痹,往往病情复杂,正气不足,预后不良。五体痹中若邪气留连在筋骨之间者,往往有疼痛日久,不易速愈;而若在皮肤之间者,病位表浅,则易痊愈。说明疾病总体规律是病位浅,正气充足者易愈;病位深,正气亏虚者不易痊愈,也暗示早期治疗截断疾病传变的重要性。

以上主要是讨论五脏痹证,那么六腑痹是怎么发生的呢?其发病的根本原因亦是内在的因素如饮食、起居等的失常。因为六腑在体表也有相应的俞穴,如果饮食不节、起居失常在先,那么外在邪气就会通过体表各腑之俞而侵入相应之腑发病。所以,如果用针刺治疗痹证,一般选择脏腑五输穴之俞、合穴。五脏之俞、合分别为:肝(太冲、曲泉)、心(神门、少海)、脾(太白、阴陵泉)、肺(太渊、尺泽)、肾(太溪、阴谷)、心包(大陵、曲泽);六腑之俞、合分别为:胆(足临泣、阳陵泉)、胃(陷谷、足三里)、大肠(三间、曲池)、小肠(后溪、小海)、三焦(中渚、天井)、膀胱(束骨、委中)。因为各经受邪之后均可以在其经脉循行的部位发生病变而出现症状,所以选择俞穴、合穴,不但能祛除经络循行部位的病变,而且可以通过经络的感传到达内脏,从而治疗脏腑之病变。这些论述揭示了经络与脏腑的密切关系及有诸内必形诸外、察外以知内的诊断方法。

三、营卫之气与痹病

【原文】

帝曰:榮衛之氣,亦令人痹乎?岐伯曰:榮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藏,灑陳 於六府,乃能入於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藏,絡六府也。衛者,水穀之悍氣 也,其氣慓疾滑利 ,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 ,散於胸腹。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為痹。

帝曰:善。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其故何也?岐伯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濇,經絡時踈 ,故不通 ,皮膚不榮,故為不仁。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 ,與病相益 ,故寒也。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 ,故為痹熱。其多汗而濡 者,此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两氣相感 ,故汗出而濡也。

帝曰:夫痹之為病,不痛何也?岐伯曰:痹在於骨則重,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在於筋則屈不伸,在於肉則不仁,在於皮則寒。故具此五者,則不痛也。凡痹之類,逢寒則蟲 ,逢熱則縱。帝曰:善。(《素問·痹論》)

【词解】

①洒陈:散布。《广雅·释诂》云:“陈,布也。”

②悍气:慓悍之气,此形容卫气之剽疾滑利的特点。张介宾曰:“卫气者,阳气也。阳气之至,浮盛而疾,故曰悍气。”

③慓疾滑利:指卫气运行急速滑利而不受脉道约束。

④肓膜:指肉理及胸腹腔内的膜。张介宾注:“凡腔腹肉里之间,上下空隙之处,皆谓之肓。”

⑤经络时疏:指经络时有空虚。张介宾曰:“疏,空虚也。”

⑥不通:《甲乙经》《太素》皆作“不痛”。可从。

⑦阳气少,阴气多:指体质偏于阳虚阴盛。

⑧相益:相加、助长之意。

⑨病气胜,阳遭阴:指阴虚阳盛者,受邪后,阴不胜阳,变化而为热,故发为痹热。“遭”《甲乙经》作“乘”,指战而胜之也。

⑩濡:即湿。

⑪两气相感:指人体偏盛的阴气与外来以湿邪为主的风寒湿邪相互作用。

⑫虫:《甲乙经》《太素》均作“急”。可参。张介宾曰:“盖逢寒则筋挛,故急;逢热则筋弛,故纵也。”

【释义】

本段论述了营卫之气的功能特性和循行部位以及营卫之气的紊乱与痹病发生的关系,同时指出痹病发生后其虚实寒热的转归。关于营卫之气是否可使人发生痹证的问题,本文认为,营气者来源于中焦脾胃,为水谷精微所化,能够调和营养五脏,散布润达于六腑,运行于经脉之中,所以循经脉上下运行,贯通五脏,联络六腑,发挥其营养作用。卫亦是水谷所化之气,但其性质慓悍滑疾,为水谷之悍气,因其剽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中,故循行于皮肤之中,腠理之间,熏蒸于胸腹腔之肓膜,布散于胸腹。荣(营)卫循行周身,周而复始。如果荣(营)卫运行逆乱,失去协调,就会发生痹病。而调节荣(营)卫之气,使之顺行,病会痊愈。因此,如果荣(营)卫运行正常,机体就不会与风寒湿三气相合,也就不会发生痹病。强调了痹证的发生除了风寒湿外邪的侵袭外,其内在脏腑的气血失调、逆乱才是痹证发生的根本。

关于痹证的表现,有的痛,有的不痛,有的肌肤麻木不仁,有的身寒,有的身热,有的皮肤干燥,有的皮肤湿润等,症状各异。一般而言,痛是寒气偏多,寒则气血凝滞故疼痛。不知痛痒、麻木不仁者,多是患病日久,邪气深入,营卫运行涩滞,经络气血不足所致,皮肤得不到营养,所以麻木不仁。其身寒者,是由于平素阳气不足,阴气有余,阴寒与邪气相合而加重其寒,所以身上感觉寒冷。其身热者,是由于平素阳气有余,阴气不足,阳气与病邪相合,阴不能胜阳,遂化而为热,出现热痹。其多汗而湿润的,是因为湿邪太甚,体内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外湿与体内的阴气相合,阳气不固,腠理开泄,所以汗出而湿润。充分说明痹证之寒热虚实除与感受邪气的性质有关外,与机体的阴阳偏胜偏衰关系更加密切,此论成为中医体质学说的重要内容。

至于痹证是痛或者不痛,当以临证具体表现而论,有痛者,亦有不痛者。就五体痹而言,有大致以下特点:痹在骨则身重,痹在脉则血凝涩而不畅,痹在筋则屈而不能伸,痹在肌肉则麻木不仁,痹在皮肤则发冷,这五种情况的痹证都可以不出现疼痛。大凡痹病者,遇到寒冷则筋脉拘急,可见疼痛;遇到温热,则筋脉舒缓,疼痛就不明显了。因此痹证具有遇寒加重、遇热减缓的临床特征。 IzI2vCyvfcWJ1k3CSpjznKrCZzfdLm3gzgOxvXbYy29wcHDrTSy152QApt8R0bf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