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中的国人,怎的“心安”?国人需要安心。
如果说战“疫”是抗击疫情,那么,心理战“疫”就是把心理“疫情”从内心驱逐出“境”。“战‘疫’难,战心理之‘疫’,更难!”提起心理战“疫”,刘正奎感慨万千。
相对于国际心理学界,中国的心理援助,特别是灾后心理援助起步比较晚。在中国心理学界,一般把2008年当作中国灾后心理援助的元年,那一年的汶川地震,把中国心理学界推到了心理援助的台前。实际上,当时的国际社会并没有灾后心理援助这个概念,通行的提法叫灾后心理干预。2008年,中国心理专家在汶川地震灾区开创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思维、适应中国国情和地方需求的心理援助模式,并受到了世界心理学界的首肯和认同。经过长达12年的打拼,中国的灾后心理援助基本迈上了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技术化、社会化的轨道。
但是,新冠疫情不同于汶川地震,这决定了在汶川地震灾区创造的灾后心理援助经验和模式,不一定完全适用于疫区。刘正奎的核心理念是:用心理科技应对,用专业思想支持,用科学决策布局。
如果从零开始,那么,这个“零”到底是圆的,还是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