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明式椅子

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帝国,新的政治体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永乐一朝,开创了明代强国的历程。随着皇宫北迁,大批优秀的民间匠师得到宫廷启用,而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富家大户营造的高楼大屋中,也集中着优秀民间工匠制作的家具。江南手工业繁荣,以苏州东山镇为代表的优秀明式家具制作工艺,在当时已经形成优势,在满足当地需求外,也将优秀的家具源源不断地由运河向北运入京城和皇宫,以满足宫廷陈设的需要。江南的官家和工匠以能够为宫廷提供家具为无上荣耀,他们在技艺上互相竞争,在制器艺术上不断完善,使江南家具的制作水平空前提高。

南官帽椅

出土于上海肇家浜路明代万历年间的潘允征墓

由考古出土的有纪年的南官帽椅中可以看到,传世椅子和出土物并没有多少区别,但明代万历年间基本一致的传世椅子并不鲜见。由于传世椅子在考证的过程中无法寻找确切的年代依据,只能从式样上确定为明式,无法肯定是明代作品。稀有的有确切纪年的出土椅子便成为传世椅子重要的对证物。

四出头官帽椅

出土于苏州明代万历年间的王锡爵墓

明中期以来,江南经济又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商品日益丰富,大多出自百工之手,家具是百工制品中的大宗商品之一,江南家具制作自此进入了明以来最繁荣的时期。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富商巨贾争相修建私宅园林,家具因为室内陈设的需要,种类更丰富,制作技艺上更加精益求精,家具的风格也开始有了明确的取向。明代王士性《广志绎》记载:“斋头清玩、几案床榻……尚古朴不尚雕镂。即物有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尤之,此亦嘉、隆、万三朝为始盛。”这说明明中期已经建立了简约、古朴的审美理念,人们推崇素雅、高古的家具风格。椅子也在继承宋元风格的基础上开始了对这种风尚的追求,并逐渐形成“明式”特征。

明代万历王圻《三才图会》刻本插图中的椅子

画中的明代末年的椅子虽然透视和比例并不准确,但为研究当时的椅子式样提供了有效的旁证。从椅子的框档结构上看,有的是画出了完整的科学结构,但也会有漏画某根框档,使椅子少了构件的情况。左图中的椅子少了后腿档。右图中的椅子更是简化了三边的腿档。

明代万历王圻《三才图会》刻本插图中的椅子

文人对家具设计的直接参与和间接指导,进一步提高了明代家具的制作水平,不但在制作工艺上精益求精,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有了系统的总结。明末清初的浙江兰溪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盖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当时居室装饰的追求风格是追求实用舒适,在功能上强调科学性。更可贵的是当时文人推崇以古为雅,以朴实为雅,反对繁雕缛饰,视雕琢、斧斫外露为俗,认为“徒取雕绘纹饰,以悦俗眼,而古制荡然,令人慨叹实深”。明代文人关于家具的这些理论和观点,在存世的明式家具中都能得到印证,明式椅子也不例外。

纵观家具发展的历程,明代文人最热衷参与设计家具和进行理论的总结,他们无疑对这一时代的椅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画家文徵明在椅背上题文刻字:“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煮苦茗啜之,弄笔窗间,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笔迹画卷纵观之。”还有一代大家董其昌也在官帽椅上题文:“公退之暇,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这些江南文人雅士把自己的情感记录在椅背上,增加了椅子的艺术内涵,也成了明代江南文人参与椅子设计和制作的明证。

寿纹

明清交替时期,清朝统治者依然任用大批明朝官员,吸收汉族文化,家具的制作依然传承明代已经成熟的制度和风格,并在康熙、雍正两朝间把明式家具推上了无比辉煌的艺术巅峰。

康熙、雍正两朝已经是大清帝国,为什么说这近百年做的椅子仍然叫明式椅子呢?朝代的更替由明代到清代的纪元只是一日之间,传统社会中,由于信息不畅通,交流不便,一门造物风格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那时候的匠师们生于明代,生活和学艺于明代。造物技艺秉承的是那个时代流行的风格和特点,虽然朝代更替了,但与其他民间风俗习惯一样,家具的风格断不会在短时间里改变,明式家具的制作风格仍然在信息闭塞的古代传承了数代。因此,明式家具及明式椅子的制作时间,应该是明代到清前期的康熙、雍正以及乾隆早期的三百多年间。

用现在的眼光来欣赏明式椅子,你会感受到它以简朴的点线构成十分耐看的立体效果,椅子已经具备了雕塑最基本的多维空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明式椅子也是成功的雕塑作品。

坐在明式椅子上你会惊奇地发现,用坚硬的木材制作的椅子处处让你感受到温和、体贴。明式椅子的座面承托臀部和大腿,靠背护着你的腰,扶手以支撑上身,连双脚也有脚踏衬垫。体验明式椅子时,椅背弧度与人体背部的弧度合理相合,后脑可靠在椅背搭脑上,双腿垂直,挺胸收腹提臀,使体内脏器空灵而不粘连,使人心肺舒畅,气血充足,神志清醒。

明式椅子的设计遵循力学原理,不同的部位分别承担身体不同部位的重量,按人体结构合理设计椅子各部位的结构,体现了以人为本和求实的制作理念。不仅如此,明式椅子还追求表现人本身坐在椅子上的美好形象和自信、自尊的意境,椅子成了完善人的品性和提高人格品位的重要载体。

椅子作为与人接触最密切、最能体现人的地位和品性的家具,从来都是工匠们精心打造的对象,倾注了设计者的匠心,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粹的理念。每一件优秀的明式椅子,其线条、体积、虚实对应都体现了至善至美的艺术匠心,其气、其势、其意、其神都达到了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神奇境界。

明式椅子崇尚质朴之风,不加装饰,注意材质美,充分运用木材本身的纹理,不加遮饰,利用本质肌理和本色特有的材料美,来显示家具木材本身自然质朴的特色。

明式椅子注重线型变化,形成直线和曲线的对比,方和圆的对比,横与直的对比,具有很强的形式美。以清秀雅致见长,以简练大方取胜。

明式椅子是文人雅士和工匠共同创作的结果,或者工匠本人也是富有文化修养的能工巧匠,唯此,才能创造出如此不朽的艺术品。明式椅子以其前所未有的功能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为这一历史时期的文人雅士和能工巧匠留下了流芳千古的高风倩影。

明式椅子追求体态秀丽、造型洗练,不善繁缛。注重面的处理,运用传统建筑框架结构,造型方圆、立脚如柱、横档枨子如梁,变化适宜,从而形成了以框架为主、以造型美取胜的特色,使得明式椅子具有造型简洁利落、淳朴劲挺、柔婉秀丽的工艺特征。

从一些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明代早期的文保单位建筑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木结构建筑的梁架结实而且简约,梁、柱、枋、框、档充分考虑形体的线条,虽然装饰的木雕简素不繁但线条流畅而优雅,尤其是门窗上的格子,简约的图案不断重复,却不失其高雅气度,使整体建筑平稳中有灵动的气息。建造明式建筑梁架的大木作与制作家具的小木作有兄弟般的匠门关系,互相影响是自然的。明式建筑装修的小木作与明式家具中的小木作却是出自同一匠门,同工而作,有着一致的时代审美意识。尤其是明式椅子,椅子四腿如屋柱,椅子搭脑似梁架,椅子面框也同枋木一般,同时代的建筑韵味与家具的神态基本一致。只是明式家具的研究已经有了系统的理论,而明式建筑的表述尚未成熟。

拱撑

清代建筑门窗木雕中的明式椅 dSJ6yZIlpgmCZGkfVRT5O3UerXe3jpY0smEQcLvfLY3QFn/+TzyL9D80xdZeMNC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